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在接受本网站服务之前,请务必仔细阅读下列条款并同意本声明。 1.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青在线或中国青年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以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2. 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按双方协议注明作品来源。违反上述声明者,中青在线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青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 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4. 本网站文章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看法,与本网站立场无关,文责作者自负。 5.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联系的,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
联系方式:中青在线信息授权部 电话:010--64098058

2011年03月20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政府为社区体育管理员埋单,社区乒乓球俱乐部打一天才两块——

长春市开展全民健身走亲民路线

本报记者 杨屾 《 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3月20日   04 版)

    长春冬泳的人群。CFP供图

    3月的长春,天空仍不时地飘落雪花。但寒冷的天气却挡不住长春市民健身的热情。无论是在公园里,还是在社区乒乓球俱乐部中,都能看到练得兴致盎然的市民。为什么长春市民会对体育锻炼情有独钟?通过跟随中央媒体全民健身采访小分队在长春基层的深入采访,记者发现亲民举措让老百姓的健身变得轻而易举。

    清晨6点30分,长春市胜利公园已经是人头攒动。人们甩开厚厚的冬装,进行着各种方式的晨练:健美操、武术、柔力球、健步走……这让胜利公园显得热闹非凡。在这些晨练的人群中,年近50岁的韩先生毫不起眼,但他却是这里的“大保姆”。

    韩先生是社区体育管理员,其职责范围非常广泛,他既是传播科学健身知识的宣传员,还是社区健身设施的维护者和社区健身活动的组织者。

    “我以前是个小企业的负责人,后来通过招考,我获得了这个职位。每天早晨,我都要走访我所负责的区块,为社区群众的全民健身活动服务,我很喜欢,也很珍惜这个职位。”韩先生动情地说。正是有了像韩先生这样的社区体育管理员,让长春市的市民在锻炼时感到了极大的方便。“如果体育设施出了问题,体育管理员就能及时进行维修,同时也避免了事故的发生。而在没有聘请社区体育管理员之前,全市那么多健身器材,靠我们自己的能力,很难进行及时的检查和维修。”长春市体育局巡视员尹维萍表示。

    像韩先生这样的社区体育管理员,在长春市一共有188人,他们除了每个人都有各自负责的社区外,还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他们全是“40、50”人员或来自“零就业家庭”,这种背景让他们对这份工作格外珍惜,对待工作也格外认真负责。

    长春市二道区社区体育管理员白勇,曾经在首钢吉林柴油机厂工作,2004年下岗,2008年被招录为社区体育管理员。工人出身的他非常喜欢体育,所以对这个职位,多少有些驾轻就熟的感觉。“好在自己本身就爱好体育,平时就喜欢看一些有关健身和养生知识方面的书。我跟来锻炼的大爷大娘用唠家常、讲故事的方式宣传健身知识,效果很好。”

    值得一提的是,这188名社区体育管理员,以政府出资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实现了再就业。长春市政府每年投入200万元专项经费,给这些社会体育管理员开工资、上三险,这种方式不仅保障了社区体育公益人员的稳定性,更解决了社区体育没有专人管理的困难。 

    如果说社区体育管理员的出现,政府起了主要作用,那么长春市绿园区春城街道景阳社区百姓乒乓球俱乐部的出现,除了政府的资助,还得益于个人行为。

    景阳社区乒乓球俱乐部,具有典型的“草根”体育俱乐部的特点。1700多平方米的场地,顶棚和角落都带着明显的反潮痕迹,墙皮脱落,室温不高,若不是政府解决了供暖费,来这里打球的老人和孩子,恐怕在锻炼前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热身。但这相对简陋的条件,已足以让社区百姓享受参加体育锻炼的快乐。

    “我经常来这里打球,以前我患有类风湿关节炎,行动不便,在接触乒乓球运动后,我的生活彻底发生了变化。尽管这里条件不是很好,但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里是老年人的乐园。”景阳社区居民李荣玲说。记者注意到,来这里锻炼的老人很多,他们之所以愿意来这里锻炼,就是因为所需费用不多——交两元就能打一天,如果办月卡则更便宜,只需要30元。而这一切,都要感谢这个社区乒乓球俱乐部的创建人王维东。

    2005年,从单位退休下来的王维东买下了这座小楼,还想继续发挥余热的他,创建了这个乒乓球俱乐部。开始时,俱乐部只有两张球台,但低廉的价格,很快就招来了很多人。看到大家如此高的锻炼热情,王维东逐步扩大了场地面积,从100多平方米扩展到现在的规模,球台也增加到27张。

    “我一个人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后来的球台都是各级政府给我购买的,我主要负责俱乐部日常的服务开支。”王维东说。不过,如此低廉的价格,王维东能经营下去吗?“赚钱是不可能的,我每年还要往里贴四五万元。”王维东实话实说,“赔点钱没关系,楼下的菜市场也是我开的,可以补贴到这边。实事求是地说,我现在这座小楼值1000多万元,有很多人想买,搞别的开发,我都没卖。因为看到老百姓很喜欢这个俱乐部,离不开这个俱乐部,所以我觉得还是应该为老百姓做点事,即使赔钱我也赔得心甘情愿。”

    本报长春3月19日电

一个以国球为链条的商业圈
长春市开展全民健身走亲民路线
少帅李霄鹏静候半年后大考
“问心无愧”的文字游戏
中视体育联手网元盛唐
首届高校电子竞技大赛启动
国内运动品牌启动低碳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