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级政府都确立了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高效办成一件事”则补齐了服务清单,使政府按照三大清单来运转。要从公民、企业的实际体验出发,对改革成效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以评促改,持续带动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
——————————
2025年7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事项常态化推进机制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同时发布《“高效办成一件事”2025年度第二批重点事项清单》,这也是2024年年初以来,第四次发布重点事项清单。这足见国家对“高效办成一件事”的重视程度,也反映出其作为推动政务服务创新升级的重要“抓手”,正在逐步实现清单化管理和常态化运行。
《意见》指出,“高效办成一件事”要加强重点事项清单管理,要明确经营主体和个人全生命周期重点事项总体清单,发布年度重点事项清单,并鼓励探索建立特色事项清单。《意见》还明确,要推动重点事项常态化实施,包括优化重点事项业务流程、统筹线上办事系统建设、提升线下办事服务能力、加大政务数据共享力度、探索开展“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并注重用户体验和评价反馈。与此同时,《意见》强调要拓展“高效办成一件事”应用领域,未来将推进“一类事”服务集成化,提升综合监管质效,并提高政务运行效能。此外,《意见》还提出要加强行业指导和跨部门协同,注重省级统筹和基层创新,完善制度和标准体系,并做好业务指导和宣传引导。这意味着“高效办成一件事”不仅要进一步拓宽事项清单,而且要实现常态化运行,使之成为牵引政府体制改革的重要引擎。
政务服务与公民生活工作和企业营商环境密切相关。它既关系到公民和企业的直接办事成本,如时间、精力与金钱的投入,也涉及隐性成本,比如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与心理压力。近些年来,各级政府大力推进政务服务创新,特别是通过各类数字技术来优化政务服务。通过实现政务服务的一站式运行、一门式办理、一窗式受理、一网式通办,“高效办成一件事”日益覆盖公民企业全生命周期的重点环节和关键事项。
“高效办成一件事”通过聚焦用户和应用场景来驱动政府改革创新。一项政务服务看似是一件事,实际上涉及多个政府部门。通过“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把多件事变成一件事,把多张表变为一张表,把跑几次变为跑一次乃至一次不跑,就能显著改善公民、企业的办事体验,进而推动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高效办成一件事”也是庄严的政府承诺,意味着政府要切实深化改革,兑现对公民、企业的服务承诺。目前,各级政府都确立了权力清单与责任清单,“高效办成一件事”则补齐了服务清单,使政府按照三大清单来运转。
在“互联网+政务服务”“数据要素×政务服务”“最多跑一次”改革和“一网通办”的基础上,“高效办成一件事”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质量。比如,“无证明城市”让人们不用准备证明材料就可以办理政务服务。再如,“容缺审批”可以通过承诺制来压缩办事时限,“政策找人”则通过智能推荐算法来主动匹配政策和人,而“免申即享”使惠企利民的政策红利精准高效地兑现。
当然,公民企业办事难,政府管理服务也很难。政务服务是行政审批,也是行政许可,能否高效运行涉及政府的资源、能力与责任。特别是对于中国这样的大国,政务服务涉及多地区、多层级、多部门和多系统,从分到合的过程也意味着部门与事项对应关系的重构,意味着要从政府部门中心主义转为以公民企业为中心。“高效办成一件事”要拉平地区差别,实现全国政务服务的标准化办理和无差异化受理。为此,要加强自上而下的资源下沉和平台赋能,通过提高统筹层级来消除地区差异。
在政务服务从分散到统一的改革过程中,需要从点到面,不断推进数据共享和平台共建,实现政策协调与业务协同,以整体政府的形象对外提供政务服务。与此同时,要鼓励各地创新政务服务,不断拓展政务服务的清单化管理应用场景。同样一件事,各地主管部门不同,需要明确牵头部门与配合部门,因地制宜地推动改革。与此同时,要避免大干快上造成的巨大浪费,特别是要警惕数字形式主义。
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契机,深入推进政务数据共享。比如,涉及政务服务的多张表集成为一张表,就需要整合各类平台系统并实现数据共享,通过数字化来一揽子解决其中涉及的问题。
要注重线上线下相结合,特别是要做好线下兜底救济,避免数字鸿沟带来的社会不公平。不少老年人、残障人士等特殊群体还无法熟练使用互联网,难以享受“高效办成一件事”带来的政策红利。为此,要对这些群体进行必要的服务保障。
此外,改革要注重数字安全,特别是防范个人、企业的信息泄露。政府部门委托平台企业开发和运营政务服务系统,要加强保护个人信息和企业数据。
“高效办成一件事”是推进政务服务创新的重要抓手,也是进一步深化政府管理和公共服务体制的切入点。要以“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为契机,举一反三地在其他领域和场景推进改革创新。与此同时,也要从公民、企业的实际体验出发,对改革成效进行过程性评价,通过以评促改,持续带动政务服务水平的提升。
(作者系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
马亮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20日 03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