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重返阿富汗的愿望能否实现
吴敏文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09日 06版)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要求重占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遭到阿富汗拒绝。9月20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威胁称:“如果阿富汗不把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交还给建造它的美国,那么坏事将要发生。”阿富汗方面则警告美国,“必须遵守多哈协议中‘不使用武力,不干涉内政’的承诺”。特朗普为何要重返阿富汗,他的企图能否实现?
一
美国在获得冷战胜利之后,拔剑四顾心茫然。在极度膨胀之下,贸然发起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然而,这些战争在大幅消耗美国的国力、军力后,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实际收益。眼见深陷伊拉克、阿富汗的泥潭不能自拔,美国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在奥巴马政府期间,美国完成了从伊拉克的撤军。
2017年特朗普开启他的首个总统任期,就开始致力于结束阿富汗战争,为美国“止血”,同时也建立自己的政绩。2018年10月起,美国政府与阿富汗塔利班开始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谈判,经过多达9轮的艰难谈判,在2019年9月终于达成相关协议的草案。
2020年2月,在特朗普首届总统任期的最后一年,美国政府与塔利班正式签署多哈协议,协议内容主要是美国及其盟国军队从阿富汗撤出,而塔利班承诺不攻击美国及其盟友。然而,通读多哈协议文本,会发现协议的可监控落实条款,主要是对美国方面的限制,如美方撤军的对象、数量和时间表设定,以及释放囚犯、解除制裁等义务,并承诺不再入侵阿富汗等。对塔利班的要求仅仅是模糊的对美安全承诺,并没有任何明确目标和时间表。由此可见,当时的特朗普政府对实现撤军是何等急切。
另外,多哈协议对阿富汗的内部和平进程没有任何涉及,对美国扶持的加尼政权在失去美军保护后的安排也没有任何保证。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美军撤出时,其苦心经营20年扶持的加尼政权几乎瞬间土崩瓦解,而塔利班进军喀布尔却无可阻挡。
随后,特朗普在2020年年底的竞选连任中落败,接任的拜登政府完成了从阿富汗的撤军。但是,多哈协议是特朗普政府与塔利班签署的,其中明确承诺美军不会再次入侵阿富汗。所以,在今年9月19日特朗普被问及“美国是否将派兵重新夺取巴格拉姆基地”时,只得干脆拒绝回答,“不想谈论此事”。
二
那么,当时那么急切地要离开阿富汗的特朗普,为何又要重返阿富汗呢?
一是因应地区局势深刻改变。阿富汗位于亚洲中西部,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邻伊朗,东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北部经瓦罕走廊与中国接壤。阿富汗虽然不是典型的中东国家,但却是广义的“大中东”地区的一部分。
2021年美军撤出阿富汗之后,地区格局很快发生深刻改变。2023年10月哈马斯越境攻击以色列以来,以色列发起的对哈马斯的报复至今没有结束。2024年12月,原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突然土崩瓦解。反对派武装仅用短短12天时间就终结了前政权的统治,前总统阿萨德出走俄罗斯。伊朗是该地区反美、反以力量体系的核心,今年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起代号为“崛起的雄狮”的空袭行动,这一切都标志着地区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深刻改变。
5月13日至16日,在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不到4个月之际,就急切地展开了他就任以来的首次中东之行,访问地区盟国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并在沙特会见了叙利亚临时总统艾哈迈德·沙拉。这不仅是巩固美国与地区盟国关系的举动,同时也基本宣告美国与叙利亚的关系实现突破。6月21日,美国更是直接下场,采取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大规模空袭的“午夜铁锤”行动。特朗普企图重返阿富汗,是因应地区局势变化的行动。
二是弥补特朗普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政绩缺失。上届特朗普政府完成了与塔利班的谈判并签署多哈协议,但没有来得及完成撤军。2020年11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开票确认特朗普竞选连任失败。
拜登政府上任的第一年,即2021年,美国完成从阿富汗撤军,在一定程度上是摘了特朗普政府的“桃子”。对此,特朗普显然心有不甘,却又毫无办法。特朗普企图实现美军重返阿富汗并占领这个基地,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政绩缺失。
三是觊觎阿富汗的矿藏,尤其是稀土。长年的战乱使得阿富汗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正是因为这样,加上阿富汗地理条件复杂,其蕴含的丰富矿藏至今没有被开发。据相关统计和研究,阿富汗蕴含铁、铜、锂、稀土、钴等丰富矿藏,总价值估计超3万亿美元。如果能够重返阿富汗,美国不仅可以利用阿富汗独特的地理位置监视和威慑相邻国家,还可以便利地获取阿富汗的稀土等矿藏。这对特朗普而言,是一笔绝对合算的“交易”。
三
特朗普二次入主白宫以来,已经在“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吞并加拿大”“占领格陵兰”“解决加沙问题”等一系列夸口上“跳票”。接下来,特朗普重返阿富汗的企图,是否有实现的可能?
一是严重缺失政治互信。一国在他国领土上驻军,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军事占领,如美国战后在日本驻军,以及后来美国在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驻军;二是高度的政治互信,甚至是军事联盟,如美军在北约国家的驻军,是基于高度的政治互信。
而美军再次进驻阿富汗,却没有政治互信的基础。美国曾支持阿富汗的北方联盟对抗苏联的占领,也曾联合反塔利班力量将塔利班赶到山区打游击,美国扶持的傀儡加尼政权是塔利班的主要对手。但现在阿富汗执政的正是塔利班政权,与美军有20年交战的深仇大恨,在这样的巨大信任赤字条件下,美军重返阿富汗几乎是天方夜谭。
二是阿富汗的资源开采难度大、代价高。据相关资料,阿富汗全国百分之七十以上属于山区,距离最近的港口如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距离也有1100公里。特朗普政府觊觎阿富汗的矿藏,尤其是稀土,但阿富汗经济落后、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加之现有执政当局内部派系纷繁,社会环境复杂,使得资源开采风险大、效益低。
三是美军重返前景并不乐观。据特朗普透露,美国正在就美军重返阿富汗与塔利班方面进行谈判。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曾是美军在该地区最大、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21年美军撤出时放弃了该基地,基地随后被塔利班控制。但是,今年7月以来,特朗普已经数次宣称要“收回”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坚称,美国必须遵守多哈协议,不对阿富汗使用武力,也不入侵阿富汗。针对特朗普的要求,阿富汗国防部参谋长法西胡丁·菲特拉特9月21日发表措辞强硬的讲话,宣称“把哪怕一寸土地割让给任何人,都是绝对不可能的”。然而,另一方面,阿富汗外交部官员扎基尔·贾拉利表示,阿美双方“进一步互动的大门是敞开的”。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也表示,阿富汗政府“奉行以平衡和经济为导向的外交政策,寻求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与所有国家建立建设性关系”。
这反映出阿富汗塔利班面对的客观现实。在2021年美军撤出,塔利班重掌阿富汗政权以来,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今年7月3日,俄罗斯大使德米特里·日尔诺夫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向阿富汗临时政府外长穆塔基递交国书,俄罗斯成为第一个正式承认阿富汗临时政府为阿富汗合法政权的国家。
另外,阿富汗在美国存有数十亿美元,这笔巨款对阿富汗的战后重建、塔利班政府的运行都非常重要。但是,这笔钱目前被美国政府冻结。特朗普向阿富汗提出利益诉求,无疑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但是,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之间的谈判,是否可以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前景并不乐观。
9月19日,我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尊重阿富汗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阿富汗的前途命运应掌握在阿富汗人民的手中。在地区渲染紧张、制造对抗不得人心,希望各方为地区和平稳定切实发挥建设性作用。这应该成为当事各方,以及各国发展与阿富汗关系的基本共识和行动遵循。
吴敏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09日 06版
近日,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美国要求重占阿富汗巴格拉姆空军基地,遭到阿富汗拒绝。9月20日,特朗普在社交平台发文威胁称:“如果阿富汗不把巴格拉姆空军基地交还给建造它的美国,那么坏事将要发生。”阿富汗方面则警告美国,“必须遵守多哈协议中‘不使用武力,不干涉内政’的承诺”。特朗普为何要重返阿富汗,他的企图能否实现?
一
美国在获得冷战胜利之后,拔剑四顾心茫然。在极度膨胀之下,贸然发起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然而,这些战争在大幅消耗美国的国力、军力后,并没有带来明显的实际收益。眼见深陷伊拉克、阿富汗的泥潭不能自拔,美国不得不进行战略收缩。在奥巴马政府期间,美国完成了从伊拉克的撤军。
2017年特朗普开启他的首个总统任期,就开始致力于结束阿富汗战争,为美国“止血”,同时也建立自己的政绩。2018年10月起,美国政府与阿富汗塔利班开始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谈判,经过多达9轮的艰难谈判,在2019年9月终于达成相关协议的草案。
2020年2月,在特朗普首届总统任期的最后一年,美国政府与塔利班正式签署多哈协议,协议内容主要是美国及其盟国军队从阿富汗撤出,而塔利班承诺不攻击美国及其盟友。然而,通读多哈协议文本,会发现协议的可监控落实条款,主要是对美国方面的限制,如美方撤军的对象、数量和时间表设定,以及释放囚犯、解除制裁等义务,并承诺不再入侵阿富汗等。对塔利班的要求仅仅是模糊的对美安全承诺,并没有任何明确目标和时间表。由此可见,当时的特朗普政府对实现撤军是何等急切。
另外,多哈协议对阿富汗的内部和平进程没有任何涉及,对美国扶持的加尼政权在失去美军保护后的安排也没有任何保证。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美军撤出时,其苦心经营20年扶持的加尼政权几乎瞬间土崩瓦解,而塔利班进军喀布尔却无可阻挡。
随后,特朗普在2020年年底的竞选连任中落败,接任的拜登政府完成了从阿富汗的撤军。但是,多哈协议是特朗普政府与塔利班签署的,其中明确承诺美军不会再次入侵阿富汗。所以,在今年9月19日特朗普被问及“美国是否将派兵重新夺取巴格拉姆基地”时,只得干脆拒绝回答,“不想谈论此事”。
二
那么,当时那么急切地要离开阿富汗的特朗普,为何又要重返阿富汗呢?
一是因应地区局势深刻改变。阿富汗位于亚洲中西部,北接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塔吉克斯坦,西邻伊朗,东南部与巴基斯坦接壤,东北部经瓦罕走廊与中国接壤。阿富汗虽然不是典型的中东国家,但却是广义的“大中东”地区的一部分。
2021年美军撤出阿富汗之后,地区格局很快发生深刻改变。2023年10月哈马斯越境攻击以色列以来,以色列发起的对哈马斯的报复至今没有结束。2024年12月,原叙利亚阿萨德政权突然土崩瓦解。反对派武装仅用短短12天时间就终结了前政权的统治,前总统阿萨德出走俄罗斯。伊朗是该地区反美、反以力量体系的核心,今年6月13日,以色列对伊朗发起代号为“崛起的雄狮”的空袭行动,这一切都标志着地区力量对比、格局发生深刻改变。
5月13日至16日,在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不到4个月之际,就急切地展开了他就任以来的首次中东之行,访问地区盟国沙特、卡塔尔和阿联酋,并在沙特会见了叙利亚临时总统艾哈迈德·沙拉。这不仅是巩固美国与地区盟国关系的举动,同时也基本宣告美国与叙利亚的关系实现突破。6月21日,美国更是直接下场,采取对伊朗核设施进行大规模空袭的“午夜铁锤”行动。特朗普企图重返阿富汗,是因应地区局势变化的行动。
二是弥补特朗普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政绩缺失。上届特朗普政府完成了与塔利班的谈判并签署多哈协议,但没有来得及完成撤军。2020年11月3日,美国总统大选开票确认特朗普竞选连任失败。
拜登政府上任的第一年,即2021年,美国完成从阿富汗撤军,在一定程度上是摘了特朗普政府的“桃子”。对此,特朗普显然心有不甘,却又毫无办法。特朗普企图实现美军重返阿富汗并占领这个基地,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在阿富汗问题上的政绩缺失。
三是觊觎阿富汗的矿藏,尤其是稀土。长年的战乱使得阿富汗至今仍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也正是因为这样,加上阿富汗地理条件复杂,其蕴含的丰富矿藏至今没有被开发。据相关统计和研究,阿富汗蕴含铁、铜、锂、稀土、钴等丰富矿藏,总价值估计超3万亿美元。如果能够重返阿富汗,美国不仅可以利用阿富汗独特的地理位置监视和威慑相邻国家,还可以便利地获取阿富汗的稀土等矿藏。这对特朗普而言,是一笔绝对合算的“交易”。
三
特朗普二次入主白宫以来,已经在“24小时结束俄乌冲突”“吞并加拿大”“占领格陵兰”“解决加沙问题”等一系列夸口上“跳票”。接下来,特朗普重返阿富汗的企图,是否有实现的可能?
一是严重缺失政治互信。一国在他国领土上驻军,大致有两种情况:一是军事占领,如美国战后在日本驻军,以及后来美国在伊拉克、叙利亚、阿富汗驻军;二是高度的政治互信,甚至是军事联盟,如美军在北约国家的驻军,是基于高度的政治互信。
而美军再次进驻阿富汗,却没有政治互信的基础。美国曾支持阿富汗的北方联盟对抗苏联的占领,也曾联合反塔利班力量将塔利班赶到山区打游击,美国扶持的傀儡加尼政权是塔利班的主要对手。但现在阿富汗执政的正是塔利班政权,与美军有20年交战的深仇大恨,在这样的巨大信任赤字条件下,美军重返阿富汗几乎是天方夜谭。
二是阿富汗的资源开采难度大、代价高。据相关资料,阿富汗全国百分之七十以上属于山区,距离最近的港口如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距离也有1100公里。特朗普政府觊觎阿富汗的矿藏,尤其是稀土,但阿富汗经济落后、基础设施条件极差,加之现有执政当局内部派系纷繁,社会环境复杂,使得资源开采风险大、效益低。
三是美军重返前景并不乐观。据特朗普透露,美国正在就美军重返阿富汗与塔利班方面进行谈判。巴格拉姆空军基地曾是美军在该地区最大、最重要的军事基地,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2021年美军撤出时放弃了该基地,基地随后被塔利班控制。但是,今年7月以来,特朗普已经数次宣称要“收回”巴格拉姆空军基地。
阿富汗塔利班政权坚称,美国必须遵守多哈协议,不对阿富汗使用武力,也不入侵阿富汗。针对特朗普的要求,阿富汗国防部参谋长法西胡丁·菲特拉特9月21日发表措辞强硬的讲话,宣称“把哪怕一寸土地割让给任何人,都是绝对不可能的”。然而,另一方面,阿富汗外交部官员扎基尔·贾拉利表示,阿美双方“进一步互动的大门是敞开的”。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扎比乌拉·穆贾希德也表示,阿富汗政府“奉行以平衡和经济为导向的外交政策,寻求在共同利益的基础上与所有国家建立建设性关系”。
这反映出阿富汗塔利班面对的客观现实。在2021年美军撤出,塔利班重掌阿富汗政权以来,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今年7月3日,俄罗斯大使德米特里·日尔诺夫在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向阿富汗临时政府外长穆塔基递交国书,俄罗斯成为第一个正式承认阿富汗临时政府为阿富汗合法政权的国家。
另外,阿富汗在美国存有数十亿美元,这笔巨款对阿富汗的战后重建、塔利班政府的运行都非常重要。但是,这笔钱目前被美国政府冻结。特朗普向阿富汗提出利益诉求,无疑是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与美国讨价还价的筹码。但是,美国与阿富汗塔利班政权之间的谈判,是否可以找到双方都能接受的利益平衡,前景并不乐观。
9月19日,我外交部发言人林剑表示,中方尊重阿富汗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阿富汗的前途命运应掌握在阿富汗人民的手中。在地区渲染紧张、制造对抗不得人心,希望各方为地区和平稳定切实发挥建设性作用。这应该成为当事各方,以及各国发展与阿富汗关系的基本共识和行动遵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