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10月8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其社交平台“真实社交”发文称,以色列与哈马斯均已签署其提出的“20点计划”第一阶段协议。
当地时间10月9日凌晨,卡塔尔外交部发言人安萨里通过社交平台表示,加沙停火协议第一阶段的所有条款及执行机制已达成一致。这将促成冲突结束、以色列被扣押人员与巴勒斯坦在押人员获释,以及援助物资进入加沙。与此同时,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发表声明称,哈马斯和巴勒斯坦各派别同意加沙停火协议,呼吁特朗普及担保国确保以色列执行加沙停火协议。
另据外媒报道,正式协议将于当地时间10月9日12时在埃及签署。该协议包括立即开放加沙地带5个过境点,允许人道主义援助物资进入加沙,调整以军加沙撤军路线图,在第一阶段释放20名活着的以方被扣押人员。协议由美国、埃及、卡塔尔和土耳其担保,“只要双方遵守协议,袭击就不会再次发生”。
哈马斯与以色列10月6日起在埃及城市沙姆沙伊赫进行新一轮加沙停火谈判。谈判以间接方式进行,由美国、埃及、卡塔尔和土耳其居中斡旋。据埃及开罗新闻电视台报道,10月6日的谈判重点是为可能进行的以色列被扣押人员与巴勒斯坦在押人员获释“打好基础”。10月7日,哈马斯与以色列的谈判继续,以色列被扣押人员和以军撤出路线是当天谈判的重点议题。哈马斯方面则提出两大要求:一是以色列永久结束对加沙地带的侵占,这一点必须得到国际保障;二是将释放以色列被扣押人员与以色列全面撤军的时间挂钩。10月8日,主要斡旋国家的负责人,例如埃及情报总局局长拉沙德、美国中东问题特使威特科夫和特朗普的女婿库什纳等都加入了谈判。
“长期以来,埃及和卡塔尔都对巴以冲突保持密切关注并积极劝和促谈,但9月9日以色列空袭卡塔尔境内哈马斯代表团驻地后,以卡关系急剧恶化。尽管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9月底公开向卡塔尔道歉,双边关系修复仍需时间。”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中东研究所副所长秦天在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分析说,在此情形下,埃及显然比卡塔尔更适合作为本轮加沙停火谈判的地点。
秦天进一步分析说,美国、卡塔尔、土耳其代表团的加入,为本轮加沙停火谈判增加了斡旋和调停的力量,鉴于第一阶段停火协议达成之后的谈判将更加困难,三方加入可以起到攻克谈判难点、防止谈判破裂、担保协议落实的作用。最终停火协议能否有效执行还有待观察。
值得关注的是,本轮加沙停火谈判正值新一轮巴以冲突爆发两周年之际。据巴勒斯坦加沙地带卫生部门10月7日发布的数据,两年间,以色列在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造成超过6.7万名巴勒斯坦人死亡,逾16.9万人受伤。此轮巴以冲突爆发前,加沙地带人口约230万。这意味着,两年来,加沙地带每30多人中,就有一人因以色列军事行动丧生。
两年的持续冲突令加沙地带陷入严峻的人道主义危机。房屋被毁,公共基础设施瘫痪,大多数医院被迫关闭,饥荒……以色列在战争中也付出了沉重代价,国力消耗,国内反战情绪渐涨……
有分析指出,本轮巴以冲突在过去两年间愈发严峻,与美国对以色列的“纵容撑腰”等因素密不可分。本轮巴以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始终采取明显偏袒以色列的立场,遭到国际社会广泛批评。外交上,美国屡次在联合国安理会阻挠加沙停火努力;军事上,美国持续向以色列输送武器,加剧局势紧张。埃及战略研究中心副主任穆罕默德·易卜拉欣·达维里表示,美国长期偏袒以色列,意在让以色列成为中东事务的支配者,从而服务美以共同利益、维护美国霸权。
此外,本轮巴以冲突带来的深重灾难,也引发国际社会的高度关注与深刻思考。据美国“政治新闻网”报道,10月以来,荷兰、保加利亚、英国、厄瓜多尔、印度尼西亚、日本等多国民众举行声援巴勒斯坦的游行活动,抗议以色列对加沙的持续军事行动及其造成的人道危机,呼吁国际社会采取切实措施推动加沙停火的实现,并充分尊重巴勒斯坦人民的权利。
科威特大学研究员穆罕默德·巴德里表示,为有效应对和解决加沙冲突等严重危机,相关各方应尊重各国主权,遵守《联合国宪章》和国际法原则,回到通过政治和外交手段解决争端的轨道。此外,国际社会应进一步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推进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
本报北京10月9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国新冠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10月10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