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4日晚,中美元首通电话时,中方明确提到,中美曾并肩抗击法西斯和军国主义,当前更应该共同维护好二战胜利成果。这是中美元首交流中,近10年来首次直接提及“军国主义”,引发国际社会广泛关注。

  近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在国会公然将台湾问题与所谓“存亡危机事态”挂钩,暗示日本可能武力介入台海。这番极具挑衅性的言论,撕掉了其在安保政策上的伪装。外交学院中日韩合作研究中心研究员苗吉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专访时指出,国际社会应高度警惕高市早苗的政策转向。

  高市谬论挑战战后国际秩序

  二战后,《开罗宣言》和《波茨坦公告》明确规定日本必须放弃以武力获取的领土,并彻底解除军国主义武装。这构成了战后东亚秩序的基石。

  作为二战战败国,日本受和平宪法约束,“专守防卫”原则明确强调其防御性军事立场。但这一原则在日本政府渐进式修改中遭到蚕食:2015年安倍晋三执政时期,安保相关法案的通过,让日本突破“集体自卫权”禁区;2022年修订的“安保三文件”,赋予日本所谓“反击能力”,防卫政策由“守”到“攻”;高市执政以来进一步放松武器出口管制并首次向美国出口“爱国者”导弹,且大力推动修改“无核三原则”,为实现与美国“核共享”开路。

  作为日本核政策基础的“无核三原则”,是指不拥有、不制造、不运进核武器。高市政府内部出现的修订论调是从“无核三原则”中删除“不运进”的表述,意在使美军能向日本运进核武器,明示核威慑力。而日本作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缔约国,推动修改“不运进”条款,或为核武器扩散打开危险先例。

  多家日本媒体都对高市早苗政府可能修改“无核三原则”表示反对。日本《东京新闻》的社论称,作为唯一遭受过核战争的国家,日本长期将“无核三原则”确立为国策,并以此作为建设和平国家、追求核武器废除的基石,任何短视的政权出于一己之念而试图修改这一原则,都是不可接受的。

  “显然,‘专守防卫’原则早已被突破,只是高市迈的步子最大。”苗吉说,“事实上,日本已通过各种形式在实质上突破了战后秩序约束,而高市的政策转向意图进一步动摇战后国际秩序的根基,国际社会应高度警惕。”

  两通电话折射中美日关系

  高市早苗自11月7日公开发表涉台谬论以来,受到日本国内及国际社会的广泛批评与反对,其明显转向的安保政策也已引发地区国家的严重警惕。

  在中国的强烈反制下,高市姿态虽有软化,但仍未收回其错误言论,日本国内经济也明显受到政治拖累。

  关键时刻,两通电话响起。11月24日晚,在美方发起之下,中美元首通电话。随后不久,美国总统特朗普主动要求与日方通话。11月26日,美国《华尔街日报》援引消息称,特朗普在通话期间敲打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要求她不要在台海问题上激怒中方。日本官员表示,这一信息“令人担忧”。此前,特朗普在被问及对高市早苗涉台言论的看法时,曾通过一句“我们很多盟友也不是我们的朋友”暗示其并不赞同。

  苗吉指出,美国对日本外交政策的影响较大,尤其在中美关系改善的大背景下,美国强化了对盟友的内政与外交控制,使其服务于美国的“大局”,这在一定程度上压缩了日本等国的外交空间,日本的外交自主性较为有限。“需要强调的是,美国始终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调整外交政策。美日同盟仍将强化,但在当前条件下,稳定中美关系,防止中日关系紧张升级更符合美国利益。”

  苗吉同时指出,高市想要完全突破“武器出口三原则”和“无核三原则”尚需时日,原因之一是“日本无法在未经美国授权或默许的情况下实现防卫态势的调整”,加之日本先进武器多来自美国,“因此日本的军事姿态,极大程度上是日本自主需求和美国战略推动的共同结果”。

  亚太局势紧张加剧

  自高市早苗发表涉台谬论以来,日本国内不少分析人士认为这场“危险的豪赌”可能让日本付出沉重代价。在日本之外,国际社会特别是亚太地区的批评之声也持续不断。

  日本外务省担心,高市早苗的挑衅行为可能使日本陷入“同时与中美两个大国关系紧张”的战略困境,美国也不希望被日本拖入不必要的台海冲突中。

  苗吉指出,对整个亚太地区来说,高市早苗的安保政策“增添了日本与邻国的安全两难,削弱了政治互信”,高市推动的修宪强军计划若得逞,将打破地区战略平衡,引发周边国家连锁反应,最终将进一步使亚洲国家总体防务费用增长,“让亚太局势变得紧张”。

  11月25日,在日本国内外广泛声讨之下,日本政府内阁决议通过答辩书委婉表示首相的国会答辩“不改变日本政府一贯立场”,强调“政府立场完全维持不变,没有修订和再研究的必要”。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6日对此说法发出质问:“中方和国际社会要求确认日方所说的‘一贯立场’到底是什么?”她指出日方应诚实、准确、完整地讲清其所谓“一贯立场”,告诫日方“轻描淡写一笔带过,只提概念回避实质,试图借此蒙混过关”的伎俩“行不通”。

  高市早苗上任不到一个月,就接连在领土主权、历史问题上对中国、俄罗斯、朝鲜、韩国发起挑衅、挑起争端,使日本与4个近邻交恶。这在战后日本外交史上也属罕见。

  在苗吉看来,在日本国内民族主义情绪高涨的背景下,高市发表激进言论、在外交上四面树敌,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巩固其执政基本盘,转移公众对经济困境等国内问题的视线,但根本上是其保守右翼政治信条的体现。

  “中国的应对策略少不了地区维度的合作。”苗吉说,中国要以多个区域机制为抓手,以发展为导向,推进地区合作,防止地区进程过分安全化;同时以共同安全、综合安全、合作安全和可持续安全的理念为指导,推动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地区秩序。

  本报北京11月2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继璇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1月28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