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28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李桂杰)今天,中国社会科学院在京举行冷门绝学研究重大成果发布会,集中发布近10年来冷门绝学研究的14项代表性成果,涵盖甲骨学、简帛学、民族史诗与口头传统、民族古文字释读与研究等多个重要学科方向,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与文化意义。
这14项成果包括《英雄史诗与口头传统:〈玛纳斯〉史诗的文本形态及史诗艺人的演唱艺术》《梵汉对勘与中古译经语法》《殷墟甲骨断代标准评议》《地图史学研究》《羌语方言研究:语音、词汇》《藏文古文献〈拔协〉文本标注与语法研究》、“满语文系列教材”(全5册)等。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冷门绝学协同创新研究院满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朝克在发言中表示,“满语文系列教材”概述了新中国成立后的三个不同时期,我国在满学研究领域人才培养和团队建设,以及先后成立的清代文献资料、历史文化、满语言文字研究机构和创办满学研究学术刊物及其产生的学术影响力。该教材对于全面了解清代不同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历史文化研究有重要现实意义。
发布会上,公布了《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绝学”、冷门学科资助名录》《中国历史研究院“绝学”学科扶持计划2024年度、2025年度资助学科名单》《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冷门绝学协同创新研究院设立研究中心名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冷门绝学研究重大成果名单》。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赵芮表示,接下来将推进有组织科研,系统整合跨学科研究资源,进一步激发研究活力,让冷门、“绝学”化冷为热,真正在全球文明对话中展现中华文化魅力。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9月29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