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医学院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统筹办学治校各领域、教育教学各环节、人才培养各方面的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以学生场域视角制定36项育人工作标准,将“三全育人”“五育并举”“十大育人”嵌入“全环境”场域空间系统,以开展“343+N育人模式”为路径,精心打造微环境润心启智、中环境陶染品格、内环境淬炼本领、外环境协同赋能的全环境育人“生态圈”,走出了一条具有济医特色的育人之路。
推动三个创新,打造日濡月染的育人“微环境”
学校以“三个创新”为引擎,精心构筑浸润式育人微生态。一是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构建“中班授课+小班研讨+智慧课堂”三维教学模式,打造“精准滴灌、入脑入心”的思政教学新样态。二是推动课程思政改革创新。实施专业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工程,立项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推广课程思政典型案例,形成“一课一特色、门门有思政”的育人新格局。先后荣获山东省本科高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课程思政优秀案例8个。三是推动“沉浸式”思政教育改革创新。构建“校史铸魂、场馆育人、榜样引领”三维浸润体系。依托校史馆开展入学第一课、校友值年返校等活动,充分发挥生命科学馆省科普基地作用进行生命教育,实现文化铸魂育人。完善“一院一品”特色文化建设,评选校长奖学金等典型,悬挂名师学子道旗,涵育学子精神风貌,构筑起“时时受教育、处处是课堂”的育人新生态。
做好四个服务,打造以生为本的育人“中环境”
学校聚焦“四个服务”,匠心构建起“以生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中环境。心理健康服务方面,立足专业优势,打造一支“以专为主、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梯队,常态化开展心理咨询服务、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营造心理健康教育良好氛围。学校《“多点触发”“多维协同”心理危机监测预警干预处置体系的构建与实践》项目入选教育部2025年度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精品建设项目;资助育人服务方面,完善“资困、励志、强能”的发展型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深度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实施“大爱济医·冬暖春晖”关爱贫困生计划,助力学生成长成才;文化育人服务方面,以“景观叙事、环境育人”为理念,提高校园环境的文化品位,完成校园视觉标识系统升级,加强楼宇文化环境提升,推进一站式服务社区建设,建成功能齐全、区划清晰、布局合理、人文气息浓厚的现代化校园;就业指导服务方面,建设医学院校特色就业创业赋能中心,为学生提供专业化、分众化、智慧化一站式就业创业集成服务,打造课程学习、项目实践、创业孵化、以赛促学的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服务平台,全面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与创新创业能力。
擦亮三个品牌,打造至臻至善的育人“内环境”
学校以文化品牌建设为引领,精心打造“大爱济医-德医双馨-云上济医”品牌矩阵,形成“三维一体”的育人内环境。
一是擦亮“大爱济医”文化品牌。以儒家“仁爱”思想为内核,夯实儒医文化铸魂育人根基,立足医学专业特色,构建儒医文化教育体系;依托学校驻地文化资源,高标准打造大爱讲堂、孔子学堂、济医青年论坛等人文教育平台,深化“儒风海韵、厚德载医”文化内涵,全方位塑造学生“大爱精神”。二是擦亮“德医双馨”育人品牌。深度挖掘周边红色文化资源,建立思政教育实践教学基地,开展实地教学与考察活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创新打造“课程教学、艺术实践、校园文化、环境熏陶”美育体系,开展劳动教育实践、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医学专业实践、社会公益实践,塑造济医学子“怀仁德、明哲理、有爱心、乐奉献”的道德品格。三是擦亮“云上济医”网络文化品牌。建设省级名师网络育人工作室,开设官方文化专栏,出版《华华老师的网络素养课》等专著,营造文明清朗网络空间。秉承“以师生为中心”理念,深度推进网上服务大厅建设,实现部门之间数据互联互通,有效提升学校管理服务水平。
实现多方联动,打造多维协同的育人“外环境”
学校创新构建“多方联动”育人外环境体系,打造医学人才培养的协同创新生态。医教融合方面,注重将“大医精诚”职业精神深度嵌入临床教学全过程,构建“技能实训-人文涵养-职业认同”一体化培养体系;实践育人方面,紧密结合学校专业特点,通过“第一课堂+第二课堂”联动,实现从理论到实践、从课内到课外、从学校到社会、从入学到毕业实践育人的全贯穿;多维协同育人方面,打造“家校社企”四位一体育人共同体,多渠道畅通家校交流平台,推动家校协同育人工作走深走实。发挥“校友论坛”“微山湖”学术论坛等文化、学术阵地的育人作用,吸纳实践单位、社会优质资源参与“大思政”育人工作。加强校地合作、校企联动、校友力量运用,新建校外“大思政课”实践教学、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基地,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家国情怀、为民情怀。
迈入新时代,踏上新征程。济宁医学院将持续深化全环境立德树人实践,让微环境更加润心、中环境更加贴心、内环境更加走心、外环境更加齐心,着力培养更多德医双馨、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卓越医学人才,为健康中国建设和医学教育事业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信息来源:济宁医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30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