椰风轻拂,海韵悠扬。11月27日,海南自由贸易港正式启动全岛封关倒计时21天。上午9时,海口市东海岸边,青春汇聚,梦想激荡。以“青春为中国式现代化挺膺担当”为主题的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闭幕式在这里隆重举行。这场青春盛会的主旨被定为“数智青年·创见未来”,不仅是一场创新创业比赛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一次青年力量与时代使命的深情对话。

  闭幕式开始前,一段浓缩了大赛精彩瞬间的回顾片在大屏幕上播放。在武汉,在长沙,创青春选手们的智慧成果被凝结在短短几分钟的回顾片中。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王艺在闭幕式致辞中充分肯定本届大赛的成果,并表示共青团将继续搭建广阔平台,做青年创新创业路上的坚定支持者。海南省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省长赵峰在闭幕式致辞时强调了数字经济在自贸港建设中的核心引擎作用,并鼓励青年创业者勇担使命,将个人奋斗融入国家战略。

  闭幕式最受关注的是“数智青年·创见未来”主旨分享。在“数技·院士引航”环节,中国工程院邓中翰院士与张福锁院士为嘉宾带来前瞻视野。两位院士从芯片技术、农业科技等国家战略需求出发,深刻阐述了科技自立自强对于国家发展的战略意义,为青年创业者勾勒出技术攻坚与产业融合的清晰路径。他们更以战略科学家的视野,传递出对青年一代“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殷切期望。

  两位院士的深情勉励,揭示了一条当代青年成长成才的必由之路——唯有在服务国家战略的实践中经风雨、在破解现实难题的探索中见世面,才能锤炼出坚韧的意志,成就无愧于时代的贡献。这些勉励更是对所有立志创新创业青年的行动召唤。

  在“数创·青年发力”环节,每日互动董事长方毅与东超科技董事长韩东成先后登台,以截然不同的创业故事共同诠释了“挺膺担当”的时代内涵。方毅用20年创业历程诠释“长期主义”的智慧,从大学时代的创业启蒙到公司上市,他总结出创业者需要坚守信用、身体、资金“三不透支”的创业箴言,为青年创业者提供了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而韩东成则展现了“硬核破局”的锐气,他被日本企业技术垄断刺痛,最终实现“无介质空中成像技术”从0到1的突破,他用“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一定能做得更好”的信念,在国际竞争中赢得了话语权。两位创业者的分享,一柔一刚,共同勾勒出当代青年企业家在数字经济浪潮中既务实稳健又敢于亮剑的立体形象。

  “向数图强青年说”环节设置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快闪宣讲。卓世科技创始人屠静首先登台,她掷地有声地分享“青年创业者不仅要拥抱技术浪潮,更要做关键领域的破局者”。她以公司从北京迁址海南、深耕行业大模型的实践,展现了在人工智能这片热土上构筑自主可控数字底座的决心。她将接力棒抛向更广阔的天地——“当我们在AI大模型领域构建数字底座时,有一群创业者正用硬核技术,让数字智能翱翔于蓝天、驰骋于深海”。海南飞行者科技董事长陈鋆应声而出,分享了他从43平方米办公室起步,九年磨一剑,终将事业版图拓展至“空-海-潜”全领域的蝶变之路。

  创新的火炬随即传递至校园,中职背景的罗镇玮以自身经历宣告“数字创新不分起点”,他与5G-A技术的故事,展现了青年从校园起跑的强大动能。而苏伟鸿则将大家的视野引向深邃海洋,他带领团队开发的“水下EHA”系统,正以高度集成的数字化方案,攻克深海驱动和控制技术难关,为海洋强国梦想注入青春力量。最后,00后常袆登场,他的“奇点科技”让AI从实验室走向田间地头,诠释了数字经济服务社会发展的温暖质感。

  5名青年,5条赛道,从AI底座到空海潜装备,从5G通信到深海探索,再到民生应用,他们的故事犹如一幅拼图,共同构成了中国青年“向数图强”的壮阔画卷。最终,他们并肩而立,共同发出时代强音:“青春逢盛世,奋斗正当时!”这场无缝衔接的快闪,梦想与担当同频共振,成为闭幕式上最激昂的青春协奏曲。

  海口市委常委、市政府党组成员仝贵婵在闭幕式上向全体青年人才发出盛情邀约,她承诺以最优的营商环境和宜居宜业的生活品质,迎接青年才俊落户海口、共创未来。

  闭幕式还设置了签约仪式,首轮发布的25亿元海南自贸港助力数字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矩阵,为产业发展注入强劲资本动力;第二轮重点园区、孵化机构与青创项目的意向签约,标志着又一批创新种子将在海南热土上扎根生长。

  大赛评审组组长叶学敏介绍本届数字经济专项赛评审情况后,闭幕式举行了第十二届中国青年创青春大赛(数字经济专项)颁奖仪式。此次在海南省举办的数字经济专项赛事最终评选出“‘新’罗棋布·智驭‘经纬’——基于多源数据融合的区域分布式新能源‘四可’智能调控平台”等10个金奖项目、“护网卫士——网络安防一站式解决方案”等20个银奖项目、“产线智模”等30个铜奖项目。

  当聚光灯亮起,那些曾在实验室里反复调试代码、在深夜会议室里激烈讨论方案、在路演现场紧张演练的年轻面孔,此刻终于站上荣耀的舞台。他们接过沉甸甸的奖杯和证书,这一刻,所有的紧张备战、所有的忐忑不安,都化作了眼中的星光和脸上的笑容。这不仅是一座奖杯,更是对无数个不眠之夜的最好告慰,是对青春选择的最美见证,更是照亮未来创新之路的永恒星光。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任明超 实习生 郭睿喆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1月28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