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民阅读,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亲自倡导,号召营造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从2014年开始,“全民阅读”连续12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足以体现“全民阅读”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的战略作用。
近年来,人工智能技术深刻改变了知识生产与传播的方式,阅读的形式和体验也发生着巨大变化。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高等教育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深刻洞察:在人工智能重塑知识生产与传播范式的今天,阅读的独特价值和时代意义。
守正固本:在人工智能时代坚守“立学以读书为本”
当人工智能可以即时生成摘要、提炼观点时,人类为何仍需坚持深度阅读?答案就在于,阅读不仅是信息的输入,更是思想的淬炼过程。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阅读是人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的重要途径,可以让人得到思想启发,树立崇高理想,涵养浩然之气。”这一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阅读在个体成长中的深远意义。
作为知识传承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阅读始终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既是教育之基,更是实现“五育并举”、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支撑。从孔子“韦编三绝”到朱熹“读书百遍”,从张之洞“读书宜有门径”到陶行知“生活教育”,无不彰显读书育人的永恒价值。人工智能或许终将改变阅读的形式,但文字承载的人类情感、思想碰撞的智慧火花、文化传承的精神血脉,永远无法被算法替代。
重庆大轰炸期间,重庆大学师生在防空洞里坚持举办“沙坪坝读书会”。这份在硝烟中坚守的求知精神,历经八十余载仍薪火相传。2024年,重庆大学全校图书借阅量达17.9万册,数字文献下载总量为3460.15万篇。这种跨越时空的文化传承,生动诠释了重庆大学“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办学理念,彰显了阅读在知识传承与精神塑造中的永恒价值。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面对人工智能技术迭代升级,青年学生更要珍惜韶华、潜心读书,主动加快知识更新、优化知识结构,在快节奏中“慢”下来,在碎片化中“深”下去,以阅读获取知识、启智增慧、培养道德,以书香涵养中华民族的精神力量。
融合创新:技术赋能探索人工智能时代阅读新范式
在人工智能时代,数字阅读已然成为推动“全民阅读”的重要引擎。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智能推荐算法创造的“信息茧房”正在悄然消解思维的多样性,部分群体因过度依赖生成式技术工具正面临独立思考能力退化与原创动能衰竭的双重困境。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高等教育要牢牢树立“育人为本、技术为用”的教育理念,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教学,用数字技术推动阅读学习提质增效,培养青年学生“把书读厚再读薄”的深度学习能力和“读书破万卷”的跨学科思维能力。例如:善用智能推荐系统精准获取学习资源,活用交互式学习平台快速掌握核心内容,妙用自然语言处理工具辅助文本解析与跨语言阅读,巧用深度分析功能构建知识图谱、思维导图等。
在重庆大学,我们积极推进传统阅读的深度和数字阅读的效度双向赋能、协同发展。面向在校本科生实施“经典阅读工程”,通过构建“必修课程-核心书目-阅读活动”三维联动的经典阅读体系,有机融合文明经典与专业经典。搭建智慧化阅读生态,深度融合AI技术与文献资源服务,建设“智慧阅读云平台”和“重大悦读”网络服务平台。通过整合中外文数据库、特色馆藏和学者荐书系统,推出学科知识图谱导航服务,创新引入智能文献检索、AI辅助阅读和学术写作助手等工具,打通图书借阅、学术讲座和科研数据资源,实现从纸质阅读到数字学术服务在知识问答、文献保障、信息查询、馆务咨询等全方位全链条支持。这种“交融互鉴”的阅读范式,既守护了文化内核,又顺应了数字化潮流,为新时代人才培养提供了“重大方案”。
启智润心:打造人工智能时代书香育人全场域
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深入推进,我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结合点,高校要以书香校园建设为载体,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为教育强国建设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全力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重庆大学大力推进书香校园建设,构建“文化浸润-能力培养-终身发展”三位一体的育人模式。除图书馆外,在学部、学院设立多样化阅读空间,创新建设宿舍书屋、声音图书馆、智慧书屋、科幻图书馆等,最大程度地方便师生随手读、随时读。创新推出“你选书我买单”汇采平台,全方位满足师生阅读需求。学校面向重庆市民开展社会读者服务,已建立起覆盖30万读者的区域性借阅网络。开设《文明经典》《批判性读与写》《信息素养》等课程,常态化开展“书香四季”品牌活动,推出“校长书单”“专家荐书”,评选“悦读之星”,邀请名家来校开展读书讲座。
站在新的历史方位,高等教育要在人工智能时代建立起“技术的工具理性”与“人文的价值理性”平衡,把牢育人方向,深化书香校园建设,培养具备人文素养、批判性思维、创新能力、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终身学习型时代新人,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大动力。
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大学校长 王树新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4月18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