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假,一场骑行活动从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罗浮山开启,约3000名骑友沿着刚通车的环南昆山-罗浮山引领区218公里最美旅游公路,途径龙门县、博罗县,打卡约206公里的大自然奇美景色。

  在最美旅游公路沿线的博罗县横河镇郭前村,独具特色的户外运动小镇加快建设,与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惠州打造华南户外运动之都的目标高度契合,未来这里将成为户外经济、赛事经济的热土。

  广东博罗,曾是东江纵队机关驻地,也是华南敌后抗战指挥中心。东江纵队是中国共产党创建和领导的一支华南敌后游击武装,开辟的华南敌后战场是全面抗战时期三大敌后战场之一。至抗战胜利时,东江纵队共作战1400余次,歼灭日伪军9500余人,部队发展到1.1万余人。

  曾经东江纵队转移途经的崎岖道路,如今已成为乡村振兴的“最美旅游公路”,不仅方便了沿线群众出行,更成为带动区域旅游发展的“黄金通道”。

  近日,位于博罗县的东江纵队纪念馆基本陈列——《华南人民抗战的光辉旗帜》入选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前来参观的游客更是络绎不绝。在这里,180余张历史照片、110件(套)革命文物无声诉说着过往。东纵战士的后代在纪念馆向游客分享祖辈故事:“他们用生命捍卫的不仅是土地,更是民族的脊梁。”

  正值暑假,大中小学生在博罗开展红色研学,游客在东江纵队纪念馆数字化展陈中“穿越”历史场景。05后大学生周晓瑜表示,这里的红色教育“接地气”,通过“红色剧本杀”“重走东纵路”等互动体验项目,让青少年化身“东纵战士”,沉浸式“亲历”伏击战,让革命精神触手可及。

  东江纵队纪念馆原馆长、惠州市博罗县东江纵队文化研究会副会长曾庆香介绍,东江纵队依靠群众创建和发展人民军队,开创了城市游击战和海上游击战,沉重打击了日本侵略者的嚣张气焰,被誉为“广东人民解放的一面旗帜”。

  朱德在报告中指出,“八路军、新四军、华南抗日纵队,和敌人进行了空前英勇的、残酷的、可歌可泣的胜利战争,成为中国抗战的中流砥柱。”

  党的十八大以来,这片承载着红色记忆的土地,在乡村振兴的道路上焕发勃勃生机。

  近年来,博罗坚持制造业当家,以实体经济撑起县域高质量发展的脊梁,形成了新一代电子信息、智能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现代食品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独具县域特色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日臻完善。

  沿着东江纵队北上路线,当地结合户外运动、乡村旅游等产业,吸引众多青年来此创业,旅游旺季民宿更是一房难求。“一镇一主题”推动镇村风貌与产业发展需求相协调,这片红色热土展现出时代新活力。

  2020年以来,博罗县连续6年入选全国百强县。2024年,博罗地区生产总值952.24亿元;2025年,博罗力争地区生产总值超过1000亿元,实现广东省千亿县零的突破。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魏燕雄表示,博罗以“百千万工程”为总抓手,以红色基因赋能绿色发展,通过工业实力、文化魅力、乡村潜力、城市协同发力,抢抓环南昆山-罗浮山县镇村高质量发展引领区建设重大机遇,在广东县域高质量发展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让红色历史“活”起来,让革命精神“传”下去,当地将抗战精神与时代发展需求深度融合,通过“特色产业+绿色生态”的融合发展路径实现跨越式发展。从产业升级的田间地头,到绿美博罗的山川河流;从镇域经济的蓬勃发展,到“三产融合”的深度推进,广东博罗正以实际行动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林洁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13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