在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指引下,建设具有全球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已成为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支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电子信息等世界级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肇庆学院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的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以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为先锋,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学院,深度践行“三维三融”驱动理念,在人才梯队构建与区域产业赋能的实践中书写了特色篇章。学院立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积极对接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形成了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体系,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与智力支持。

  机制创新:构建“三维三融”人才培养生态体系

  面对电子信息产业“金字塔式”的人才需求结构,学院创新提出“三维三融”人才培养模式。“三维”聚焦人才梯队的立体化构建,以师资队伍、高校学生、企业员工为三个维度,构建起覆盖教育者、学习者、实践者的全链条人才成长体系;“三融”突出要素维度的深度耦合,将产教融合、创教融合、本研融合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通过系统设计,学院实现了从企业一线到高校科研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为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全方位的人才支撑。

  分层施策:打造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根据电子信息产业不同层次人才需求,构建了骨干引领、后备储备、基层支撑的全链条人才培养体系,实现教育与产业发展的精准对接。

  骨干人才提质:打造“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骨干人才“提质”以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为推手,着力建设高质量“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一方面,企业将实际生产中遇到的产业共性问题、关键技术攻关等难题与高校教学科研对接,通过协同技术攻关、联合申报科研项目、推动成果转化和推广,在解决实际工程技术难题的过程中增强高校教师研发创新与技术攻关能力;另一方面,从企业选拔和引进高技能、高技术、高素质人才担任产业学院兼职教师和电子信息专业硕士行业导师,通过讲授课程、指导学生、开设讲座等方式优化现有教学团队结构。通过产业学院建设,实现“教师与工程师,教学能力与实践能力”的双向培养与转化,既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又强化企业工程师的教学能力,最终形成一支兼具教学与科研能力的高质量“双师双能型”师资队伍。

  后备人才养成:构建本研贯通、分层递进培养体系。学院深入贯彻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有机融合理念,通过本研贯通实现知识结构与实践研究的递进式培养。在课程体系设计上,构建本研融合的知识体系,本科阶段侧重基本概念和常规应用教学,研究生阶段则深入前沿理论推导和复杂工程问题应用,形成层层递进的课程内容;在实践研究层面,以项目式学习为基础,组建本研学生团队开展科研项目与创新创业项目,并建设同时容纳本科生与研究生的科研平台和实践基地。具体培养中,为本科生提供基础实践项目和行业认知机会,侧重实践技能初步掌握和专业认知提升;引导研究生参与更具挑战性的科研项目和实际问题解决,注重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培育,这种分层递进的培养模式,既满足了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与自我提升需求,也精准对接了企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岗位需求。

  基层人才提升:服务产业发展的“最后一公里”。学院充分发挥人才优势,为企业提供多方位服务:通过开展技术咨询协助企业开发新技术、申请专利、制定标准,面向企业员工开展技能培训以提高一线生产人员综合素质,承办行业论坛和学术会议促进技术交流与成果转化。2021年至今,学院累计为企业提供培训2000余人次,有效提升了区域电子信息产业基层人才水平,降低了企业培训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

  建设成效:全方位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经过八年建设,电子信息产业学院已发展成为集产、学、研、转、创、用“六位一体”的教育平台,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学生培养成果丰硕,1500余名学生参与各类教学实训活动,与20余家企业开展项目培训且120人次获得华为HarmonyOS应用开发者认证,近40名行业导师参与实践教学和毕业设计指导,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获省级以上奖近250项(其中国家级奖项近50项),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申请专利30余件;毕业生从事电子信息行业研发岗位比例达90%以上,用人单位满意度较高;研究生教育成效显著,建立10个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其中6个获评省级示范性基地),承办粤港澳真空科技创新发展论坛,首届研究生全部参与科研项目,多人随导师获省部级科技奖项。

  产学研成果与社会服务成效同样突出,学院建设肇庆市高端电子信息公共服务平台1个,申请专利50余件、参与制订标准12项,获省部级科技奖10余项,2024年立项横向项目40余项,到账科研经费超100万元;社会服务方面,组织企业参加博览会和产学研对接交流会,为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人才培训服务,推动技术技能人才企业实训制度化,形成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良好格局。

  通过“三维三融”机制创新与分层递进的培养路径,肇庆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不仅实现了师资、学生、企业三方的协同发展,更在产学研用结合中形成了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的良性互动,为大湾区电子信息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持续动能。未来,学院将继续深化产教融合、创教融合与本研融合,紧跟全球电子信息产业前沿,拓展国际合作与技术创新平台,培育更多具备全球视野与核心竞争力的高素质人才。

  (信息来源:肇庆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9月30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