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上警服,旅客会称呼我“同志”。在警服外套上“小甜橙”的马甲,旅客明显和我亲近了,喊我“小伙子”。
我是一名大二的警校生,平时少言寡语。今年春运在合肥火车站参加“小甜橙”志愿服务,一方面我想通过志愿服务学习如何帮助群众、怎样和群众进行沟通;另一方面,铁路有句口号“人民铁路为人民”,警务队伍里也有“人民警察为人民”,是相通的。
志愿服务的第一天,我和59位同学在合肥火车站前的广场上列队。寒风中,教官面朝着队伍大声说:“你们都是预备警官,要向旅客展示出警务队伍的精神风貌。”所有人的背都下意识地挺直了。
“小甜橙”的志愿服务内容不算辛苦,虽然也要多站多走,但和警校里的体能训练相比是小巫见大巫。我的服务岗位在车站的进站口,主要工作是将进站乘车的旅客分散引导至各个安检口,维持现场秩序,保持进站通道相对通畅。也有很多旅客会向我咨询问路,“购票窗口怎么走”“怎么下到停车场接人”,我都会热情地给他们解答。
农历小年的前后几天,合肥火车站的客流明显增大,为了更好地开展志愿服务,我们在“小甜橙”的橙色背心下面穿上了藏蓝色的警服。警服不仅仅是职业的身份标识,更象征着群众对人民警察的信任。有一位学弟说:“穿着警服,连痒痒都不敢随便抓,生怕有什么不雅观的动作让人瞧见,丢人民警察的脸。”但穿上警服后,引导旅客的效率明显提高。在引导人流时,通过一个简单的手势,或者一句温和的指引,旅客就能立刻响应。这种信任让我深感肩上责任重大,也更加坚定了我要认真服务每一位旅客的决心。
从有距离感的“同志”到亲切的“小伙子”,让我渐渐明白:这身警服赋予我们的不仅是威严,更是沉甸甸的责任;而这件橙马甲教会我们的不仅是服务,更是心与心交流的温度。
(孙文郡 张家祺整理)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生 卓浩然(20岁)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6月30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