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作出的重要指示和给福建农林大学全体师生重要回信精神,近日,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联合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在湖北省罗田县、山西省灵丘县和石楼县开展新时代青年先锋创业服务活动,到田间地头开展“露一手、帮一手”农技指导和事迹宣讲。

  青春助农传实招

  9月的湖北罗田,金风送爽,桂花飘香。5名新时代青年先锋在田间地头围绕农文旅融合、黑山羊养殖、食用菌种植、电商产业发展等方面谈经验、教方法,吸着“泥土气”、输出“实用招”。

  在罗田县燕儿谷,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特聘研究员陶虎谈到,他工作后参加博士服务团到罗田县挂职畜牧局副局长,接手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为黑山羊养殖提供技术服务。“我博士研究的是生猪育种。虽然都是育种,其实差别很大,但大家都觉得,‘你是博士你还不会?’我就硬着头皮接下任务,认真学习钻研,尽可能多地去做实验、做研究。”他介绍,“经过10多年努力,我们培育了湖北省首个国审山羊新品种,实现了省内品种从0到1的突破,为肉羊产业发展提供了种源保障。我们研发的黑山羊高效繁育技术实现两年3胎,使山羊养殖效率翻了3倍、种羊利用率提高了1倍。”最后他说:“大家如有技术难题,可随时联系我,我们有专业团队,可以尽力帮大家把问题解决。”

  湖北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湖北五言陆色农业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江珊说:“两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让我内心深处烙上了深深的乡村情结。后来我在武汉一家景区工作,8年的沉淀让我想再为乡村做点什么,就决定回到乡村创业。”没想到刚一回去就遇到难题,她提出发展“李白村”时,受到了乡亲们的种种质疑,“那时候大家都说,‘别听她胡说,大学生觉得自己做了几年旅游就了不起吗?’但不管如何,我们还是顶住压力,坚持下来了。”她分享了自己做“李白村”文旅“策划师”的经验。“第一年日流量就破万了,当时周边的村民惊呆了,说从来没见过这么多人来家门口。我们以‘李白’为IP,打造了米袋子、油罐子、菜篮子、果盘子、礼盒子‘五子登科’乡村产业文化产品。”她接着说,“为了吸纳村民就业,我们把小姐姐变成金牌讲解员,小哥哥成为民宿好管家,大婶变首席大厨,大叔变能工巧匠。”3年来,“李白村”累计营收3000余万元,村民实现户均年收入超两万元。

  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湖北红安县华家河镇秦塆村党支部书记秦泽稳是一名90后村支书。“一开始我自己创业,开了家小公司,也算小有收入,后来老支书邀请我回去参选,没想到乡亲们把我这个‘后生娃’选成了党支书。我们村位置偏远,曾经是重点贫困村。”他说,“上任第一天我穿着西装去村民家里,找他签土地租赁协议。他给茶水,我说我带杯子了,他让座,我在座位上垫了个本子,没想到协议没签成。”正当他百思不得其解时,父亲告诉他,“明天你把西装扒了去,不要端杯子,也不要提包”。“第二天换了身衣服又去了,拿来凳子就坐,端来茶水就喝,没说几句话,他们就同意了。”他感慨道,“从那以后我明白了,和乡亲们打交道,要拉近距离,融入他们,要出门不端杯子、坐下不擦椅子……”几年来,他带领村民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建立中药材专业种植合作社,联合企业开展合作,使村级集体经济增长10倍,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长超70%。

  第二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湖北绿美宝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林玉是一个95后“菇二代”。“大学毕业后,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看着父亲花白的头发和乡亲们期盼的眼神,我决定接过沉甸甸的接力棒。”面对传统农业利润薄、竞争激烈的问题,如何转型发展,用新技术为传统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成为她这个“菇二代”面临的首要难题。她介绍:“我们创新工艺,推动香菇深加工、创品牌,融合海鲜、火腿等高端食材,使香菇酱的蛋白质含量提升40%,深加工程度达99%,让我们的产品附加值提升了近100倍。同时,我们积极开拓海外市场,成为随州市首家出口木耳酱的企业,近几年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

  首届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宜昌萌果果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覃龙平,在大学时期就开始尝试创业,大三还没毕业就成立了公司。“创业初期,我们公司经营状态不好,是当地团组织推荐我参加了省里的创业计划大赛,我获得了第二名,得到18万元奖金,帮我渡过了难关。”他分享着自己从事农村电商的创业经历,“我们是一家深耕本土的电商公司。2020年正月,有领导找到我,说能不能做个平台,帮销村里滞销的农产品,我说没问题,就先把平台搭起来了,结果当年赶上了‘832平台’建设,我们这个平台作为指定平台,那一年销售额超6800万元。”他说,创业者要有情怀,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不要放弃,有时候意外中有惊喜,劣势也会逆转。

  在随后的交流互动环节,当地青年就乡村文旅发展、电商产业发展等问题进行提问,青年先锋们结合自身实践经验,逐一解答,现场气氛热烈、干货满满。

  先锋帮扶助振兴

  金秋的三晋大地,一派“粮满仓、果飘香”的丰收景象。在团中央定点帮扶的灵丘县、石楼县,两场别开生面的乡村创业宣讲活动正在进行。新时代青年先锋代表与当地青年朋友围坐一圈,热情洋溢地分享创业奋斗经历、开展农业技术指导,为当地乡村发展注入一股青春力量。

  在灵丘县东河南镇东河南村,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山西长治市平顺县龙溪镇南坡村党支部书记王亚妮跟大家唠着基层治理的“门道”。“你们村以‘青年服务平台’凝聚志愿服务队,我们村用‘微岗位’让青年党员认领责任田。青年从来都是基层治理的生力军,从‘乡贤治村’到‘青年治村’,变的是年龄,不变的是以民为本的初心。”宣讲结束后,东河南村村支书王东升跟王亚妮留了联系方式,约好让东河南村的干部去南坡村学习。大同市平城区力行青年志愿者协会副会长王亚茹向当地青年志愿者和大学生村官分享开展“小小讲解员”“童声话古城”“爱心背包”的故事。东河南村党支部副书记张雪娇提问:“我们村最大的问题是志愿者流动性太大,有啥好办法解决?”王亚茹分享了她的经验:“我们也面临同样的问题,也尝试了很多方法,比如打造志愿者榜样人物,开放积分兑换机制等,关键是不要让志愿活动变成‘一次性体验’,要让青年志愿者在志愿服务中得到认可、有归属感。”

  在灵丘县武灵镇晓源社区,大同艾谷农牧装备贸易有限公司总经理兰默分享农业科技的“干货”。“以前种地靠人力,又累又慢,现在用带北斗导航的播种机,一亩地能省20分钟,还播得匀。”他指着一张农机操作示意图,跟农户讲起现代农业装备的用法,“大家买农机不能只看价格,得看适不适合咱们这儿的土地,比如山地就选小巧灵活的,平地就能用大型的。”大同三利集团坊城公司经理刘淑玮聚焦大同特色黄花产业,给农户支起了“增收招”。“我们研发生产黄花酱,创新推出大同黄花精酿啤酒。这一瓶酱、一瓶酒,看似简单,其背后是黄花价值的倍增。”她还提到人才的重要性,“因为家乡有了一个有前景的产业,年轻人也逐渐选择返乡创业就业。他们带回在城里的见识和观念,活跃在农村电商销售、品牌设计、直播带货等新岗位上,为古老的黄花产业注入了青春活力。”

  在石楼县车家坡村,2025年度新时代青年先锋、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刘辉分享吕梁山中的十年志愿故事。“有人问我,做志愿者这么多年,到底图什么?答案很简单:因为曾经被他人的爱所温暖,所以我也想成为那束光。”从受助者到助人者,再到6000余名志愿者团队的带头人,他发起“六点半课堂”守护留守儿童活动,开启空巢老人“暖心食堂”项目,组织志愿者参与抗洪抗疫,积极活跃于县里志愿服务工作。他介绍,目前正在筹划以公益直播的方式链接更多社会爱心力量,探索形成“公益助农-收益反哺”的良性循环机制,让爱心在屏幕两端流动。

  壹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董事长、石楼县抖音本地服务商负责人王昭林是当地的抖音服务商和农产品代言人,他带着自己的团队跑田间、进果园,用镜头记录石楼农特产品的故事。“我从2023年开始帮石楼商家做抖音团购,让县城消费热了起来,也让商户尝到了数字经济的甜头。”随着抖音粉丝数量的增加,创业者、服务商、代言人、推荐官……王昭林身上的标签也在不断叠加,但他帮助家乡农产品走出大山、助力本地商铺生意红火、推广家乡文化的初心未曾改变。

  吕梁文旅推介官、山西盛霖极光文化旅游有限公司董事长王珏与在场听众分享了自己多年从事电商运营的经验。1997年出生的王珏有着丰富的IP孵化经验,这是他第二次来到石楼参加创业服务活动,当他分享完自己的从业经验后,“如何争取平台流量扶持”“打造个人IP故事该怎么选题”……在场的创业青年围绕爆款选品、IP打造、短视频算法推广等问题争先恐后举手提问。“如果经验不足,第一步可以先找准对标账号,从记录自己的日常开始。”王珏针对不同问题分别解答,提出有针对性、可操作的意见建议。

  禾美(宁夏)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闽宁禾美电商帮扶车间)负责人徐美佳和大家讲述了创业初期的各种困难。面对许多人的质疑,她手把手教,带大家拍田间实景、讲乡村故事,通过“以工代训、订单培训”的方式,培育出了原隆村“巧媳妇”直播带货团队,日订单超过1000单。“要让产品带上专属标签,给自己多积攒鲜活故事,把故事讲进人心,靠差异化站稳脚跟,然后把好东西推向更广阔的舞台。”面对现场农户的咨询,徐美佳给出了自己的建议。

  据悉,本次新时代青年先锋创业服务系列活动由共青团中央青年发展部、农业农村部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司联合主办,共青团湖北省委青年发展部、湖北省农业农村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共青团黄冈市委、团中央驻灵丘县乡村振兴工作队、团中央驻石楼县乡村振兴工作队等单位分别承办,围绕当地乡村产业发展和青年创业需求,组织乡村振兴领域的新时代青年先锋开展农技指导和事迹宣讲,帮助农户增收,示范引领广大青年返乡入乡兴乡。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杨宝光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16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