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呼啸的战鹰再次出现在沈阳桃仙国际机场的上空,全场肃穆,所有人将目光投向天空。
9月12日,第十二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267件遗物搭载运-20专机,终于回到祖国的怀抱。
自今年年初开始,中韩双方就实施第十二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工作展开多轮磋商,近日达成一致。在此之前,中国已连续11年迎回十一批共981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
上午早些时候,新一批30位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及相关遗物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停机坪被移交给中方,中方代表团组和驻韩使馆人员举行悼念仪式。随后,鲲鹏启程,在中方代表团组的护运下,先辈英灵踏上归乡之路。
“跨江50,凯旋四机长空列阵,奉命为您护航,向英烈致敬!”空天之上,当护运志愿军烈士遗骸的运-20专机进入中国领空,4架歼-20战机升空伴飞。这一次,运-20使用“跨江50”呼号,歼-20使用“凯旋”呼号,表达着今天的人民子弟兵对先烈的深切缅怀和崇高敬意。
70多年前,人民空军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首次出征,当时的中国飞行员大多只在喷气式飞机上飞了二三十个小时,便驾机升空投入战斗,与当时号称“世界王牌”的美国空军展开较量。
70多年后,在刚刚过去的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式上,歼-35、歼-16等多型国产战机编队飞过北京天安门广场接受检阅,昭示着中国捍卫和平的实力与决心。
10时57分,一声起落架着地的轻响,连接了相隔70余年的时光。机场跑道两侧,水枪交错喷涌,形成一扇巨大的水门,迎接英雄凯旋。水门之上,歼-20低空通场飞行,以航空最高礼仪向英雄致敬。
覆盖着五星红旗的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被迎下飞机,礼兵走得缓慢而庄重。悠长的《思念曲》在机场上空回响,全体人员向烈士遗骸三鞠躬。人群前排,一位受邀而来的志愿军老兵泣不成声,不断抬起颤抖的双手擦拭泪水。
“希望你们看到,现在祖国强大了,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棺椁摆放区旁,第十二次参加任务的礼兵白田硕持枪肃立,心潮澎湃。他想告诉先辈们:“我们会像你们一样不怕苦、不怕累,不论春秋冬夏,永远坚守在自己的战位。”
空军某旅“模范空降兵连”第3946名黄继光英雄传人刘金池受邀来到仪式现场。这一次他特意带来了写有“特级英雄黄继光生前所在部队”的连旗,就是为了“迎接老班长的战友们回家”。
刘金池说,在连队,晚点名的第一个名字是黄继光,早上起床的第一件事是把老班长的床铺整理好,新兵下连的第一张照片是与老班长英雄铜像的合影。“抗美援朝精神历久弥新,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更会争当新时代的英雄传人。”他向先辈们承诺,“请你们放心,有我们在,山河无恙,有我们在,国泰民安!”
在机场之外,今天的沈阳以城之名,迎接英雄。在大街小巷,各大电子屏和出租车、公交车的滚动屏幕,都换上了主题海报和醒目的标语,连成一片红色的海洋。
搭载着志愿军烈士遗骸棺椁的灵车在70辆警用摩托车组成的骑警车队护卫下,缓缓驶出机场,穿城而过,前往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道路两侧,自发而来的人们排起长队。他们的身后,无数标语诉说出每一位中华儿女的心声:“山河记得您,我们记得您。”“致敬英雄,强我中华。”
本报沈阳9月12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郑天然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9月13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