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原上,每一个生命都值得我们全力以赴。”当武警青海总队玉树支队医师上展增结束报告,向全场敬礼时,掌声如潮水般涌来。就在这时,主持人的声音响起:“上医生,今天我们瞒着您请来了您的爱人。”
聚光灯下,上展增的妻子缓缓走上舞台。望着丈夫稀疏的短发,她的声音有些哽咽:“女儿总是哭着问我,‘爸爸什么时候回来啊’?”
军医上展增与家人分隔两地的10年是坚守的10年。在平均海拔4000米、空气稀薄的玉树高原上,他走遍了支队所有的中队与点位。那本写满健康数据的蓝色笔记本和那些守护急症战士的不眠之夜,都是他作为“生命守护者”的见证。
每每面对妻子的“控诉”,上展增的回答总是朴实而坚定:“苦地方总得有人守。”这句话,道出了高原军人最真挚的心声。妻子伸手轻抚他稀疏刺短的头发,声音温柔而坚定:“什么也不说了,我们理解你。好好工作,保重身体。”这一刻,在场官兵无不动容,许多人悄悄拭去了眼角的泪水。
为生动展现高原官兵扎根奉献、矢志强军的精神,激励广大官兵赓续优良传统、接续奋斗前行,近日,武警青海总队举行“情注高原·戮力攻坚”先进事迹报告会。7名来自基层一线的优秀官兵代表走上舞台,结合亲身经历,用朴实的语言、真挚的情感,深情讲述了他们在雪域高原忠诚履职、攻坚克难的奋斗故事,充分展现了新时代高原官兵“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的昂扬风貌。
该总队机动第二支队赵凯手擎战旗走上报告台,褪色的旗帜在聚光灯下仿佛被注入了生命,熠熠生辉。“这是我从阅兵场带回来的战旗。”他的声音沉稳有力,全场目光聚焦在这面饱经沧桑的战旗上。这面诞生于抗日烽火的战旗,历经数百次战斗洗礼又转入武警序列在新时代继续飘扬。
“训练时,是这面旗的英雄历史一直激励着我前行。”赵凯回忆说,“曾经先辈们扛着这面战旗走过抗日烽火;现在我们扛着这面战旗勠力攻坚,走向建军百年奋斗目标!”这面战旗连结着历史与未来,让在场每一名官兵都感受到了肩头沉甸甸的使命。
“当前,部队使命任务拓展和练兵备战深化,对官兵能力素质和战斗精神提出了更高要求。在此背景下,必须创新教育形式,切实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感与感召力。”该总队政治工作部领导介绍,举办此次事迹报告会是为了通过挖掘宣扬官兵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得到的先进典型,引导官兵在感悟榜样力量中坚定信念,在聆听强军故事中强化担当。
近年来,武警青海总队坚持把典型选树作为政治工作的重要抓手,深入开展“寻找身边榜样”活动,各基层单位通过“官兵推优、民主评议、组织审核”的方式,从训练标兵、技术能手、爱兵典型等不同维度挖掘先进人物,让典型来源于官兵、植根于基层。他们组织“典型事迹采编组”深入一线挖掘、记录先进典型的感人事迹,并通过“强军故事会”“榜样面对面”等活动让典型走上讲台。
该总队果洛支队玛多中队战士扎西尼玛参加了支队组织的“强军故事会”活动,他讲述自己从小立志参军,经过努力奋斗成为武警战士的故事,打动了很多官兵,也被选进了征兵宣传片,最终被推选到总队先进事迹报告会的舞台。
扎西尼玛的故事始于15年前的玉树地震。在废墟中被救出时,年幼的扎西尼玛问:“你是谁?”对方说:“小朋友,我是青海武警。”清醒后,他说:“长大后,我也要成为你们。”多年后,扎西尼玛守护在一名走失的孩子身边,孩子问他同样的问题。扎西挺直胸膛,像当年救他的叔叔那样朗声答道:“我是青海武警!”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报告会在《祖国不会忘记》的旋律中步入尾声。当深情的歌声响起,一个个身着戎装的身影从观众席自发站起加入歌唱。此刻,台上台下已没有界限,每个人都在歌声中望见自己的身影,望见那股在强军路上奔涌向前、势不可挡的时代洪流。
报告会后,先进典型事迹在部队引发强烈反响。基层各单位广泛开展“学典型、见行动”活动,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组织“精武强能”比武考核,将学习先进的热情转化为练兵备战的自觉行动,有效促进了典型引领向战斗力建设的深度转化。
汪伊帆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30日 05版
上一版



放大
缩小
全文复制
上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