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下旬,渤海湾畔某军港内雾气蒙蒙,北部战区海军某驱逐舰支队唐山舰解缆起航,快速驶离码头,奔赴目标海域开展海上多课目实战化训练。

  “前方海域发现人员意外落水,立即组织营救!”还未到达预定海域,唐山舰突然接到特情,一场海上搜救训练随即展开。

  在风高浪急的海面上,落水人员的位置会因风速、风向、洋流等发生“漂移”,加上受到海雾的影响,从茫茫大海中迅速找到并营救落水人员绝非易事。

  海上危机四伏,搜救争分夺秒。航海部门对海水流向流速、大致漂移距离等因素进行细化评估后,进一步扩大搜索范围,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

  “发现疑似目标!”唐山舰瞭望更发现海面异常,第一时间上报,战舰快速向目标抵近,终于在波涛汹涌的海面发现一名忽隐忽现的“落水人员”。

  舰载小艇前出,随时准备展开救援。“5米、3米……减速,保持稳定!”“落水人员”在波峰浪谷间起伏不定,小艇驾驶员精准修正位置,逐渐靠近“落水人员”。只见两名搜救员瞅准时机,一把抓住“落水人员”,立刻拉上小艇,平稳归舰后,早已等候多时的军医立即为“落水人员”检查生命体征,并进行紧急治疗。

  营救“落水人员”演练刚刚结束,海面发现多艘不明小艇“来袭”。“报告指挥员,海面发现多批小目标,识别为‘敌’海上小艇,距离××链,正在向我舰高速机动。”这边特情解除,那边“硝烟”又起。

  唐山舰作战指挥室内,雷达战位第一时间上报“敌”情。面对突如其来的“敌”情,官兵闻令而动,进入战斗状态。

  “主炮对海射击。”指挥员沉着处置海上“敌情”。没想到,特情再至!

  主炮战位传来报告:主炮遭“敌”攻击,出现故障无法使用。

  “副炮做好对海射击准备,自行组织抗击。”指挥员组织多个部位研判“敌情”后,立刻下达了指令。

  眼看“敌小艇”快速抵近,副炮战位临危受命,抓住转瞬即逝的战机,精准操作,果断开火。只见副炮怒吼,百余发炮弹倾泻而出,对目标进行火力打击,成功击毁部分目标。

  “报告指挥员,‘敌海上小艇’向我舰分散抵近。”瞭望员更在驾驶室密切观察海面情况,迅速将“战场”动向报告指挥员。指挥员果断下令,使用多型轻武器对‘敌’小艇进行射击。

  接到命令后,官兵们迅即到达射击阵位,进行瞄准测距,展开实弹射击……

  “主副炮是水面舰艇作战的主要装备,在对海攻击、防空反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唐山舰对空部门领导介绍,此次副炮和多型轻武器临时出动,由对空作战部门担负对海攻击任务,准备时间短、精度要求高、实施难度大,对操作武器装备能力和各战位协同配合能力都是极大的挑战。

  “方向×××,距离×××,发现不明空中目标向我近飞!”海面硝烟尚未散尽,空中“危险”悄然而至。从雷达屏幕上可以看到,多个移动的光点正在高速接近舰艇。判别来袭目标特性后,数枚干扰弹腾空而起,瞬间形成“电磁迷雾”。同时舰艇进行大角度机动,采取施放烟幕等方式,成功摆脱空中目标袭扰。

  “此次80多个小时的多课目海上实弹训练,我们突出实战背景,立足复杂海况练兵,不但进行了副炮、干扰弹和多型轻武器等实弹射击,还开展了能见度不良航行、营救落水人员等课目训练。”该舰领导表示,此次训练强度大、海情信息处理多、攻防转换节奏快、战位协同时间短,不仅检验了舰艇武器装备性能,还锤炼了指挥员实际指挥行动能力和战位之间协同配合能力。

  夜色如墨,一轮对抗刚刚结束,下一轮战斗随即打响。夜幕中,唐山舰再次接到命令,与某潜艇展开训练……

马玉彬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07日  0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