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西福地,山水灵丘。
8月25日至29日,由国际有机农业亚洲联盟主办的第三届世界有机示范区大会和由大同市人民政府、中国农业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主办的第十二届大同·车河有机农业论坛,在山西省灵丘县车河有机社区举办,数百位来自全球各大洲25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和实践者相聚该村共商“有机农业发展”。
谁曾想,作为革命老区,灵丘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燕山——太行山集中连片扶贫开发重点县。九分山水一分田,是灵丘县的真实写照。但山好、水好、空气好,也是不争的事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13年,县立足发展有机农业的天然优势,选择车河为试点,通过“村企合作”模式,由企业投入资金,村委会组织成立全体村民参与的合作社,将山水林田河等资源全部入股,与企业联合成立有机农业公司,一条有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在群山之间悄然铺展。
12年如一日的推进,车河村的发展取得不俗成绩,受到国内外专家学者及有机农业实践者的关注和认可,连续举办了十二届车河国际有机农业论坛,在业界产生了重要影响。2024年,“车河模式”在主流媒体黄金时段节目播出,向全国展示了灵丘成功发展有机农业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在2013年之前,“破房、陋锅、烟灶火”是当时村里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以前村里的顺口溜叫“光秃秃的山破烂的房,穷苦的人儿走外乡”,如今车河的居民家家户户住上了130平米、天然气入户的二层小洋楼,顺口溜也变成了“沟里的乌鸡,山上的羊,滩里蔬菜响当当,村民的生活一年更比一年强。”凭借独特的“车河实践”,村子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套创新的机制,就像一台强劲的“动力引擎”,激活了车河的发展活力。
村民不仅可以通过“土地流转、务工就业、旅游服务、公司盈余分红”四大渠道实现增收,还能享受集体经济发展的红利。从2013年集体经济收入为零,到2025年6月集体经济收入达120余万元,村民人均纯收入从2300元增长到2.5万元,实现了10倍的飞跃。村子先后改造有机农田700亩,种植有机杂粮、蔬菜等800亩,发展有机鸡养殖3万只、有机羊5000只。所有农产品均获得有机认证,并建立了完善的质量追溯系统,远销京津冀地区,凭借高品质赢得市场青睐,实现了优质优价的双赢局面。不仅如此,车河村将有机农业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打造了“梦幽谷”“冰雪缘”“清水鱼庄”“听溪谷”等文旅项目。
车河村的蜕变,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激起层层涟漪。在车河的引领下,县域内平人农场灵丘基地、田脊梁种植合作社、山西灵丘全域有机科技小院等项目遍地开花,全县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百余个。“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有机旱作农业耐瘠抗逆节水增效技术模式与应用”在灵丘试验,全县各乡镇都在建设“千亩有机种植”和“千头有机养殖”基地。截至目前,全县建成有机食品生产基地3万亩,认证品种133个,参照有机标准种植面积达10万亩,有机农业总产值达5.7亿元。御射台、龙渠沟、城头会、北泉、烟云崖、沙岭台、花塔、小寨等一批新的有机社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灵丘也因此荣获“山西省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中国有机30年全域有机创新奖”等荣誉。
图片:刘通 王中勋 崔永江/摄
供稿:团中央驻灵丘县乡村振兴工作队
·公益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9月24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