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青春的创造激活全球发展新引擎
——2025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开幕式和全体会议侧记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 周呈宣 赵安琪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21日 T1版)

七月的苏州,青春涌动。来自100多个国家和17个国际组织的青年事务部长、青年组织负责人,以及各国青年领袖和青年项目骨干齐聚,共襄一场以“拓展青年潜能,助力全球发展”为主题的青春盛会。
7月15日上午9时,伴随着一段典雅的昆曲《牡丹亭》选段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悠扬歌声,2025世界青年发展论坛正式拉开帷幕,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青年才俊聚焦全球发展。
青年携手超越文明的隔阂
“我是第一次参加论坛,在这里,我体验了澎湃的青春活力,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思想启迪。”印度尼西亚东盟青年组织主席萨拉·亚祖娜·普特里真切地表达了现场青年们的共同感受。
2022年夏天,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倡议下,首届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开启。三年来,世界青年发展论坛致力于引领国际青年议程、倡导国际青年行动,推动全球发展和青年发展,搭建世界性的思想、人才、项目交流平台。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确定性日益成为全球稀缺资源。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世界,是这个时代和各国青年必须回答的问题。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发展处于关键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各国青年携起手来,践行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为推进全球发展、安全、文明注入澎湃动能。各国青年组织要共同引领青年做推动全球发展的“破壁者”,以变革之力增强发展韧性;引领青年做维护全球安全的“行动者”,以同舟共济守护世界和平安宁;引领青年做文明百花园的“追光者”,以交流互鉴筑牢文明共生之基。
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在致辞中表示,江苏将积极支持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们投身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在江苏这片热土上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更好地为世界人民团结发出青年之声、为全球发展进步注入青春之力。
“我们始终坚信,青年不仅仅是发展的受益者,更是发展的设计者、推动者与守护者。”联合国驻华发展系统青年主题小组主席、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那迪娅致辞时表示,“青年的领导力、勇敢、包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品质。”
“青年不是全球发展的注脚,青年是主角,是作者。”联合国青年事务助理秘书长费利佩·保利埃发表视频致辞时呼吁:“全球青年变革者们,把握此次难得机遇,碰撞思维火花,结交新的伙伴,做出实际行动,世界渴望你们迸发能量、展现领导力、带来新希望。”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吉尔伯特·洪博通过视频致辞强调,“全球有12亿青年群体,通过赋能青年群体,投资那些我们明知未来长期需要的技能——比如数字素养、绿色能力、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并让年轻人在决策层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就能将今天的挑战转化为明日机遇。”
参加2025世界青年发展论坛,让西班牙青年局局长玛格丽塔·德尔·西斯内·格雷罗·卡尔德隆感到兴奋,“在这次论坛上,我看到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各种各样的项目和平台,我们知道为了青年的发展,加强政策合作非常重要。”
以青春之我探究人类未来的无限可能
当世界上第一艘双向破冰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行驶在北冰洋的画面在论坛现场呈现,一场关于“潜能的可能性”对话开启。
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中国花样游泳运动员、巴黎奥运会金牌得主王赐月,三星堆遗址5、6、7号祭祀坑发掘负责人黎海超和来自美国、肯尼亚、意大利的青年代表围绕“科技的突破”“生命的潜能”“文明的渊源”讲述自我潜能的激发,以探究人类未来的无限可能。
本次论坛还专门设置部长对话环节,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徐晓,巴西总统府青年事务副国务秘书杰西·达亚内,肯尼亚青年事务、创意经济和体育部常务副部长菲基里尼·雅各布斯·卡托伊·卡欣迪,老挝人民革命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通利·西苏里,俄罗斯青年事务署副署长叶戈尔·利特维年科,南非国家青年发展署执行主席埃珊达·卢瓦卡,西班牙青年局局长玛格丽塔·德尔·西斯内·格雷罗·卡尔德隆,坦桑尼亚总理府劳动、青年、就业和残疾人事务国务部长里迪瓦尼·贾卡亚·基奎特,泰国社会发展与人类安全部副常务次长查图蓬·洛纳帕尼,越南胡志明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越南青年联合会主席阮祥林,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海斌等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与来自阿根廷、南非等国家的青年代表面对面,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文化交流等话题进行“碰撞”,共话青年发展。
这些青年话题引发现场青年们的共鸣。
中国电建波黑代表处高级行政主管田佳说:“在论坛上,社会各界共同为青年提供引导、情感支持和包容性的参与平台。青年不只是‘被聆听’,更是‘被赋能’。”
肯尼亚赛恩威瑟科技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利·萨瓦蒂亚·奥蒂恩德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会上我亲眼看到来自不同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坐在一起,与年轻人交流,回答问题。这真的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年轻人能够被委以重任,为解决社区面临的一些问题而构建方案。”

以青春之力为推进全球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2025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上,一份彰显青年主体地位、经过各国青年代表广泛磋商、凝聚青年共识与愿景的倡议文本——《“拓展青年潜能 助力全球发展”国际青年倡议》正式发布。来自10个国家的青年代表共同宣读了该倡议,并计划将其提交至今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大会。
来自塞尔维亚的弗拉基米尔·贝里奇现场聆听了这份倡议,深感共鸣。他自大学三年级起便在自己的家乡社区积极投身于各类事务。通过与当地社区年轻人的交流与合作,他深刻意识到:“我们拥有足够的力量,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释放青年潜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落实2030年议程的关键所在。
菲律宾“保持变革:青年政策实验室”创始人、律师及政策助理杰拉尔德·约翰·吉列尔莫,对拓展青年潜能的倡议表示坚定支持。他表示,“年轻人需解决的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在接受正规教育之余,还应接受一定的额外教育,并努力与优秀的同龄人一道,从更加具体的角度去深入理解事物。”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青年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
“30年来,全球青年发展事业不断上台阶,致力于全球青年发展的政策已经成为各国政策的重要内容。青年教育、健康状况持续改善。青年在科技、文化、志愿服务、社会创新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变革性的力量,成为推动全球发展议程的重要力量,青年也积极参与,正成为全球治理的关键要素。”
国际青年倡议的回声仍在激荡,而青年的行动早已跨越山海。本次世界青年发展论坛首次举办了全球青年发展项目周。在论坛全体会议上,发布了第二批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100个典型项目清单,将带动更多青年成为推进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青年实干家。
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作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项目示范平台,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覆盖六大洲43个国家。
从利用智能船只进行垃圾回收,通过“生物绿计划”为传统化学农资产品提供安全、可持续的替代方案,以实际行动助力气候治理与绿色发展;到利用智能装备辅助视障人群、研发净水设备、推广养蜂种菜新技术,将人文关怀融入技术,促进偏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再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历史遗迹,举办艺术展览与文体活动……这些创新成果印证着:人类面临的挑战,从来不是一个国家的“家事”,而需要世界青年以“地球村村民”的视角协同攻关。
德国执政党基民盟青年组织(德青盟)国际委员会副主席莫里茨·乌贝穆特表示:“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不仅自身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推动了世界的变化。我希望能了解中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并把这些经验带回德国,助力本国青年发展。”他说,青年应成为全球发展的“领跑者”,通过参与和推动,引导各国政治领袖作出最有利于人类共同未来的决策。
国家能源集团印度尼西亚爪哇电厂公共关系部经理安琪·西洪宾长期在印尼推动绿色发展与红树林保护行动,她表示:“面对21世纪的复杂命题,亟待当代青年用决策与行动书写答案——构建让所有人能理性决策、全面发展的环境,为世界和人类未来福祉创造积极价值。”
“年轻人就是未来”“气候变化行动从年轻人开始”“跨越学习的界限,打造无尽的未来”“赋能年轻人,让地球更健康”“跨越国界,共同进步”……
开幕式和全体会议尾声,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口号,镌刻下青春的宣言——以团结之声,彰显全球治理中的青年智慧;以合作之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筑牢广泛基础。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周围围 周呈宣 赵安琪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21日 T1版
七月的苏州,青春涌动。来自100多个国家和17个国际组织的青年事务部长、青年组织负责人,以及各国青年领袖和青年项目骨干齐聚,共襄一场以“拓展青年潜能,助力全球发展”为主题的青春盛会。
7月15日上午9时,伴随着一段典雅的昆曲《牡丹亭》选段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的悠扬歌声,2025世界青年发展论坛正式拉开帷幕,不同肤色、不同语言的青年才俊聚焦全球发展。
青年携手超越文明的隔阂
“我是第一次参加论坛,在这里,我体验了澎湃的青春活力,同时也获得了丰富的思想启迪。”印度尼西亚东盟青年组织主席萨拉·亚祖娜·普特里真切地表达了现场青年们的共同感受。
2022年夏天,在习近平主席亲自倡议下,首届世界青年发展论坛开启。三年来,世界青年发展论坛致力于引领国际青年议程、倡导国际青年行动,推动全球发展和青年发展,搭建世界性的思想、人才、项目交流平台。
当前,国际形势变乱交织,确定性日益成为全球稀缺资源。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怎样建设世界,是这个时代和各国青年必须回答的问题。
共青团中央书记处第一书记阿东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当前全球发展处于关键十字路口,迫切需要各国青年携起手来,践行习近平主席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理念,为推进全球发展、安全、文明注入澎湃动能。各国青年组织要共同引领青年做推动全球发展的“破壁者”,以变革之力增强发展韧性;引领青年做维护全球安全的“行动者”,以同舟共济守护世界和平安宁;引领青年做文明百花园的“追光者”,以交流互鉴筑牢文明共生之基。
江苏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信长星在致辞中表示,江苏将积极支持来自五湖四海的青年们投身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社会服务和国际交流合作,在江苏这片热土上施展才华、实现梦想,更好地为世界人民团结发出青年之声、为全球发展进步注入青春之力。
“我们始终坚信,青年不仅仅是发展的受益者,更是发展的设计者、推动者与守护者。”联合国驻华发展系统青年主题小组主席、联合国人口基金驻华代表那迪娅致辞时表示,“青年的领导力、勇敢、包容,以解决问题为导向,正是我们这个时代最需要的品质。”
“青年不是全球发展的注脚,青年是主角,是作者。”联合国青年事务助理秘书长费利佩·保利埃发表视频致辞时呼吁:“全球青年变革者们,把握此次难得机遇,碰撞思维火花,结交新的伙伴,做出实际行动,世界渴望你们迸发能量、展现领导力、带来新希望。”
国际劳工组织总干事吉尔伯特·洪博通过视频致辞强调,“全球有12亿青年群体,通过赋能青年群体,投资那些我们明知未来长期需要的技能——比如数字素养、绿色能力、人工智能应用能力,并让年轻人在决策层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就能将今天的挑战转化为明日机遇。”
参加2025世界青年发展论坛,让西班牙青年局局长玛格丽塔·德尔·西斯内·格雷罗·卡尔德隆感到兴奋,“在这次论坛上,我看到了很多来自不同国家的各种各样的项目和平台,我们知道为了青年的发展,加强政策合作非常重要。”
以青春之我探究人类未来的无限可能
当世界上第一艘双向破冰极地科考船——“雪龙2”号行驶在北冰洋的画面在论坛现场呈现,一场关于“潜能的可能性”对话开启。
中国极地科学考察船“雪龙2”号船长肖志民,中国花样游泳运动员、巴黎奥运会金牌得主王赐月,三星堆遗址5、6、7号祭祀坑发掘负责人黎海超和来自美国、肯尼亚、意大利的青年代表围绕“科技的突破”“生命的潜能”“文明的渊源”讲述自我潜能的激发,以探究人类未来的无限可能。
本次论坛还专门设置部长对话环节,中华全国青年联合会主席徐晓,巴西总统府青年事务副国务秘书杰西·达亚内,肯尼亚青年事务、创意经济和体育部常务副部长菲基里尼·雅各布斯·卡托伊·卡欣迪,老挝人民革命青年团中央书记处书记通利·西苏里,俄罗斯青年事务署副署长叶戈尔·利特维年科,南非国家青年发展署执行主席埃珊达·卢瓦卡,西班牙青年局局长玛格丽塔·德尔·西斯内·格雷罗·卡尔德隆,坦桑尼亚总理府劳动、青年、就业和残疾人事务国务部长里迪瓦尼·贾卡亚·基奎特,泰国社会发展与人类安全部副常务次长查图蓬·洛纳帕尼,越南胡志明共青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越南青年联合会主席阮祥林,苏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吴庆文,国家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陈海斌等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与来自阿根廷、南非等国家的青年代表面对面,围绕科技创新、绿色发展、文化交流等话题进行“碰撞”,共话青年发展。
这些青年话题引发现场青年们的共鸣。
中国电建波黑代表处高级行政主管田佳说:“在论坛上,社会各界共同为青年提供引导、情感支持和包容性的参与平台。青年不只是‘被聆听’,更是‘被赋能’。”
肯尼亚赛恩威瑟科技公司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埃利·萨瓦蒂亚·奥蒂恩德接受中青报·中青网记者采访时表示,“会上我亲眼看到来自不同政府的政策制定者坐在一起,与年轻人交流,回答问题。这真的让我对未来充满希望,相信年轻人能够被委以重任,为解决社区面临的一些问题而构建方案。”
以青春之力为推进全球发展注入澎湃动能
2025世界青年发展论坛上,一份彰显青年主体地位、经过各国青年代表广泛磋商、凝聚青年共识与愿景的倡议文本——《“拓展青年潜能 助力全球发展”国际青年倡议》正式发布。来自10个国家的青年代表共同宣读了该倡议,并计划将其提交至今年9月举行的联合国大会。
来自塞尔维亚的弗拉基米尔·贝里奇现场聆听了这份倡议,深感共鸣。他自大学三年级起便在自己的家乡社区积极投身于各类事务。通过与当地社区年轻人的交流与合作,他深刻意识到:“我们拥有足够的力量,能够作出更大的贡献。”
释放青年潜能,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与落实2030年议程的关键所在。
菲律宾“保持变革:青年政策实验室”创始人、律师及政策助理杰拉尔德·约翰·吉列尔莫,对拓展青年潜能的倡议表示坚定支持。他表示,“年轻人需解决的一个更为关键的问题是,在接受正规教育之余,还应接受一定的额外教育,并努力与优秀的同龄人一道,从更加具体的角度去深入理解事物。”
今年是联合国成立80周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也是《世界青年行动纲领》通过30周年。
“30年来,全球青年发展事业不断上台阶,致力于全球青年发展的政策已经成为各国政策的重要内容。青年教育、健康状况持续改善。青年在科技、文化、志愿服务、社会创新等诸多领域展现出变革性的力量,成为推动全球发展议程的重要力量,青年也积极参与,正成为全球治理的关键要素。”
国际青年倡议的回声仍在激荡,而青年的行动早已跨越山海。本次世界青年发展论坛首次举办了全球青年发展项目周。在论坛全体会议上,发布了第二批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100个典型项目清单,将带动更多青年成为推进可持续发展事业的青年实干家。
全球青年发展行动计划作为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的项目示范平台,自2022年启动以来,已覆盖六大洲43个国家。
从利用智能船只进行垃圾回收,通过“生物绿计划”为传统化学农资产品提供安全、可持续的替代方案,以实际行动助力气候治理与绿色发展;到利用智能装备辅助视障人群、研发净水设备、推广养蜂种菜新技术,将人文关怀融入技术,促进偏远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再到运用虚拟现实技术呈现历史遗迹,举办艺术展览与文体活动……这些创新成果印证着:人类面临的挑战,从来不是一个国家的“家事”,而需要世界青年以“地球村村民”的视角协同攻关。
德国执政党基民盟青年组织(德青盟)国际委员会副主席莫里茨·乌贝穆特表示:“中国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国家,在过去几十年不仅自身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也推动了世界的变化。我希望能了解中国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并把这些经验带回德国,助力本国青年发展。”他说,青年应成为全球发展的“领跑者”,通过参与和推动,引导各国政治领袖作出最有利于人类共同未来的决策。
国家能源集团印度尼西亚爪哇电厂公共关系部经理安琪·西洪宾长期在印尼推动绿色发展与红树林保护行动,她表示:“面对21世纪的复杂命题,亟待当代青年用决策与行动书写答案——构建让所有人能理性决策、全面发展的环境,为世界和人类未来福祉创造积极价值。”
“年轻人就是未来”“气候变化行动从年轻人开始”“跨越学习的界限,打造无尽的未来”“赋能年轻人,让地球更健康”“跨越国界,共同进步”……
开幕式和全体会议尾声,一个个掷地有声的口号,镌刻下青春的宣言——以团结之声,彰显全球治理中的青年智慧;以合作之力,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筑牢广泛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