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生长在古老的徽州,年幼时,便漫游在“粉墙黛瓦马头墙,回廊挂落花格窗”的徽派建筑群中。

  “无宅不雕花”,是我们徽派建筑的特征,好多人家都用砖雕装饰门楼门罩。我总是被这些门楼门罩吸引,常常一望便是半晌。它以砖为纸,一雕一刻,展示着古徽州的山河锦绣与人文昌盛。

  就这样临近初中毕业,偶然的机会,我了解到安徽省行知学校设立有非遗专业,有徽州三雕、歙砚等非遗课程,还有国家级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教学。可能我不能像其他同学一样走普高的路子,但我也要走出不一样的人生,我决定选择非遗保护专业。

  然而,学习之路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从意念的呈现到成为一件工艺品,需要经过多个步骤。从修砖、放样、描刻、打坯、出细、修补、上色揉净,每一步都尤为重要。在出细时,稍有不慎就前功尽弃。在学习之初,因砖料易碎,控制不好力度,经常会发生砖块碎裂的情况。看着自己的心血毁于瞬间,我多次想过放弃。

  每当这时,老师们便会耐心分析失败的原因,手把手教我该如何避免错误的发生。“对塔尖永远敬畏”是老师教给我们的法宝。谦卑与匠心,在老师的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在中国手艺人的血脉里,从未缺席。老师们身上的工匠精神深深影响着我,使我遇到困难也不轻言放弃。老师安排的任务,不论多难,我从不退缩,面对脏活累活,我总是冲在前列。

  我相信,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正是这一颗“匠心”,成就了现在的我,也让我觉得未来充满无限可能。

  入校以来,我先后荣获黄山市第十五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徽雕艺术”(砖雕)项目一等奖、第三届安徽省中华职业教育创新创业大赛优秀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奖学金等,获得学校“德技并修·陶园之星”荣誉称号。这些成绩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导和我自身的努力追求。

  (安徽省行知学校2025届毕业生,现就读于安徽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广告艺术设计专业)

姚锐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13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