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东省佛山市凤池社区的几位青春小店“主理人”带着亲手制作的糕点,走访慰问社区内的孤寡老人。这份独特的心意,源自那些藏身于青砖灰瓦旧村巷弄间的咖啡馆、甜品屋与创意简餐店——它们既是备受年轻人青睐的网红打卡地,也是有机融入社区肌理的“柔性力量”。

  “我们经常组织慰问孤寡老人、参与社区文化艺术节、开展义工服务。”Vcafe house主理人黄晓红说。她在凤池长大,5年前回来开店,如今正在拓展第二家甜品店,“周边环境好,店铺才会更好。我们早已是社区的一部分”。

  另一位夏木主理人原嘉健,在凤池经营3家不同品类的小店已逾10年。她不仅带员工参加全国咖啡比赛,还承接乡镇、社区的再就业培训,“我们有技能,也愿意传授给有需要的人。这是一种社会责任”。

  不久前,Vcafe house主理人黄晓红和夏木主理人原嘉健,都因小店出色的经营表现,获得了社区的“大红包”奖励。“在凤池,有社区支持,有稳定客群,创业更有底气。”原嘉健表示。

  近年来,凤池社区以“青春小店”为切入点,推动旧村改造、政策扶持与社区治理深度融合,形成了一条青年创业与社区共融共生的新路径。

  “我们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青年的优惠政策,比如对本村大学生返乡创业最高扶持2万元,非本村青年来创业的也有1万元。”凤池社区党委副书记沈燕玲介绍。

  “Vcafe house”是凤池第一家网红店。主理人将400平方米的荒废小院改造成咖啡简餐空间,成为周边青年聚集地。随后,“夏木”“V café”等一批青年小店陆续进驻,目前社区挂牌的“青春小店”已达25家,其中21人是新市民,也是新青年志愿者的活跃力量。

  在凤池社区,主理人经济的活力还深入到乡村肌理。社区将青春小店主理人纳入“青创营”,建立档案、开展创业培训、组织经验分享。主理人们不仅是创业者,更成为社区志愿者系统中的一员。

  沈燕玲坦言,“年轻人来凤池,第一要素是赚钱。只有经营得好,才能持续参与社区共建。”为此,社区通过宣传引流、组织市集、举办创意赛等方式,为小店带来人气。

  早在前期规划时,凤池社区就不追求“整齐划一”的商业改造,而是保留旧村风貌,让青春小店自然生长、有机融合。“我们不是打造一个街区,而是营造一个生态。”沈燕玲说。

  如今,“吃西餐去凤池、喝咖啡去凤池”已成为当地年轻人的共识。小店不仅是消费场所,更是社区文化、公益、治理的载体。青年创业者与社区居民之间,形成了一种“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共生关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22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