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9月11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贾骥业)国务院日前印发《关于全国部分地区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批复》,同意自即日起2年内开展北京城市副中心、苏南重点城市、杭甬温、合肥都市圈、福厦泉、郑州市、长株潭、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九市、重庆市、成都市10个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临在当天举行的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表示,本次部署的10个试点地区是发展基础较好、经济增长支撑作用强的城市群、都市圈或者中心城市,改革基础条件较好,也具有较强代表性。
“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关键环节,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李春临指出,此次试点围绕激发技术要素创新活力,推进土地要素集约高效配置,引导人力资源要素合理流动,加快培育和完善数据要素市场,增强资本要素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健全资源环境市场制度建设,全面提高要素协同配置效率等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
多部门在会上表示,将发挥合力,积极支持开展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试点。
土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要素,在支撑和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然资源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司司长孔维东谈到,在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方面,赋予试点地区更大的土地资源管理自主权,支持这些地区依据人口存量和变化趋势来匹配新增建设用地;有序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改革。
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对加强人力资源政策协同、健全人才评价和薪酬制度、完善技术技能评价制度以及加大人才引进力度等畅通人力资源有序流动相关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改革举措。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负责人运东来介绍,将积极支持试点地区围绕“增机会”“强服务”“优环境”“提能力”四方面进行实践探索。在“增机会”方面,将坚持就业优先,增加流动机会,强化就业优先政策,促进财政、货币、产业、价格、就业等政策协同发力,推动试点地区构建就业友好型发展方式,努力创造更多高质量就业岗位。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王信表示,将积极支持要素市场化配置综合改革,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
国家数据局副局长余英表示,将结合数据产权等制度建设,支持有关政策、工程等优先在10个试点地区落地,并将及时总结经验,推动“一地创新、全国复用”。
据悉,试点方案自批复起实施2年时间,预计2027年完成试点任务。
中青报·中青网见习记者 赵丽梅 记者 贾骥业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9月12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