珍藏的一个铁盒子里,静静躺着一张张公交票根,薄薄的纸片被岁月浸泡,泛着淡黄,边缘微微卷曲,有了光阴的味道。手掌每次覆在其上,小纸片所携带的记忆,就随着脉动滑行,最后全然凝在心房,怦怦,咚咚,剧烈泵动着。

  它们是普通的票根,却也是旧光阴里爱情稚嫩、坚韧的模样。

  与他的故事,始于青葱校园。6月毕业季,阳光都带有离别的忧伤,我们却在一棵百年老榕树低低垂下的胡子阵里相遇了。是月老打了个盹,红绳随手洒落了吧?两个八竿子打不着的人,偏偏撞在了一起。一辆自行车,两颗如初春嫩芽般的心,一撞如故。自此,图书馆的偶遇,操场上月下的邂逅,食堂里心照不宣的座位选择,都有了心动的甜。

  离别寸寸逼近,情愫暗涌的甜,日渐趋淡,继而生出苦味来。所谓情动,在注定分岔的路口,徒留伤痛。汽笛长鸣,列车像斩乱麻的家长,将两个不经事的年轻人拉开。他回到离校800公里外的家乡,然后去了深圳追逐梦想。而我,回归离校80公里远的村庄,当了一名老师。

  日子不咸不淡走着,情愫忽明忽暗长着。站在异地的两端,谁也不敢捅破那层窗户纸。可萌动的春心啊,在风里招摇,在雨里荡漾,在阳光下滚烫,种子破土而出般有力量,谁也遏止不了。那些深夜的电话,欲说还休的短信,梦里疯长的思念,将人心反复煎熬。终是抵挡不住相思狂野,拼尽生平的勇气,买了去深圳的车票。这张薄薄的车票,是我为鹊桥砌的第一块砖。

  深圳的街头,霓虹很闪,人潮很挤。我们在约定的站口重逢,他瘦了些,眉眼间多了几分社会打磨的痕迹,可见到我时绽放的笑容,却仍是大学时代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模样。

  回到乡下平静下来后,思念很粘稠,顾虑也重重。遥远的距离,让爱情像高空的风筝,被动而轻飘,怕是难有齐心的方向。像是感应到我的迷茫与害怕,他收拾行囊离开深圳,回到我们读书的小城,在学校旁边开了一家小店,把我们之间鹊桥的距离从400多公里缩减到80公里。

  我们开启城乡之恋,成了“周末恋人”。

  每到周五放假,我都会背上简单的行囊,挤上进城的公交车。乡下的路哟,弯曲、颠簸,使人胆汁翻滚。硬是凭着一股见面在即的喜悦欢欣,撑过所有难受。窗外蓝天,红花,绿叶,黄稻,紫藤,白烟,翠鸟,斑斓如绸,一如我心底乱跳的七色鹿。每一次相见,中间都穿插公交车的三转三停,候车很漫长,坐车很无聊,期待很甜蜜。

  车窗外的风景四季更迭,我手中的票根越积越多。每一张票根都记录着一个奔赴的周末,一次美好的相见。我将它们细心收好,放在一个铁盒子里。我收藏的不是纸片,是爱情的来时路。

  两年光阴,被无数张这样的票根串联起来。在那棵胡子依旧浓密的大榕树下,稳重的青年向我求婚,没有海誓山盟,只有真诚的眼神和一颗炽热的心。前路漫漫亦灿灿,山重水复的爱情,终是等来柳暗花明的圆满。

  婚姻并未结束这场周末的奔赴,反而添了新的行囊。婚后一年,我们有了第一个孩子。赶公交的我,有了小小人儿作陪。窗外的风景,有了不一样的底色。短暂的车程里,多了孩童咿咿呀呀的稚音,人心变得柔软,时光变得温暖。到后来,孩子长大些会说话了,车厢里的母女,会常常聊到天上牛郎织女渡鹊桥,人间男子女子赴公交的故事。那是与爱情相遇、相知、相爱、相守的故事。

  八载婚姻,无数张票根,终于在时光里变现,我们有了一辆属于自己的小车。从此,他成了我们的专属司机。我不再需要辗转奔波,那些熟悉的线路,成为记忆里斑驳而温暖的背景。但那个装满票根的铁盒子,我一直珍藏着,那是我们的鹊桥,是我们走过分离、走向相聚的见证。

  天上银河璀璨,人间又是七夕。那些连接着过去与未来、连接着两颗历经岁月却始终如一的心的票根,泛了黄,却仍然有力气,年复一年地,静静诉说着过往的岁月与深情,并且告诉我,所爱隔山海,山海皆可平。

何小雯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9月01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