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充分彰显并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制度优势、创新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为“十五五”时期开新局、谱新篇、建新业奠定了坚实基础。

——————————

  “十四五”期间,面对复杂严峻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观大势、谋全局、破难题、干实事,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取得了新的开创性的进展、突破性的变革、历史性的成就,在新征程上奋力谱写了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篇章。

  聚力改革攻坚

  强化推进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保障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改革是“十四五”时期的一项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我们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接续推进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明确的改革任务,在“畅循环”“激活力”“提效率”“增效能”四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畅通经济循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迭代发布5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清单事项从151项减到了106项,集中清理4218件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规定和做法,全国统一大市场“四梁八柱”基本建立起来。从提升核心竞争力、优化产业布局、加强地方约束、规范竞争秩序入手,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

  激发经营主体活力,不断优化发展环境。接续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和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国有企业核心功能、核心竞争力持续增强。组建民营经济发展局,推动出台实施民营经济促进法,完善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和问题解决机制。

  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着力突破重点行业改革难点。在要素资源领域,构建数据基础制度,组建国家数据局。在招标投标领域,全面推行远程异地评标和数字证书(CA)互认,保障公共资源“公平善用”。

  提升综合改革效能,鼓励地方先行先试。坚持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相结合,支持上海浦东、深圳、厦门等综合改革试点积极探索,分四批推广88条创新举措,为全国提供更多可复制的改革经验。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大幅跃升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是“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一条主轴。

  经济总量稳步跃升,内需驱动彰显韧性。经济总量上,我国经济总量今年预计将达140万亿元左右,五年经济增量预计将超过35万亿元。2021年-2024年,我国经济保持了年均5.5%的较快增长速度,其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为86.4%,最终消费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到56.2%,比“十三五”期间提高8.6个百分点。在我国这么大的体量和增量的基数上,能保持这样的增速,在经济发展史上前所未有。

  科技创新上,“十四五”期间,我国研发投入再创新高。2024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增加到3.6万亿元,比“十三五”末增长近50%,稳居全球第二。人工智能、量子科技、载人航天、深空探测等领域创造了多个全球“首次”和“第一”。我国人力资源总量、科技人力资源总量、研究人员总量居世界第一。2024年,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比“十三五”末增长73.8%。

  民生事业上,“十四五”以来,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更加充实。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义务教育巩固率和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都在95%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城乡收入相对差距进一步缩小。

  绿色发展上,绿色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底色。这五年,绿色发展成效集中体现在增绿、治污、用能、循环四个方面。“增绿”全球最多,森林覆盖率提高到25%以上,我国贡献了本世纪全球新增绿化面积的四分之一。“治污”成效显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在87%左右,比“十三五”时期提高3个百分点。“用能”更加清洁,新能源发电装机规模首次超过煤电,建成了全球最大清洁发电体系,每用3度电里面就有1度是绿电。“循环”快速发展,每年生产钢材中有20%以上的原料来自废钢循环利用。

  统筹发展和安全上,“十四五”时期,我国的粮食、能源、产业、国防等安全基础进一步夯实。粮食方面,“十四五”支持新建和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4.6亿亩,目前累计已建成超过10亿亩高标准农田,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能源方面,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电力基础设施体系,发电装机容量占全球三分之一。产业基础方面,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不断提升,应对各类风险挑战的底气更足。同时,国防实力和经济实力同步提升,国防和军队现代化迈出重大步伐。

  展现大国担当

  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十四五”时期,我国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和建设,开放的大门越开越大,高质量发展给世界带来更多机遇,高水平开放助力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

  中国已成为世界发展最稳定、最可靠、最积极的力量。“十四五”时期,中国每年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30%左右,是世界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依托超大规模市场优势,依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中国成为各国企业青睐的投资兴业热土。2021年至今年5月,外商累计对华直接投资4.7万亿元,超过了“十三五”期间的总额。

  引领绿色发展,深化共筑命运共同体。坚定履行“双碳”承诺,中国以实际行为引领全球绿色发展,单位GDP能耗4年累计降低11.6%,相当于减少11亿吨二氧化碳排放量。中国与亚洲、非洲、拉美等地区的国家取得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方面的新成果新进展,合作范围扩大到150多个国家和30多个国际组织,合作成果惠及共建国家,在产业、交通、就业、民生等方面取得了许许多多的重大进展和成效。

  “十四五”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充分彰显并进一步强化了我们的制度优势、创新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充分弘扬并进一步筑牢了百折不挠、自强不息、众志成城、实干兴邦的伟大民族精神,为“十五五”时期开新局、谱新篇、建新业奠定了坚实基础。展望未来,坚持人民为中心,以中国式现代化为引领,以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十五五”发展前景将更加光明。

  (作者系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

张德勇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8月03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