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成效 强内涵 显特色
——江苏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9月10日 07版)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深耕医学教育领域百余年之久,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2021年入选“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五年来在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围绕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这条主线,全体师生凝心聚力,以服务谋发展、以贡献牢根基,坚持“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总体建设方向,苦练内功和主动服务两手抓,推动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服务区域大健康产业发展,适应引领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实践需要,依托“五金”建设主要抓手,融入职业教育“一体两翼”建设战略格局,聚焦江苏地区“苏适颐养”建设等区域特色需要和肿瘤小分子靶向治疗及慢病防控关键技术等重大技术需求,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医药卫生人才奋力拼搏,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行业学校 底蕴深厚
学院是省属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校,前身是1911年创办的博习医院护士学校,1958年组建苏州医学专科学校,1996年首批试办五年一贯制卫生高等职业教育,2005年升格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卫生类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百年医学教育积淀、创新发展育才十万余,学院已建设成为卫生健康职教发展全国排头兵、江苏领头羊和改革先行者,引领全国卫生健康领域职业教育发展。
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以来,学院坚持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服务区域大健康产业发展,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双高办”,制定管理、考核制度,协同各项目组推进建设工作。数字赋能,建成双高建设管理平台,推动管理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2023年,学院以“优秀”通过江苏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中期绩效评价。
党建领航,筑牢立德树人根基
聚力实施“苏卫融党建”“苏卫融思政”,推进“一融双高”“医德医魂”,把牢办学方向。实施“强基创优”计划,获全国党建样板支部1个,2个省级党建工作培育单位立项,1个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立项;构建“苏卫医教党建联盟”,开展健康产业链党建提升行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实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质量提升行动,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各一项。实践“艺术+思政+专业”育人模式,深入传递“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的学院精神,打造“追光”“一院一品”思政品牌。推进“中医药文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区域思政格局。“一站式”学生社区拓展育人空间,获评教育部A级单位,获国家级学生志愿团队3个。新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9项,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1枚。
产教融合,创建医教协同育人典范
学院依托行业办学,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深化产教融合,逐步形成卫生职教医教一体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合作的新范式,自建苏州华夏口腔、苏州眼视光两家直属附属医院,实现了学院助力医院发展、医院主动反哺学院教学,医疗服务与专业建设并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增,建构“育人复合体”,成为江苏职教“资源积聚加速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案例,增强了办学活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建成以省级生物医药产业学院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学院12个,获批省级校企合作示范组合。
学院与370余家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吸引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华润江苏医药、苏州康养集团等优质资源参与办学。发挥全国卫生行指委护理、公共卫生2个专委会主任单位、省卫生行指委秘书处和省医药卫生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优势,构建“人才技术互通、资源文化互融”的校企协同机制,形成多元办学主体共赢格局,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行业发展能力。
五金引领,培养卓越卫生技能人才
精准对接大健康产业集群,主动匹配医药重点产业和医疗、康养需求,重点布局生物医药、智慧康养、基层医疗专业群,构建“预防-诊疗-康复-健康管理”全生命周期卫生职教体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高水平双师队伍,打造健康管理、护理、医学检验技术等3个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构建“校-院-企”协同育人模式,打造“院中校+云诊室”双核驱动课程体系,建成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精品在线课程5门,国家规划教材6部,获国家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
学院充分发挥卫生健康领域职业教育的深厚积淀,致力标准引领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发展。率先接受并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试评估,连续2届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研制高职护理专业认证标准和实施方案,牵头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5项、国际标准1项及江苏省中职医护康复类系列标准37项,为全国同类院校提供建设蓝本。
科技服务,赋能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
聚焦卫生健康领域,依托国家医学诊断抗体协同创新中心,整合省级研发中心、科技创新团队和医学重点实验室资源,与苏州纳米园等企业合作,在小分子药物、中医药、疾病标志物等领域协同创新,助力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获批省“肿瘤小分子靶向治疗及伴随诊断工程研究中心”“慢性病防控工程研究中心”、省“肿瘤靶点鉴定及伴随诊断高职院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新增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
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对接地方需求,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口腔、眼视光2家直属医院,年均服务患者百万人。组建技术技能培训团队,开发68个职业培训课程包,满足社会人员知识技能需求。整合省级职业体验中心资源,建设2所健康职业启蒙学院和12所社区(乡村)健康教育学院。与苏州中医院共同建设中医类别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苏州基地1家,新增省、市中小学职业体验基地各1家。
对外合作,打造“苏卫出海”品牌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留学苏卫品牌提升计划”,成立境外办学项目——东盟分院,拓展中老本科专业合作,成功入选首批“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学校,打造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典范。开展药学、护理与康复等专业留学生教育,累计培养柬埔寨、缅甸等留学生超百名,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医药卫生人才。
建立“苏卫吴门医药国际推广基地”(国际健康职业教育学院),为留学生开展中医药技术培训,出版中英文版教材《中华瑰宝之中医药》。牵头建设中医药鲁班工坊共同体项目、第一批“埃塞俄比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并获得该国劳工部认证。入选教育部YES项目官网首批推介项目名单。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的学院精神为引领,以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为契机,实现了治理能力现代化、专业群特色化、科研成果产业化、人才培养立体化及合作网络国际化。未来,学院将继续锚定“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关键要素改革,锚定教育强国建设总体目标,打造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产业布局相衔接的高水平特色院校,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苏卫智慧”。
(信息来源: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9月10日 07版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深耕医学教育领域百余年之久,始终坚持党对教育事业的全面领导,2021年入选“江苏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五年来在学院的建设和发展中,围绕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这条主线,全体师生凝心聚力,以服务谋发展、以贡献牢根基,坚持“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的总体建设方向,苦练内功和主动服务两手抓,推动职业教育主动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服务区域大健康产业发展,适应引领卫生健康职业教育改革创新发展的实践需要,依托“五金”建设主要抓手,融入职业教育“一体两翼”建设战略格局,聚焦江苏地区“苏适颐养”建设等区域特色需要和肿瘤小分子靶向治疗及慢病防控关键技术等重大技术需求,为社会培养高技能医药卫生人才奋力拼搏,在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践行教书育人使命,深化产教融合等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行业学校 底蕴深厚
学院是省属全日制公办专科层次普通高校,前身是1911年创办的博习医院护士学校,1958年组建苏州医学专科学校,1996年首批试办五年一贯制卫生高等职业教育,2005年升格为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是江苏省卫生类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省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单位。百年医学教育积淀、创新发展育才十万余,学院已建设成为卫生健康职教发展全国排头兵、江苏领头羊和改革先行者,引领全国卫生健康领域职业教育发展。
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以来,学院坚持和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足服务健康中国战略、服务区域大健康产业发展,成立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双高办”,制定管理、考核制度,协同各项目组推进建设工作。数字赋能,建成双高建设管理平台,推动管理与数字化技术的深度融合。2023年,学院以“优秀”通过江苏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中期绩效评价。
党建领航,筑牢立德树人根基
聚力实施“苏卫融党建”“苏卫融思政”,推进“一融双高”“医德医魂”,把牢办学方向。实施“强基创优”计划,获全国党建样板支部1个,2个省级党建工作培育单位立项,1个省高校“双带头人”教师党支部书记“强国行”专项行动团队立项;构建“苏卫医教党建联盟”,开展健康产业链党建提升行动,高质量党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实施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质量提升行动,获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和团队各一项。实践“艺术+思政+专业”育人模式,深入传递“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的学院精神,打造“追光”“一院一品”思政品牌。推进“中医药文化+”大中小学思政教育一体化,创新区域思政格局。“一站式”学生社区拓展育人空间,获评教育部A级单位,获国家级学生志愿团队3个。新增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9项,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金奖1枚。
产教融合,创建医教协同育人典范
学院依托行业办学,围绕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要,深化产教融合,逐步形成卫生职教医教一体深度融合、双向赋能合作的新范式,自建苏州华夏口腔、苏州眼视光两家直属附属医院,实现了学院助力医院发展、医院主动反哺学院教学,医疗服务与专业建设并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增,建构“育人复合体”,成为江苏职教“资源积聚加速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支撑案例,增强了办学活力,提升了人才培养质量。建成以省级生物医药产业学院为代表的现代产业学院12个,获批省级校企合作示范组合。
学院与370余家单位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吸引苏州大学附属第一人民医院、华润江苏医药、苏州康养集团等优质资源参与办学。发挥全国卫生行指委护理、公共卫生2个专委会主任单位、省卫生行指委秘书处和省医药卫生职教集团理事长单位优势,构建“人才技术互通、资源文化互融”的校企协同机制,形成多元办学主体共赢格局,有效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服务行业发展能力。
五金引领,培养卓越卫生技能人才
精准对接大健康产业集群,主动匹配医药重点产业和医疗、康养需求,重点布局生物医药、智慧康养、基层医疗专业群,构建“预防-诊疗-康复-健康管理”全生命周期卫生职教体系。实施人才强校战略,通过高水平双师队伍,打造健康管理、护理、医学检验技术等3个江苏省高水平专业群。构建“校-院-企”协同育人模式,打造“院中校+云诊室”双核驱动课程体系,建成国家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精品在线课程5门,国家规划教材6部,获国家教学能力大赛二等奖1项。
学院充分发挥卫生健康领域职业教育的深厚积淀,致力标准引领全国卫生健康职业教育发展。率先接受并顺利通过教育部“高等职业学校办学能力评价”试评估,连续2届获国家教学成果奖,受国家卫生健康委委托研制高职护理专业认证标准和实施方案,牵头制定国家专业教学标准5项、国际标准1项及江苏省中职医护康复类系列标准37项,为全国同类院校提供建设蓝本。
科技服务,赋能健康产业新质生产力
聚焦卫生健康领域,依托国家医学诊断抗体协同创新中心,整合省级研发中心、科技创新团队和医学重点实验室资源,与苏州纳米园等企业合作,在小分子药物、中医药、疾病标志物等领域协同创新,助力长三角地区打造成为世界一流的生物医药创新策源地。获批省“肿瘤小分子靶向治疗及伴随诊断工程研究中心”“慢性病防控工程研究中心”、省“肿瘤靶点鉴定及伴随诊断高职院校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新增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1项。
围绕健康中国建设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对接地方需求,积极开展社会服务。口腔、眼视光2家直属医院,年均服务患者百万人。组建技术技能培训团队,开发68个职业培训课程包,满足社会人员知识技能需求。整合省级职业体验中心资源,建设2所健康职业启蒙学院和12所社区(乡村)健康教育学院。与苏州中医院共同建设中医类别国家医师资格实践技能考试苏州基地1家,新增省、市中小学职业体验基地各1家。
对外合作,打造“苏卫出海”品牌
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实施“留学苏卫品牌提升计划”,成立境外办学项目——东盟分院,拓展中老本科专业合作,成功入选首批“中国-东盟千校携手计划”项目学校,打造东盟高等教育合作典范。开展药学、护理与康复等专业留学生教育,累计培养柬埔寨、缅甸等留学生超百名,为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培养医药卫生人才。
建立“苏卫吴门医药国际推广基地”(国际健康职业教育学院),为留学生开展中医药技术培训,出版中英文版教材《中华瑰宝之中医药》。牵头建设中医药鲁班工坊共同体项目、第一批“埃塞俄比亚国家职业标准开发项目”并获得该国劳工部认证。入选教育部YES项目官网首批推介项目名单。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以“敬人敬业、至精至诚”的学院精神为引领,以省高水平高职学校建设为契机,实现了治理能力现代化、专业群特色化、科研成果产业化、人才培养立体化及合作网络国际化。未来,学院将继续锚定“健康中国”战略,深入推动职业教育教学关键要素改革,锚定教育强国建设总体目标,打造与区域发展相协调、与产业布局相衔接的高水平特色院校,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苏卫智慧”。
(信息来源: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