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电子科大附中·成都华西中学的校史馆内,一张黑白照片时常引学生凝神驻足。照片中,一位年轻人身着军装、头戴飞行风镜。

  华西中学语文教研组组长杜渐是校史馆讲解员,每每站在这张照片面前,他都会将抗日飞行员乐以琴的事迹娓娓道来。年复一年,他已记不清自己为多少人讲述过这位传奇人物的短暂一生。

  乐以琴1914年出生于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高中就读于华西协合高级中学(今华西中学——记者注)。为了讲好这位抗战英雄的生平事迹,学校多次派出工作人员,陪同他的家人或同学重返芦山,通过实地走访、口述采集等方式,系统搜集整理史料。

  杜渐说,中学时代的乐以琴是个运动健将,尤其擅长短跑,曾经创下四川省800米赛跑纪录,并代表四川省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全国运动会。但因战争爆发,赛事被紧急取消。

  家人原本希望乐以琴和哥哥姐姐一样学医,但九一八事变后,他决心弃文从武。他在一封家书中写道:“父母生我,祖国养我,此时此刻,惟有投笔从戎!”1933年,他考入杭州笕桥中央航空学校学习,193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后编入驻防南昌的中国空军第4大队22分队任分队长,驾驶2204号霍克式双翼单座战斗机出战。

  1937年7月,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同年8月13日,日军进攻上海,淞沪会战打响。15日,日本海军航空队袭击笕桥,乐以琴所在第4大队起飞迎战,被数架敌机围攻。他驾驶2204号战斗机从3000多米处俯冲而下,将一架敌机击落,随后又向另一敌机开火,再次命中。日军被击落两架战机后阵形大乱,向东遁逃。乐以琴追至曹娥江上,又将另外两架敌机击落江中。

  空战结束后,乐以琴说:“我打下一架日机后怒火未息,摸摸自己脑袋还在,也没有出血,反正已经够本了,又向第二架、第三架日机追去,直到打下第四架的时候,子弹已打完,汽油也用完了,只好返回。”

  乐以琴一战成名,他的2204号战斗机从此成为敌军噩梦。1937年8月21日,乐以琴在上海西郊又击落两架敌机。至此,他在7天内击落6架敌机。按国际惯例,凡在空战中击落敌机5架以上的飞行员被称作王牌飞行员,乐以琴由此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王牌飞行员。人们把他誉为“江南大地之钢盔”“空中赵子龙”。

  乐以琴的外甥易先德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曾有战友劝乐以琴变更机号麻痹敌人,他却说:“以身许国本是男儿分内事,岂能希图保全自己而变更机号,向敌人示弱?”

  1937年12月3日,乐以琴在南京保卫战中受到十几架敌机围攻,他用高超的飞行技术使两架企图左右夹击他的日机相互碰撞,但他的战机未能避过敌机的猛烈火力,水箱、油箱均中弹,他不得不弃机跳伞,但因开伞时高度不足,头部坠地,牺牲时仅23岁。

  2014年9月,乐以琴被列入民政部公布的第一批300名著名抗日英烈和英雄群体名录。

  在芦山,乐以琴的事迹被广为传颂。他的故居和事迹展览作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吸引着无数人前来瞻仰缅怀。芦山县新建的乐以琴生平事迹暨乐氏家风展,陈列着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照片中,乐以琴抱着双膝、笑容灿烂地坐在最前方。讲解员宋越悦对媒体表示,这是1937年年初,乐以琴回家过年时与家人的最后团聚。临别前,他嘱托亲人照料父母,好让自己无后顾之忧地报效祖国。

  在华西中学校史馆,乐以琴的故事激励着一批又一批学生。有一次,杜渐带领高一新生进入校史馆,一开始,学生们异常兴奋。当他讲到乐以琴的故事时,馆内一片安静,学生面庞上的惊讶渐渐化为庄重的沉思。几个男生红着眼眶说:“我也要当空军。”后来杜渐得知,其中一名同学真的穿上了军装,成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兵的一员。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晓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27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