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父亲走入家庭育儿的现实证明,爱与责任不该被性别标签束缚。无论是“母职”还是“父职”,核心都是“亲职”。这条育儿之路依然坎坷:公共设施缺位、隐形劳动被忽视、社会舆论的压力、重返职场的担忧,如同横亘的沟壑,影响着每一个选择将家庭置于事业之前的父亲或母亲。
填平这些沟壑,需要育儿补贴新政之后更持续的努力:除母婴室外,公共空间增加男士可进入的育婴室;触手可及的社区托育服务;破除偏见的职场接纳政策;以及最根本的——全社会对“育儿”这份塑造未来的劳动,给予与价值相匹配的深刻认同。
(详见3版)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09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