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久前结束的成都世界运动会上,当今中国女子速度攀岩第一人邓丽娟在带伤参赛的情况下,获得女子速度个人和接力两枚金牌,并与队友周娅菲合作,3次刷新女子速度接力世界纪录。让人很难想象的是,在世界运动会开赛前半个月,邓丽娟刚刚结束一个多月的疗伤阶段。
对于一名高水平运动员来说,一个多月的时间无法进行正常训练,必然会对竞技状态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在参加这次世界运动会之前,邓丽娟的竞技状态和心态都处于低谷之中。近日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的电话专访时,邓丽娟回忆,自己当时对这次世运会的成绩没有特别高的预期。
邓丽娟的伤是左大腿后侧肌肉拉伤,这是陈年旧伤,时不时就会复发。由于腿部的发力对于速度攀岩运动员十分重要,邓丽娟说,旧伤治疗也是自己现在面临的很大挑战。
本次世界运动会,中国队本土作战,志在创造佳绩。邓丽娟作为中国女子速度攀岩队唯一的奥运奖牌获得者和年龄最大的一员老将,稳定军心的作用无可替代。邓丽娟知道自己肩上的责任重大,因此吃着止疼药走上了赛场。
当全身心投入到比赛之后,邓丽娟发现,伤痛仿佛悄悄地溜走了。8月14日,本届世运会速度攀岩比赛拉开大幕,邓丽娟在比赛中越战越勇:她先是在女子速度攀岩个人赛上夺得冠军,后又与队友合作在女子速度攀岩接力赛上最终问鼎,且连续3次刷新世界纪录。两枚金牌的成绩完全超出了邓丽娟的预期,要知道,直到7月31日,邓丽娟才结束了一个多月的疗伤首次恢复岩壁训练。
邓丽娟说,这次比赛自己的最大收获就是自信心的增强,“作为一员老将,伤病的问题时常困扰着我,但这次比赛的经历证明,伤病问题是可以克服的,这让我能够以更强的信心去迎接今后的比赛”。
一年前的巴黎奥运会攀岩比赛,邓丽娟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女子速度赛决赛,但面对世界纪录保持者、波兰老将米洛斯拉夫,邓丽娟最终以0.08秒之差惜败。尽管银牌的成绩已经创造了中国女子速度攀岩在奥运赛场上的历史,但对于邓丽娟来说,喜悦之余更有不甘。
巴黎奥运会结束之后,教练给邓丽娟放了半个月的长假。这是自从15岁投身攀岩运动之后,邓丽娟从未享受过的悠长假期。之后,新的奥运征程就摆在了眼前。
“我希望自己能够在2028洛杉矶奥运会上实现两个突破,一是成绩上有突破,比巴黎奥运会的成绩6秒18更快;二是名次上有突破,能取得比银牌更好的名次。”邓丽娟已经表明了渴望冲击奥运冠军的梦想。
不过,比赛中的邓丽娟却不会太多去考虑成绩和名次。在这15米高的岩壁上,每一位世界顶尖的运动员都要历经成千上万次的攀爬。短短几秒的时间里,胜负差距往往以0.01秒为计算单位。邓丽娟说,在如此高度紧张的比赛中,运动员的心态非常关键,只有专注于当下的每一次攀爬,才能最大限度地展现自己的水平,太多去考虑结果,只会束缚自己前进的步伐。
“专注于每一次攀爬”,这也是10年前,邓丽娟最初接触攀岩运动时,当时中国女子攀岩的顶尖运动员何翠莲、潘旭华、仁青拉姆等前辈对她的教导。
邓丽娟回忆,“这些前辈告诉我,不要把训练、比赛当做从事攀岩运动的全部,而是要充满热爱,把全身心投入到这项运动中、专注于每一次攀爬作为自己从事攀岩运动的指引。”
过去10年,因为“入奥”的刺激,世界速度攀岩项目进入了一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以女子速度攀岩为例,在10年时间里,世界纪录从7秒74提高到了6秒06。对比百米短跑每提升0.01秒都极其不易的状况就可以想象,速度攀岩项目的发展速度之快。
能够与这样一个时代共舞,邓丽娟是幸运的。她说,自己最初练的是难度攀岩,因为对速度攀岩心存恐惧。是教练慧眼识珠,看到了邓丽娟爆发力极佳的天赋。教练一次次苦口婆心地动员,让邓丽娟决定试一试速度攀岩,最终闯出了一片天地。
在中国攀岩的大家庭里,荣誉、责任、热爱等精神传承,也让邓丽娟受益匪浅,前辈们说过的那句“专注于每一次攀爬”,始终影响着她。
每一次大赛经历,对邓丽娟都是一次新的洗礼。从巴黎奥运会到世界运动会,新的对手、新的挑战,都在塑造邓丽娟更沉稳、从容的心态,去继续“专注于每一次攀爬”。
本报北京8月25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慈鑫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26日 08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