烈火中的“迷彩脊梁”
仲崇岭 代鹏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07日 05版)
近日,在第80集团军某旅,官兵们口口相传着该旅一级军士长成守平休假期间见义勇为灭火的事迹。“训练时他站排头,危急时他冲前头,这就是军人的样子!”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他为榜样,把担当精神融入日常训练。
面对赞誉,被称为“铁甲兵王”的成守平朴实地说:“我是有28年军龄、20多年党龄的老兵,从穿上军装那天起就知道,保护群众安危,本就是军人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这里危险,快往后退”
7月5日17时许,重庆市开州区南门镇莲池村8组的宁静被突然打破:一辆满载建筑装修材料的大型货车在院坝内突发自燃,火势迅速蔓延,现场浓烟升腾,紧邻的民房、架空电线和柴垛堆岌岌可危,货车油箱随时可能因高温引发爆燃,现场情况万分紧急。
此时,正在不远处参加亲人悼念仪式的一级军士长成守平,看到了熊熊燃烧的大火。他来不及褪去头上的孝布,转身就喊上身旁几名曾经当过兵的亲属:“快!那边着火了,去救人!”一行人循着浓烟直奔火场。
抵达现场,成守平临危不乱,多年军旅生涯练就的应急本能瞬间启动。他一边拨打119报警,清晰报明火情位置、火势及周边隐患,一边劝阻围拢的乡亲们:“这里危险,快往后退!”
火势越来越大,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成守平迅速与亲属们研判形势:“先控油箱,再压明火!”他们当即利用现场条件展开救援:有人搬来沙土,用“土埋法”压制蔓延的火苗;有人接力端起脸盆、水桶,往返取水浇向油箱、轮胎和明火点。
十几分钟后,消防队员赶到时,4个满身烟尘的汉子正围着货车泼水,最前面那个戴着孝布的人,正用铁锹小心翼翼地往油箱上盖沙土。此时,肆虐的火势已被压制,油箱温度明显下降,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
油箱未发生爆燃,满车货物和周边民房安然无恙,财产损失被降到最低。当车主李泽高匆忙赶回,看到满身烟尘的4人正在收拾工具,激动得紧握他们的手哽咽着说:“要不是你们,我这房子和一车货就全没了!”
事后,当地媒体争相报道成守平扑火的感人事迹,网友纷纷留言说:“这就是军人的本能”“这是军人刻在骨子里的责任感……”李泽高特意定制了一面锦旗,上书“孝衣未褪赴火场,危难时刻显忠诚”,专程送到成守平家中表达谢意。
他被称为“铁甲神医”
“成班长,三防抽气装置的电源线特别烫手,检查了半天也没整明白!”一次,成守平突然接到一位北京军队院校教授的电话。听完教授的问题,成守平思考片刻后说:“您把炮塔上那根粗线插头拧下来,然后重启一下看是否发热,再测一测电机的电阻值情况是否正常。”那位教授按照他的步骤进行,果然找到了故障点。
成守平被称为“铁甲神医”,从军28年,他始终铆在火控修理这个岗位,是全军有名的装甲火控技师,每年都有不少外单位的同行向他请教问题。
没有人天生就是行家里手,刚入伍时,成守平对车辆修理专业一窍不通。但从小在山区长大的他,养成了不服输、爱较真的优秀品质。为了把修理专业知识吃透,他捧着一本坦克专业维修书籍反复研读,几个月后硬是把书上的内容几乎全都背了下来。
理论知识掌握了,他又开始跟着维修装备的班长们打下手。一段时间后,他对坦克全车每个零部件位置都了如指掌。一次,集团军组织维修专业比武,成守平经过层层筛选,如愿以偿成为装甲炮控系统专业参赛选手。比武那天,他凭借过硬的修理技能,在高手云集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夺得炮控系统专业冠军。
成守平并没有骄傲自满,依旧像往常一样,钻车底、拧螺丝、爬炮塔,经常一身油污、满身汗水。近年来,成守平所在旅的装备陆续更新换代,新型装甲装备与过去老装备的炮控系统不同,这意味着几乎要从头学起。成守平深知,信息化战争时代,每名军人都是战斗力体系上的重要节点,只有尽快奋起赶上,才能不被淘汰出局。
得知有“跟产培训”的机会,成守平主动报了名。在装备生产厂家的生产一线,他潜心学习原理、研究构造、练习装配,修理技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回到部队后,对新型装甲装备出现的疑难杂症,他不仅诊断得准,而且能很快修好。
一个个寒来暑往,兵龄逐渐增长,可成守平的专业学习从未间断,先后啃下电工基础、集成电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等10余本专业书籍,考取了新型装甲装备火控系统维修专业高级技师,练就了高超的铁甲战车维修技能。
始终以英雄为标杆
为铁甲战车护航,既需精湛技艺,更要胆识胆魄。一次步战车实弹射击任务中,一枚炮弹突然卡膛。成守平领受抢险任务后,带着工具钻进了战车排障。
两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中,他屏气凝神分解自动炮尾,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出现差错引发意外。“我很清楚这是实弹不是教练弹。”成守平排除故障前特意给家属打了个电话,“我有点急事要办,往后家里的事,你多担待。”面对家属的追问,他只平静地说了一句:“你不用管,我就告诉你一声。”
“排除故障后,平时从不碰烟的我抽了一根,手还在抖。”时隔多年,谈及那次生死一线的排障经历,成守平依然记忆犹新。
在装甲装备维修领域,成守平堪称“多面手”:精通装甲、军械装备修理技术,熟练驾驭火控、电气、观瞄系统等多类专业,还拥有10余项装备器材革新成果。
2021年9月,“和平使命-2021”上合组织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在异国演兵场拉开帷幕。作为保障团队核心成员,成守平肩负各型战车的维修保障重任。
一次进攻战斗中,一辆步战车突然卡弹,炮弹无法击发,车舱内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车长紧急呼叫指挥所,成守平依据态势图精准定位,火速赶赴现场。检查发现,竟是黄油意外滴落击针导致击发装置短路。不到一分钟,他便排除故障。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炮弹呼啸而出,战车迅速重返战位。
有一年,外单位列装的新装备展开实弹射击,为杜绝安全隐患,军地火控系统研究人员与弹药厂家专家组成联合保障组,成守平便是其中一员。“指挥所,4炮无法击发!”实弹射击中,突发故障特情。得知消息,成守平飞奔至故障车辆,仔细问询情况后迅速判断症结,快速排除故障,战车随后重返射击序列。
成守平所在的这支部队,在战争年代创造了诸多辉煌:解放海南岛战役中,成为首支登岛部队;抗美援朝首战两水洞,打赢出国作战第一仗……涌现出孤胆英雄房天静、全国战斗英雄赵兴元、英雄炮手张英旺等一大批英雄模范。
受部队优良传统浸润,成守平入伍后始终以英雄为标杆,在岗位上精武强能。28年来,他以工匠精神钻研装备维修技术,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步成长为享誉全军的装备火控修理“兵专家”。他革新10余项装备器材,4次参与军队教材编写,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5次。其总结编写的《某新型轮式装甲突击车火控系统常见故障100例》,被多所军队院校列为辅助教材。
仲崇岭 代鹏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07日 05版
近日,在第80集团军某旅,官兵们口口相传着该旅一级军士长成守平休假期间见义勇为灭火的事迹。“训练时他站排头,危急时他冲前头,这就是军人的样子!”大家纷纷表示要以他为榜样,把担当精神融入日常训练。
面对赞誉,被称为“铁甲兵王”的成守平朴实地说:“我是有28年军龄、20多年党龄的老兵,从穿上军装那天起就知道,保护群众安危,本就是军人刻在骨子里的信念。”
“这里危险,快往后退”
7月5日17时许,重庆市开州区南门镇莲池村8组的宁静被突然打破:一辆满载建筑装修材料的大型货车在院坝内突发自燃,火势迅速蔓延,现场浓烟升腾,紧邻的民房、架空电线和柴垛堆岌岌可危,货车油箱随时可能因高温引发爆燃,现场情况万分紧急。
此时,正在不远处参加亲人悼念仪式的一级军士长成守平,看到了熊熊燃烧的大火。他来不及褪去头上的孝布,转身就喊上身旁几名曾经当过兵的亲属:“快!那边着火了,去救人!”一行人循着浓烟直奔火场。
抵达现场,成守平临危不乱,多年军旅生涯练就的应急本能瞬间启动。他一边拨打119报警,清晰报明火情位置、火势及周边隐患,一边劝阻围拢的乡亲们:“这里危险,快往后退!”
火势越来越大,灼热的气浪扑面而来。成守平迅速与亲属们研判形势:“先控油箱,再压明火!”他们当即利用现场条件展开救援:有人搬来沙土,用“土埋法”压制蔓延的火苗;有人接力端起脸盆、水桶,往返取水浇向油箱、轮胎和明火点。
十几分钟后,消防队员赶到时,4个满身烟尘的汉子正围着货车泼水,最前面那个戴着孝布的人,正用铁锹小心翼翼地往油箱上盖沙土。此时,肆虐的火势已被压制,油箱温度明显下降,最危险的时刻已经过去。
油箱未发生爆燃,满车货物和周边民房安然无恙,财产损失被降到最低。当车主李泽高匆忙赶回,看到满身烟尘的4人正在收拾工具,激动得紧握他们的手哽咽着说:“要不是你们,我这房子和一车货就全没了!”
事后,当地媒体争相报道成守平扑火的感人事迹,网友纷纷留言说:“这就是军人的本能”“这是军人刻在骨子里的责任感……”李泽高特意定制了一面锦旗,上书“孝衣未褪赴火场,危难时刻显忠诚”,专程送到成守平家中表达谢意。
他被称为“铁甲神医”
“成班长,三防抽气装置的电源线特别烫手,检查了半天也没整明白!”一次,成守平突然接到一位北京军队院校教授的电话。听完教授的问题,成守平思考片刻后说:“您把炮塔上那根粗线插头拧下来,然后重启一下看是否发热,再测一测电机的电阻值情况是否正常。”那位教授按照他的步骤进行,果然找到了故障点。
成守平被称为“铁甲神医”,从军28年,他始终铆在火控修理这个岗位,是全军有名的装甲火控技师,每年都有不少外单位的同行向他请教问题。
没有人天生就是行家里手,刚入伍时,成守平对车辆修理专业一窍不通。但从小在山区长大的他,养成了不服输、爱较真的优秀品质。为了把修理专业知识吃透,他捧着一本坦克专业维修书籍反复研读,几个月后硬是把书上的内容几乎全都背了下来。
理论知识掌握了,他又开始跟着维修装备的班长们打下手。一段时间后,他对坦克全车每个零部件位置都了如指掌。一次,集团军组织维修专业比武,成守平经过层层筛选,如愿以偿成为装甲炮控系统专业参赛选手。比武那天,他凭借过硬的修理技能,在高手云集的同行中脱颖而出,夺得炮控系统专业冠军。
成守平并没有骄傲自满,依旧像往常一样,钻车底、拧螺丝、爬炮塔,经常一身油污、满身汗水。近年来,成守平所在旅的装备陆续更新换代,新型装甲装备与过去老装备的炮控系统不同,这意味着几乎要从头学起。成守平深知,信息化战争时代,每名军人都是战斗力体系上的重要节点,只有尽快奋起赶上,才能不被淘汰出局。
得知有“跟产培训”的机会,成守平主动报了名。在装备生产厂家的生产一线,他潜心学习原理、研究构造、练习装配,修理技能有了突飞猛进的提高。回到部队后,对新型装甲装备出现的疑难杂症,他不仅诊断得准,而且能很快修好。
一个个寒来暑往,兵龄逐渐增长,可成守平的专业学习从未间断,先后啃下电工基础、集成电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等10余本专业书籍,考取了新型装甲装备火控系统维修专业高级技师,练就了高超的铁甲战车维修技能。
始终以英雄为标杆
为铁甲战车护航,既需精湛技艺,更要胆识胆魄。一次步战车实弹射击任务中,一枚炮弹突然卡膛。成守平领受抢险任务后,带着工具钻进了战车排障。
两个多小时的紧张作业中,他屏气凝神分解自动炮尾,每一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出现差错引发意外。“我很清楚这是实弹不是教练弹。”成守平排除故障前特意给家属打了个电话,“我有点急事要办,往后家里的事,你多担待。”面对家属的追问,他只平静地说了一句:“你不用管,我就告诉你一声。”
“排除故障后,平时从不碰烟的我抽了一根,手还在抖。”时隔多年,谈及那次生死一线的排障经历,成守平依然记忆犹新。
在装甲装备维修领域,成守平堪称“多面手”:精通装甲、军械装备修理技术,熟练驾驭火控、电气、观瞄系统等多类专业,还拥有10余项装备器材革新成果。
2021年9月,“和平使命-2021”上合组织联合反恐军事演习在异国演兵场拉开帷幕。作为保障团队核心成员,成守平肩负各型战车的维修保障重任。
一次进攻战斗中,一辆步战车突然卡弹,炮弹无法击发,车舱内气氛瞬间紧张起来。车长紧急呼叫指挥所,成守平依据态势图精准定位,火速赶赴现场。检查发现,竟是黄油意外滴落击针导致击发装置短路。不到一分钟,他便排除故障。随着“轰隆”一声巨响,炮弹呼啸而出,战车迅速重返战位。
有一年,外单位列装的新装备展开实弹射击,为杜绝安全隐患,军地火控系统研究人员与弹药厂家专家组成联合保障组,成守平便是其中一员。“指挥所,4炮无法击发!”实弹射击中,突发故障特情。得知消息,成守平飞奔至故障车辆,仔细问询情况后迅速判断症结,快速排除故障,战车随后重返射击序列。
成守平所在的这支部队,在战争年代创造了诸多辉煌:解放海南岛战役中,成为首支登岛部队;抗美援朝首战两水洞,打赢出国作战第一仗……涌现出孤胆英雄房天静、全国战斗英雄赵兴元、英雄炮手张英旺等一大批英雄模范。
受部队优良传统浸润,成守平入伍后始终以英雄为标杆,在岗位上精武强能。28年来,他以工匠精神钻研装备维修技术,从一名普通士兵逐步成长为享誉全军的装备火控修理“兵专家”。他革新10余项装备器材,4次参与军队教材编写,荣立二等功两次、三等功5次。其总结编写的《某新型轮式装甲突击车火控系统常见故障100例》,被多所军队院校列为辅助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