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上海南站候车大厅的换乘通道里,我看到“小甜橙”符媛婷正在为外国旅客引导乘车路线,“小甜橙”游园在售票窗口一边手速惊人地敲着键盘,一边用流利的英语应答外国旅客。她们的双语服务仿佛穿越时光,让我想起了2010年我在售票窗口苦练英语口语的时候。
2010年5月1日,世博会开幕式前夜,我在上海站“双语售票窗”后,攥着《世博导览手册》反复默记。作为首批服务世博的铁路志愿者,每天要回答200余次“如何前往世博园”,用英语为外国游客解释“高铁与地铁的换乘规则”。当年的我“菜”得很,只能将固定回答背得烂熟于胸,有旅客来咨询时就像报菜名一样一口气全背出来。
最让我担心的,是外国旅客提出没有事前准备过答案的问题。好在我的“塑料英语”还算过关,大部分场景都应付得来。第一次用英语成功帮助德国游客时,他竖起了大拇指,那一刻我突然懂了什么是“青春与时代同频”。
当年虽然“菜”,但有一腔热忱,成功帮助到旅客时总会特别兴奋。回忆起世博期间的“小甜橙”服务经历,我仍热血澎湃。
世博会落幕,但“小甜橙”的志愿之火仍在上海站持续燃烧,每年的春运志愿服务都有世博会时的影子。当年的“小白菜”(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对园区志愿者的昵称),用青春诠释了“世界在你眼前,我们在你身边”,如今的“小甜橙”正用“橙心橙意”续写新的服务篇章。
(陈涛整理)
铁路上海站团委副书记 吕洲豪(32岁)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6月30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