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关于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的决定,以法律形式将10月25日设立为台湾光复纪念日,并规定国家通过多种形式举行纪念活动。这一重大决定既是对历史真相的庄严确认,也是对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的坚定宣示,更是面向未来发出的和平倡议——亚太地区的持久和平,必须建立在一个中国原则的基石之上。
1945年10月25日,中国战区台湾省受降仪式在台北举行,至此台湾及澎湖列岛重归中国主权管辖之下,彻底终结了长达50年的日本殖民统治。台湾的光复,是中国人民浴血奋战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成果,也是国际社会普遍承认的正义安排。
从1943年《开罗宣言》明确要求“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领土,例如东北四省、台湾、澎湖群岛等,归还中国”,到1945年《波茨坦公告》重申这一立场,国际法律文件早已为台湾的法律地位定下铁律: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一事实,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法理支撑。
台湾与大陆同根同源、血脉相连。早在数千年前,两岸先民便已往来交融;清朝时期,清政府正式在台设府建省,实施有效管辖。在日本殖民统治期间,台湾同胞也从未停止抗争——从丘逢甲、林少猫的武装起义,到1930年震动世界的“雾社事件”,无不彰显其不屈的民族精神与对祖国的深切认同。
近年来,岛内“台独”分裂势力与外部干涉者企图通过“去中国化”教育、篡改教科书等方式淡化甚至否定“光复”意义,企图以此服务于分裂图谋。民进党当局还持续推行“倚美谋独”“以武拒统”路线,不断升级两岸紧张对峙的态势。美国以所谓“与台湾关系法”为名,通过对台军售助长“台独”冒险行径,其做法无助于地区稳定,重蹈历史上外部势力干涉中国内政的覆辙。
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大陆方面始终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和“九二共识”,以“和平统一、一国两制”为基本方针,为两岸关系发展指明了可行路径。从持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到出台“31条措施”等惠台政策,再到多次邀请台湾各界人士参访大陆……大陆方面始终致力于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推进祖国统一大业,始终以最大诚意、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的前景。
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正是为了正本清源、维护历史真相,坚决反对任何歪曲历史、割裂两岸的错误言行;设立台湾光复纪念日,更是为了避免因分裂行径引发的对抗与混乱,在当下复杂局势中锚定方向、守护和平。在当今世界动荡变革加剧的背景下,纪念光复的意义更显深远——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致敬,更是对和平的坚守。
对于一个中国原则,国际社会有着广泛共识。目前,全球180多个国家与中国建交,均承认一个中国原则,通过正确的历史视角看待台湾问题。在西方,越来越多理性人士认识到:在台湾问题上挑战中国核心利益,不仅损害双边关系,更将地区局势推向危险边缘。
台湾同胞应认清历史大势,把握民族复兴的机遇;国际社会应秉持公正立场,尊重中国主权,共同维护亚太和平稳定。中国国家统一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不仅关乎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也将为亚洲乃至世界的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注入强大动力。
袁野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26日 04版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