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晚,由埃及总统塞西和美国总统特朗普共同主持,20多个国家及国际组织领导人参加,在埃及沙姆沙伊赫召开的“和平峰会”上,埃及、美国、卡塔尔和土耳其4个斡旋方国家领导人签署了《加沙停火协议全面文件》。

  一

  起始于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越境攻击以色列的“阿克萨洪水”行动的巴以冲突,已经持续两年。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以来,力图塑造“和平总统”形象以博取诺贝尔和平奖。他一方面极力调停俄乌冲突,另一方面也希望遏制巴以冲突。在调停俄乌冲突的一系列努力未果后,就在遏制巴以冲突方面明显加大了力度。

  对于解决举世关注的巴以冲突,特朗普上任之初提出过“看上去很美”的“计划”:由美国管理加沙,将加沙打造成中东度假胜地和高科技中心。特朗普的这些想法充满想象力,但缺乏现实可行性。

  经过包括美国国务卿鲁比奥、美国政府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英国前首相布莱尔,以及特朗普私人顾问、女婿库什纳的努力,9月29日,美国政府推出了关于结束加沙冲突的计划。由于这个计划包括20条,因此也被称作“20点计划”,其主要内容是:哈马斯交出所有人质,以色列撤军至商定界线,哈马斯交出加沙管理权,加沙非军事化等。

  9月12日,以色列和哈马斯签署“20点计划”第一阶段协议的正式文本。同日,特朗普启程前往中东。9月13日上午,特朗普抵达耶路撒冷并宣称,“加沙战争已经结束,哈马斯将解除武装”。同日晚,美国总统特朗普和埃及总统塞西在埃及度假胜地沙姆沙伊赫共同主持由约旦、卡塔尔、土耳其、英国、法国、德国等22国,以及联合国秘书长、阿盟秘书长、欧洲理事会主席等国际组织领导人参加的“和平峰会”。埃及、美国、卡塔尔和土耳其4个主要斡旋方国家领导人签署了《加沙停火协议全面文件》。

  二

  以色列和哈马斯在停火问题上取得一致,首先是双方都已战至精疲力竭。哈马斯方面,其原政治领袖哈尼亚、原在加沙地区的前线最高指挥员辛瓦尔等一系列高层领导人被以色列定点清除。哈马斯战斗人员也从冲突开始时的3万人骤降至停火前的1.2万人。在长达两年的冲突中,加沙90%的房屋被摧毁,无数居民背井离乡,51.4万人面临饥荒。冲突如果继续下去,哈马斯不仅将失去加沙,还将面临灭顶之灾。

  以色列及其总理内塔尼亚胡同样面对巨大的内外压力。2023年10月7日哈马斯的“阿克萨洪水”行动,人员越境攻击和火箭弹攻击,造成以色列境内1205人死亡、1400多人受伤,死亡人员包括以色列少将尼姆罗德·阿洛尼等中高级军官。内塔尼亚胡政府对此毫无预警和准备,受到国内广泛的批评。

  以色列发起的对加沙和哈马斯的攻击,耗费大量人力物力。仅2025年以色列的军费投入就达280亿美元,占GDP的9%。自冲突开始至2025年6月,这一支出已经累计达到530亿美元。此外,冲突影响国民生活和工业生产,企业产能下降,国民生活成本增加。这一切使得内塔尼亚胡所属执政联盟的支持率从42%降至35%。另外,内塔尼亚胡本人还面临涉嫌受贿、与媒体达成非法协议以获得正面报道等司法指控。

  与此同时,以色列和内塔尼亚胡面临强大的外部压力。由于此番巴以冲突是哈马斯越境攻击以色列和平音乐会,并造成大量人员伤亡,还扣押平民作为人质,使得以色列对哈马斯和加沙地带的袭击变得具有某种合理性。但是,以色列大开杀戒,将加沙城镇、建筑夷为平地,在围剿哈马斯武装时造成大量平民伤亡,使其逐渐成为世界舆论关注的焦点,变成各国政府谴责的对象。联合国大会期间,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发言时,多个国家的代表离席表示抗议,这应该是以色列在联合国最尴尬的时刻。

  在特朗普政府调停俄乌冲突功败垂成之际,在遏制巴以冲突上取得突破成为特朗普树立“和平总统”形象的关键点。与俄乌冲突相比,巴以冲突的双方都显得力单势薄,美国显然可以施加更大的压力和影响力。

  特朗普政府的强力介入,一方面体现在向冲突双方提出了“是”或者“否”的简单选择:对以色列,停火则继续支持,不停火则取消所有军援,包括“已经在途”的武器装备;对哈马斯,停火则让以色列立即停止轰炸,不停火则和以色列一起将其彻底消灭。

  另一方面,美国对调停方案进行了优化。库什纳和威特科夫以停火为目标确定方案的起点,然后进行倒推,将“20点计划”中可快速达成一致的内容作为第一阶段协议。这一招是调停巴以冲突问题快速见效的重要原因。美国在9月29日提出“20点计划”后,10月3日晚哈马斯即表态愿意谈判。哈马斯表示接受条件后,特朗普立即要求以色列停止轰炸,将军队撤至商定界线。

  在《加沙停火协议全面文件》上签字的4国中,埃及、卡塔尔、土耳其都是地区国家和伊斯兰国家,他们参与调停和提出担保,对说服哈马斯释放所有人质起到了关键作用。经过以色列两年的武力围剿,哈马斯事实上已经陷入自身求生艰难的绝境。人质在哈马斯手上已经是烫手山芋,哈马斯自身都朝不保夕,根本无力保障人质的生命安全。以释放人质换取残余力量的生存,对于哈马斯是唯一选择。

  三

  特朗普提出的巴以和平“20点计划”第一阶段协议达成了,埃及、美国、卡塔尔和土耳其4国《加沙停火协议全面文件》签署了,巴以之间的和平就能实现了吗?事情远没有这么简单。

  一是以色列不承认巴勒斯坦国。“两国方案”最初的法理基础是1947年联合国181号决议中的巴勒斯坦和以色列分别建国。今年联合国大会以压倒性优势通过的《纽约宣言》,以及联合国现有193个成员国中已有157个承认巴勒斯坦国,都充分说明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国分别建国的“两国方案”是国际社会的广泛共识,也是国际正义的体现。

  但是,以色列一直反对巴勒斯坦独立建国。就在联合国大会及埃及“和平峰会”将召开之际,9月11日,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签署了推进在约旦河西岸建设“E1区”犹太人定居点的计划,并公然宣称“不会有巴勒斯坦国”。

  二是哈马斯拒绝解除武装。在哈马斯组织的亚辛时代,主要通过救助巴勒斯坦民众、进行慈善活动和对抗以色列赢得民众支持。但是,在哈马斯获得加沙地带的执政权以来,逐渐蜕化成一个垄断国际援助资源,其领导人生活在卡塔尔等富裕、安全地区,脱离民众的特权、显贵阶层。现在,哈马斯生存的主要依靠就是其武装组织。如果解除武装,哈马斯将失去生存的基本依托。

  面对美国政府9月29日提出的“20点计划”,虽然哈马斯在10月3日即回应同意谈判,但在美方宣称哈马斯接受解除武装的条件时,10月5日,哈马斯高级官员马哈茂德·马尔达维立即通过媒体断然否认。10月13日,“和平峰会”在埃及召开。10月14日,在以军撤出的地区,哈马斯立即填补权力真空,其武装人员以警察的名义接管这些地区,并公开处决“与以色列合作者”。

  这无异于给宣称哈马斯接受解除武装条件的特朗普当头一棒。特朗普立即强硬表示,“他们承诺解除武装,如果他们不解除武装,我们就会解除他们的武装”。哈马斯则辩称,他们承诺的解除武装,是向“拥有完全主权的巴勒斯坦国”交出武器。在“拥有完全主权的巴勒斯坦国”建立之前,他们不会解除武装。

  三是谁来管理加沙仍是难题。这个问题难在:可行的办法不具有合法性,具有合法性的办法难以实行。为什么?继续由哈马斯管理,那以色列两年的战争,数百亿美元的消耗、数千军民的伤亡基本上是白费了,哈马斯也会变本加厉。由以色列继续占领,哈马斯、加沙人民和国际社会都不能接受。而为了第一阶段协议的尽快达成,协议内容并没有包含建立巴勒斯坦国、哈马斯解除武装等关键条款,这就将更核心、更艰巨的任务留给了下一阶段。10月14日,此番停火的主要调停方卡塔尔的外交部发言人马吉德·安萨里表示,落实加沙地带相关协议的下一步将“极为艰难”。

吴敏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23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