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报客户端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官方微信

2011年01月15日 星期六
中青在线

妇产科大夫是幸福的职业

——记西宁解放军第四医院妇产科主任何敏(下)

特约记者 魏 春 通 讯 员 李志刚 本报记者 赵飞鹏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1年01月15日   02 版)

    和家人一起过节对妇产科大夫来说挺奢侈的。

    有一年“六一”,正好是星期天,何敏答应儿子去公园玩。可刚进公园门,电话就响了。儿子比何敏还紧张,赶紧说:“妈妈,我不要你走。”心里很不是滋味的何敏只好说:“妈妈明天再陪你。”这句话她对儿子不知说过多少次了。

    当妇产科大夫的家属不容易,科里的护士们感叹。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家人刚坐下吃饭,医院打来电话,来了急诊病人,何敏放下筷子就往医院赶;有时夜里刚睡下,电话又响了,何敏穿上衣服就走。

    “都习以为常了。”何敏的爱人赵起峰憨厚地笑着说。

    何敏和朋友聚会,从来不到距离医院很远的饭馆。丈夫对出生地青海大通县感情很深,一直想全家人一起回去看看。何敏一听说距离有50多公里,就打消了这个念头。因为超过40公里,一旦医院有紧急情况,考虑到红灯、堵车等因素,半个小时之内不能赶回医院。

    和不少同事一样,何敏的家离医院很近,只有几分钟的车程。后来,家里专门买了一辆车,每遇到急诊,爱人就开车送她。

    有一天,刚吃过晚饭,护士打电话说有急诊,赵起峰发动车子送何敏到医院,然后在车内等着,手术下来已是10点多钟。两人回家刚睡着,科里又来了急诊病号,赵起峰又送了一趟。两点多回到家还没喘口气,电话又来了,一名撒拉族孕妇难产,需马上手术。看着丈夫布满血丝的眼睛,何敏愧疚地说:“这一夜尽折腾你了,早知道我还不如住在医院值班室了。”

    作为妇产科大夫,何敏经常对产妇说:“孩子一定要用母乳喂养!”她自己却没做到,儿子3个月就断奶了。生下孩子1个月后,她就开始到科室查房,婆婆放心不下,干脆跟到科里,既照顾孙子,也照顾儿媳妇。

    儿子长大后开始理解妈妈,一次和儿子聊天谈理想,孩子突然说:“妈妈,我长大了,也要像你一样穿军装!”何敏开心极了。

    妇产科大夫虽然辛苦,但在何敏眼里,这是个幸福的职业,因为几乎每天都会亲手将新生命迎接到这个世界上,而“孩子总是充满了朝气和希望的”。除了红鸡蛋,何敏收获最多的是感谢。

    2008年9月15日,刚下手术台的何敏就接到一个陌生人的电话,那名叫肖汉的男子想请她和家人吃饭。原来,10年前,肖汉的妻子患妊娠期高血压,全身水肿,去了几家医院都不接收,辗转来到解放军第四医院,何敏收下了她,孩子顺利降生,母子平安。儿子如今很聪明,夫妻俩在儿子10岁生日这天,专程赶到西宁来看望何敏。

    工作16年来,何敏接生的孩子超过5000个。一家人去逛公园,有游客看到她说,“你是四院的何大夫吧,你不认识我了,我的孩子还是你接生的呢。”到商场去买眼镜,售货员惊喜地说,你是何医生吧,你忘了,那年你怀孕我也怀孕……

    “走到哪里都有人认识我,骄傲吧?”何敏看着任劳任怨的丈夫说。赵起峰欣慰地说:“挺骄傲的!”

    在北京307医院住院期间,她几乎每天都能收到以前治愈病人的祝福短信。藏族老阿妈昂英卓玛早晚都到寺庙里摇着转经轮为她祈福。

    完成治疗回到西宁后,何敏的心愿还是尽早返回工作岗位。除此之外,她还想多陪陪家人,有机会和他们一起再去种树。“种树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说着,虚弱的她眼睛里放出兴奋的光芒。

    结婚那年,她和爱人一起到西宁的北山上种了两棵祁连圆柏,象征着百年好合。两年后的春天,怀着儿子,他们又到北山上种了6株树,3株松树,两株云杉,围着一棵河北杨。

    2008年再去看,当年只有膝盖高的圆柏已经超过丈夫1米8的个头,最令人高兴的是那株象征着儿子的河北杨,生机勃勃又高又直,已经成材了。

    “快快好吧,”她祝福自己说,“那样就可以再去种树了。”

特约记者 魏 春 通 讯 员 李志刚 本报记者 赵飞鹏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1年01月15日 02 版

师昌绪:为国作贡献是人生第一要义
王振义:科学不能夸大 研究需要等待
妇产科大夫是幸福的职业
明确工作责任 狠抓工作落实
温家宝的讲话
中央党史研究室 新闻出版总署座谈《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二卷
服务青年激活非公企业团组织
2010中国高校传媒联盟年会召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