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至26日,在共青团福建省委、福州市人民政府、福建省青年联合会的指导下,由共青团福州市委、福州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福州市归国华侨联合会、福州市青年联合会主办的“海丝好年华——第三届‘海丝青年汇’交流营”在福州圆满举办。来自30个国家的100名学子齐聚有福之州,涵盖75位外籍学生和25位中国学生,共赴千年海丝文化研学之旅。
探寻历史文脉 领略福山福水
活动结合坦赞铁路建成50周年,邀请坦桑尼亚驻华大使亲临开营仪式,回顾中非友谊,寄语青年一代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中国青年工程师代表分享了参与“一带一路”铁路项目援建的动人故事。仪式还融入了“三条簪”舞蹈等非遗文化展演,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魅力。
在交流营中,营员们穿梭于福州的历史长河。在梁厝历史文化街区,品味茉莉茶文化的源远流长;于闽越水镇观赏闽剧表演,感受传统戏曲的独特韵味;漫步烟台山历史风貌区,领略中西交融的建筑风格;在鼓岭聆听中外友好交流故事,感受跨越国界的深情厚谊。“福州的自然环境非常优美,建筑、氛围也很棒,我很喜欢。”利比里亚学子赞叹道。
在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苑、福清南少林寺,营员们观看体验武术表演,领略中华武术文化的博大精深;在龙舟主题公园,体验传统体育项目的现代传承。巴西学子兴奋地表示:“之前只在漫画和电影中见过中国功夫,我认为功夫最重要的是专注力,必须全身心投入其中。”孟加拉国学子说:“只有亲眼所见、亲身体验,才能理解中国功夫蕴含的独特文化内涵。”
触摸发展脉动 感受创新活力
交流营中各国青年们感受到福州的现代化发展成就。在福州城市规划展示馆,俯瞰这座城市的宏伟蓝图;在福州软件园海洋经济科创高地、福州(连江)国家远洋渔业基地,了解福州在海洋经济领域的新成果;参观中国船政文化城,领略福州船舶工业的历史积淀与创新发展;走访连江定海古城等村落,更让学子们感受到中国推动乡村振兴的坚实步伐。马来西亚学子吴如茵表示:“此次活动让我亲身感受到福州深厚的船政文化和繁荣的海洋经济,体会到历史上福州的船舶发展如此进步和先进。”
在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营员们了解了这项神奇技术如何帮助其他国家改善民生、推动经济发展。来自苏丹的学子说:“菌草技术成本低、收益高,特别有助于改善生活。我在尼日利亚等国亲眼看到,菌草技术为当地民众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和幸福感。”多国学子纷纷表示希望将菌草等先进技术引进本国。营员们还参观了福州大学城科技创新策源地,深入了解福州在高等教育和科研创新领域的发展成就。也门学子表示:“也门和中国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我希望能从中国学习更多发展经验,促进两国青年之间更多的交流。”
凝聚侨心侨力 传承家国情怀
福建福州,是著名侨乡,数百万榕籍华侨华人遍布全球,成为推动福州走向世界的重要纽带。此次交流营邀请了来自马来西亚、印尼、日本、阿根廷、吉尔吉斯斯坦等国的26名华侨学子参与,实现以侨为“桥”,推动发展,助力打好新时代新“侨牌”。
在林绍良陈列馆,营员们深入了解这位著名爱国华侨的奋斗历程和家国情怀。印尼学子对“落叶归根”深有感触:“林绍良先生功成名就后坚持回到中国、回报家乡,这种‘落叶归根’的情怀让我很有共鸣。”巴基斯坦学子则对林绍良的名言印象深刻:“无论身在何处,人都应当热爱自己所居之地,但也不应忘记自己的根。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
深化交流互鉴 携手共创未来
在“海丝青年说”分享会上,各国青年围绕“青年与海丝未来”主题,深入探讨如何加强合作、共创未来。巴布亚新几内亚的学子认为:“‘一带一路’是一项双赢的倡议,将为许多国家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日本学子郭蔷表示:“我希望能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为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尽一份心。”
传承“海丝”情谊,共创美好未来。闭营仪式上,各国青年分享了参营体会,并通过音乐、舞蹈、朗诵等精彩才艺展示表达了对友谊的珍惜和对未来的展望。日本学子詹祥润表示:“我希望将来能将海外所学带回日本,为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第三届“海丝青年汇”交流营虽已落幕,但友谊之种已深深扎根,合作之帆正徐徐扬起,必将以蓬勃的青年力量为海丝交流合作谱写崭新篇章!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9月10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