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你们什么时候再来?不走好不好?”5年多的时间里,每次和孩子们分别时,我总会把脸侧开,生怕被孩子们看见眼眶里的泪水。

  柯湖小学位于瓦蚌湖畔,是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最偏远的一所学校,学校里近一半的学生是留守儿童,师资力量也有些薄弱。“梦想计划”是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团委发起的综合性志愿服务项目,先后推出了“梦想课堂”“梦想书桌”和“梦想夏令营”。自2020年暑期开始,我和数十名师范专业的“小甜橙”走出铁路、走进乡镇小学,为留守农村的孩子们送去关爱。

  “梦想课堂”的第一站就是柯湖小学。孩子们那充满好奇的眼神,瞬间勾起了我的回忆。我在安徽的农村长大,不少同学也是留守儿童。透过一张张被晒得黝黑的稚嫩脸庞,我仿佛看见了自己的童年玩伴。

  我自告奋勇给孩子们上第一节课。多年没有站上讲台,我还有点小紧张,但我感觉孩子们的小表情比我还紧张——个个正襟危坐,胳膊平放在桌面上,后背挺得溜直,回答问题时也扭捏害羞、热情不高。我想,孩子们对我还不够熟悉,大家还没有玩开。

  上完第一节课,我与几位“小甜橙”老师商量了一下,将“魔术”趣味课提前,先拉近和孩子们的距离。

  我们把两张课桌拼在一起,铺上魔术台布。20多个孩子围了几圈,外层的孩子只能从人墙的缝隙里把小脑袋探进来。表演魔术的是我们单位的小吴,小吴用两根手指撑开橡皮筋,把另一个橡皮筋套在孩子的手上,然后一个动作两个橡皮筋就嵌套在了一起。这只是个入门魔术级别的“小把戏”,孩子们却接连发出惊叹,“哇”声一片……一个个小魔术让孩子们的双眼越瞪越大,我们和孩子们也越来越亲近,课堂氛围瞬间热闹起来。

  不是所有孩子都能在社交中勇敢地踏出第一步。许多留守儿童内心炙热,但缺乏主动亲近身边人的勇气。“梦想课堂”的初衷是帮助孩子们提高学业成绩,第一期课程结束后,我认识到“梦想课堂”更要去除孩子们的“孤单”、增添生活的“色彩”。我把音乐、手工、体能作为重要内容,陪着孩子们一起唱歌,一起做手工,一起玩耍。校园里响起了悠扬的琴声,墙面上挂起了多彩的手工作品,操场上出现了少年雀跃的身影。

  后来,柯湖小学和堆坊小学合并到了孙庙小学,“梦想课堂”也跟着来到了孙庙小学。孩子的数量增多了,志愿者的队伍也更加壮大。我通过开设“梦想夏令营”,组织孩子们在暑假分批次前往红色教育基地、文化博物馆、高铁车站等处参观学习,开阔视野。“梦想书桌”计划推出时,我立刻为孙庙小学申请了9张书桌。今年春节前夕,“小甜橙”抬着书桌,送进四年级二班的范敬恩家中。她迫不及待地坐上去体验,向我们分享了她想怎样使用这张书桌——这里可以放文具,那里可以放课本,桌膛里可以放书包。高铁元素的书桌引得范敬恩的两个弟弟也凑上来东摸摸西瞧瞧。

  “镜姐,下次再来一定带上我,和孩子们在一起可开心了。”“小甜橙”让孩子们的童年不再缺少陪伴,孩子们的欢声笑语也让“小甜橙”回到了美好的童年。

  (张耀华 蔡东然整理)

铁路淮南西站团委书记 李玉镜(34岁)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6月30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