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 吕昊俊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石佳)7月16日4时许,天安门广场天色微明,肃穆庄严。来自内蒙古八千里边境线的300名戍边民警子女已列队肃立。他们胸前,一枚枚由内蒙古边检总站统一制作、印有“国门家国”字样的夏令营徽章在熹微中闪动,所有目光,投向金水桥方向。

  广场一片寂静,“咔!咔!咔!”国旗护卫队铿锵有力的正步声,踏破黎明。前排,10岁的蒙古族男孩巴特尔挺直身体,踮起脚尖。他胸前,一枚磨得锃亮的旧警徽在晨光中闪动,那是临行前,他戍守额尔古纳河畔的父亲为他别上的。

  《义勇军进行曲》旋律激昂。

  巴特尔的小脸瞬间绷紧,目光如炬,眼神紧紧盯着冉冉升起的五星红旗。当国旗升至顶端,在风中猎猎招展时,一颗泪珠滚落,砸在他胸前的警徽上。

  “爸!”巴特尔声音哽咽,“你守着的就是这个,我替你看到了!”泪水淌过他的脸颊。

  身旁,12岁的蒙古族女孩其木格同样泪流满面。她紧盯着飘扬的国旗,小小的拳头在身侧攥紧。

  “阿爸每天走那么远的路……”她喃喃道,突然扭头看向身旁的带队民警,“叔叔,我长大了,也要站在我爸爸站的地方,守边疆!”

  晨风中,孩子们颈间的蓝色哈达随风舞动。

  “这些娃,好多都是头一回走出那片大草原,头一回来到首都。他们的爹妈,这会正在人迹罕至的边境线巡逻,在界碑旁站岗呢,哪能亲眼看到这场面。”望着眼前震撼的一幕,随队民警金珠眼眶湿润,目光扫过这群来自草原戈壁的孩子,声音有些发紧。“这回,孩子们替他们父母,圆了这个梦!”

  国歌结束,广场爆发出欢呼。这一刻,从辽阔草原来看升国旗的300名警娃,在庄严的国旗下,在泪光与凝视中,读懂了千里之外父辈脚步丈量、忠诚守护的分量。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18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