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夫妻年龄都超过35岁了,结婚已经3年,但一直无法怀孕,下一步该怎么办?”
中国优生优育协会孕育与生殖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医学中心负责人黄国宁,常听到有生育意愿的夫妻提出类似问题。在临床工作和基层义诊中,黄国宁发现,许多人缺乏如何尝试怀孕及优生优育相关的知识,对做好科学生育规划存在误区。
年龄是决定生育能力的唯一因素吗?哪些因素会影响生育?怎么做才能实现优生优育、生出健康的小宝宝?黄国宁强调,科学的指导对优生优育至关重要。
国家卫生健康委等多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进生育友好医院建设的意见》中提出,强化生育评估指导,鼓励设立生育评估门诊。规范开展生育力评估和备孕指导。促进不孕不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开展生育评估的门诊有积极意义,能提醒人们注意生育能力的变化。”北京协和医院生殖中心总负责人邓成艳表示,女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卵巢储备功能会逐渐减退,卵子的数量和质量都会下降,导致受孕几率降低、流产的风险增加。而男性也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导致精子质量的下降。
“开展生育评估不是为了造成恐慌,而是为了做好科学生育规划。”邓成艳介绍,生育评估可提前发现夫妇双方可能存在的遗传疾病等问题;在孕前进行干预和治疗,能够降低不良妊娠的风险,减少孕期并发症的发生,保障母亲和胎儿的健康;对晚婚晚育人群以及受孕困难的夫妇及时给予心理疏导、针对性指导和规范化治疗,有利于人口可持续和高质量发展。
“生育指导其实是社会中缺少的一门课。”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妇产科与母子生殖遗传中心主任邵小光指出,公众在青春期接受的是性知识教育,主要是告诉大家如何避孕,防止不必要的流产。而对于如何实施生育,怎样合理安排生育,才能优生优育,目前相关的科普教育非常匮乏。以孕前营养为例,补充叶酸尽管已经深入人心,但怀孕前更应该保持营养均衡,不少家庭仍然做得不够好。
体重也是影响生育的重要因素之一。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科主任郝桂敏表示,过胖或过瘦都会影响生殖健康。例如,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常合并肥胖,这类患者有生育计划前,需要严格的体重管理。“针对此类患者,我们会建议先减重,包括制定个体化每日饮食能量的摄入计划(一般不超过1200-1500千卡),同时进行适当运动,使体重至少下降5%-10%。通过严格的体重管理,患者有10%的概率恢复规律月经,从而实现自然怀孕。”郝桂敏说。
“疾病、心理、生活方式等都可能影响生育,对于还没有生育计划的男女,平时要注意自己的健康状况。”邓成艳建议,有生育计划的夫妇进行常规体检,女方做好甲状腺、妇科及宫颈防癌检查;男方最好提前3个月戒烟戒酒;男女双方都要保持饮食平衡,适当运动。已经开始尝试怀孕的夫妇需要保持心态平和、有规律的性生活,尝试1年,若未孕,应及时就医。此外,有家族遗传疾病史的夫妇一方、月经不规律的女性或已知患有与生育有关疾病的一方,应及时到遗传或生育门诊咨询,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19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