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4日,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下令“福特”号航母打击群前往加勒比海地区部署。此前,美国至少已6次在委内瑞拉外海国际水域针对“贩毒船”采取军事行动。近来,美军在靠近委内瑞拉海岸的加勒比地区部署的军队人数也已经超过1万人。

  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以来,一方面努力调停俄乌、巴以冲突以塑造“和平总统”形象,另一方面却在美洲尤其是南美加勒比海地区炫耀武力、展示强硬,国际舆论将此形容为“新门罗主义”。

  一

  美国的从无到有,从独立、崛起到称霸是近250年来全球最大的地缘政治变迁。“门罗主义”则堪称美国从独立走向扩张、霸权的重要转折点。

  美国的建立本来就与欧洲殖民主义在美洲的发展相伴相生。英国在美国独立战争和1812年与美国的战争中落败,转而企图利用美英亲近的民族关系拉住这股新生力量。1823年,英国外交大臣乔治·坎宁提出与美国一道,阻止主要由俄罗斯、普鲁士、奥匈帝国3个君主国组成的“神圣同盟”在美洲的殖民扩张。但在时任美国国务卿亚当斯的建议下,美国总统门罗决定甩开英国,在当年12月2日向国会提交的国情咨文中,单独发表了美国对美洲政策的“门罗宣言”。

  门罗宣言的核心就是排斥原则,即宣称欧洲国家不要再将美洲视为殖民对象,并警告美国不会对任何欧洲对美洲的干预无动于衷。门罗宣言实际上是以庇护美洲之名,行称霸美洲之实。1836年3月,美国策动得克萨斯分裂势力叛乱,使得克萨斯脱离墨西哥独立,实则纳入美国的势力范围。1845年,时任美国总统波尔克在国情咨文中重申罗门宣言的原则,并明确使用了“门罗主义”的概念。“门罗主义”及其新的变种,实际上成为美国在美洲扩充地盘、攫取他国领土和殖民地的旗帜。到1898年的美西战争,美国不仅获取了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的控制权,甚至以2000万美元将西班牙在亚洲的殖民地菲律宾群岛也收入囊中。

  至此,“门罗主义”的霸权主义本质原形毕露,美国的领土和海外殖民地扩张开始跨出美洲,向全球蔓延。

  二

  总的来说,以排斥美洲之外的力量、强化美国对美洲影响力为主要内容的“门罗主义”,是美国拉美政策的基石。在特朗普2017年至2020年的总统任期中,就已经展露出“门罗主义”的政策倾向。2018年9月,特朗普在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中,声称“‘门罗主义’是一个成就”,他的政府“将门罗主义原则作为美国一项正式的外交政策”。

  上届特朗普政府的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曾说,“门罗主义还活着,而且活得很好”。这当然是指特朗普的“新门罗主义”。特朗普的“新门罗主义”,既具有“门罗主义”的共性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特朗普的个性色彩。

  首先是强调“美洲优先”。特朗普在第二次入主白宫的就职演说中特别推崇前总统麦金莱,麦金莱在任期内发动并赢得了美西战争。此战以美国占领波多黎各、菲律宾和关岛,将西班牙势力基本逐出美洲而结束。特朗普在就职演说中强调的加强边境管控、打击贩毒,“将贩毒集团列为外国恐怖组织”等,正是美国政府一直以来干预拉美国家的由头。今年1月,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在《华尔街日报》上撰文称,特朗普2.0的外交政策具有“美洲优先”的特征,而“美洲优先”几乎是“门罗主义”的标签。

  其次是具有进攻性。“门罗主义”是披着“庇护美洲”外衣的霸权主义,展现出咄咄逼人的进攻性。在特朗普的上个总统任期内,就公然干涉委内瑞拉内政,支持委反对派在国内制造骚乱、颠覆合法政权。特朗普第二次入主白宫,仍将委内瑞拉现政权视为“眼中钉”。今年8月7日,特朗普政府指控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涉嫌通过犯罪组织向美国运送毒品,公然悬赏5000万美元以征集有助于逮捕或定罪马杜罗的证据。

  9月2日,特朗普下令美国南方司令部朝加勒比海国际水域“向美国运输非法麻醉品”的船只开火,击毙11名“被确认”的委内瑞拉黑帮团伙“阿拉瓜火车”成员。至10月,美军已多次在委内瑞拉外海国际水域针对“贩毒船”采取军事行动。

  委方表示,美军攻击的是民船,被击杀的是平民。但美国的军事行动仍在升级。9月5日,美国向波多黎各机场部署10架F-35战斗机。10月15日,美军派出3架B-52轰炸机在委内瑞拉沿海附近“执行任务”。10月24日,美军宣布派遣“福特”号航空母舰打击群至拉丁美洲周边水域。至此,美国在靠近委内瑞拉沿岸的加勒比地区部署的军队人数已超过1万人。美国国防部长海格塞斯宣布,由美国南方司令部牵头组建“联合特遣部队”,这似乎是美国可能在这一地区采取军事行动的强烈信号。

  最后是极限施压下的“交易的艺术”。“交易的艺术”是特朗普颇为自得的执政策略和外交手腕。特朗普上任伊始,即在对外政策上提出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主张:占领格陵兰、吞并加拿大,“收回”巴拿马运河……在他的操控之下,美国轻松获得丹麦政府允许美军在格陵兰扩建军事基地;通过与巴拿马政府签署协议,美国在巴拿马运河获得了陆、海、空3个战略支撑点。

  三

  然而,尽管特朗普政府的“新门罗主义”看起来气势汹汹,但从全球地缘格局、美国的实力及利益诉求,以及特朗普的执政风格来看,美国对拉美、加勒比海地区采取大规模军事行动的可能性并不大。

  一是缺乏充分的理由和合法性。一直以来,利用毒品问题对拉美国家政府和领导人进行污名化打压是美方的惯用套路。例如,1989年12月,美国布什政府以巴拿马国防军司令、政府首脑诺列加贩毒为名,派遣2.7万名美军展开代号为“正义事业”的军事行动入侵巴拿马,将诺列加捉拿至美国受审。

  美国在2020年以贩毒等罪名起诉委内瑞拉现总统马杜罗和其他多名委内瑞拉政府官员,并悬赏捉拿。美方今年再次宣称马杜罗直接控制名为“太阳卡特尔”的贩毒集团。但是,其始终没有拿出任何令人信服的证据。相反,今年8月,墨西哥总统辛鲍姆表示,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与任何贩毒组织有关。

  二是委内瑞拉不是巴拿马。委内瑞拉人口近3000万,正规军包括陆、海、空、国民警卫队四个部分,现役正规军约12万人。与此相比,巴拿马人口仅450多万,没有正规军,仅有警察部队。

  在美国采取对委内瑞拉的系列动作之际,8月18日,委内瑞拉总统马杜罗宣布在全国部署超过450万名民兵,以加强武装部队抵御国内外袭击的能力。9月17日,马杜罗命令启动在奥尔奇拉岛举行为期3天的“主权加勒比200”军事演习,以回应美国的“威胁”。美军1989年入侵巴拿马动用了2.7万人的军队,特朗普政府如果对委内瑞拉采取入侵行动,准备动用多少美军?

  对美国而言,委内瑞拉也不具有巴拿马那样的重要性。美国对巴拿马可谓用尽心机,先是策动其从哥伦比亚独立,然后想尽办法控制巴拿马政府。美国此举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巴拿马运河是美国贯通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战略通道。它关乎美国军队在两洋之间的机动权,事关美国的全球霸权。而委内瑞拉对美国而言,并不具有这样的重要性,并且采取行动的代价、风险要高得多。

  三是不符合特朗普的行事风格。特朗普引以为傲的“交易的艺术”,其实就是无利不起早、利益最大化。支援乌克兰武器要由欧洲买单,甚至拜登政府已经给乌克兰的军援,也要乌克兰用矿产付费。特朗普以“和平总统”自诩,其根本原因是因为打仗太烧钱了。今年6月21日美国针对伊朗核设施的“午夜铁锤”行动,动用加油机、电子战飞机、目标引导机在内的125架战机,共投掷75枚精确制导弹药,一次行动耗费即达5亿美元。

  利用拉美国家的内部矛盾制造混乱,然后使该国的局势向有利于美国的方向转变,是美国对拉美国家的常用手法,也是“门罗主义”的传统曲目。据统计,在1898年至1994年不到100年的时间里,美国政府在拉美地区策划和实施了至少41次政变。据上届特朗普政府的国务卿蓬佩奥和国家安全顾问博尔顿透露,上届特朗普政府就策划和参与了针对马杜罗政府的颠覆活动。10月15日,特朗普表示,授权美国中情局在委内瑞拉开展活动。显然,这样的手法更符合“交易的艺术”。

吴敏文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30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