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孩子们要争做民族的脊梁,一定要把我们国家建得更加强盛。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未来是属于你们的。希望你们好好努力、奋发图强,做一个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不久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阳泉百团大战纪念馆考察时,同前来参观的青少年学生和纪念馆工作人员亲切交流。

  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阳泉市郊区育才小学六年级少先队员史沁雨备受鼓舞:“习爷爷的嘱托,我记住了!我要认真读书,加倍努力,一定要像习爷爷期望的那样,做一个堂堂正正、光荣自豪的中国人!我认为,最好的纪念不是泪水,而是传承;最好的告慰不是言语,而是行动。先烈们未竟的事业,我们这一代要继续完成。”

  “我们不能忘记历史,今天的和平是靠革命先烈的牺牲和奉献换来的,生逢盛世的我们要倍加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阳泉市矿区刘家垴小学五年级少先队员杨珺雅说,“我会牢记习爷爷的嘱托,努力学习,继续讲好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强本领,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建设添砖加瓦。”

  “这是一堂让我终生难忘的课,习爷爷的每一句话我都将牢牢记在心上!”阳泉市上站小学四年级少先队员史曜华说,“习爷爷的教诲是激励我前进的明灯,我一定好好努力、奋发图强,将来用自己的双手建设美丽家乡!”

  地处太行山的阳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创建的第一座人民城市,也是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主战场。依托革命老区红色资源优势,阳泉市各级少先队组织高举队旗跟党走,构建红色基因传承体系。

  上站小学少工委把百团大战纪念馆等红色场所设为“红色教室”,经常组织队员们前来参观学习。“近些年,学校少工委深入挖掘太行革命老区红色资源,通过‘红色课程浸润、红色活动熏陶、红色实践锤炼’三大路径,让爱党爱国情怀深植少先队员心灵。”学校校长、少工委副主任王静介绍,“不久前,在百团大战纪念馆,我校多名少先队员代表现场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活动结束回到学校后,队员代表们向大家讲述见到习近平总书记的情景,并分享自己的感受。大家展开交流讨论,有的队员结合社会热点表达对国家发展的思考,有的队员提出对未来的憧憬与目标,队员们在交流中深化对总书记嘱托的理解以及践行嘱托的决心。”

  “我们力争用好本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使队员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爱国主义熏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我中华、生态文明的种子种在心里,懂得红色政权来之不易、新中国来之不易、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争当爱党爱国、勤奋好学、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王静说。

  在阳泉市矿区洪城河小学,每周四下午4点,“红色故事”准时开讲,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少工委主任赵燕珍,为全校2700余名少先队员,通过现场直播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2022年至今,赵燕珍共为队员们讲课60余次,故事内容涉及英雄人物百余人。“这是我校少工委打造的红色育人品牌活动之一,我们希望通过活动促进队员成长,将爱国主义精神内化于心,帮助每一位队员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校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李怡卿说:“‘我为祖国唱支歌’红色歌曲演唱活动、‘诗韵清明传薪火’诵读活动等都深受队员们的喜爱。”

  李怡卿表示:“习近平总书记在百团大战纪念馆考察时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寄予了深切期望。我们将始终牢记嘱托,扎实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持续深入贯彻第九次全国少代会精神,教育引领广大队员传承红色基因、传承中华文脉、传承奋斗精神,引导少先队员从小立下报国的远大志向,为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贡献力量。”

  近年,阳泉市少工委常态化培养“红领巾讲解员”400余名,一批批“红领巾讲解员”利用节假日在百团大战纪念馆、中共创建第一城旧址等开展讲解服务。团阳泉市委、阳泉市少工委联合阳泉市青少年活动中心创编红色儿童剧《呦呦青蒿》《我们那时候》,剧目均由少先队员主演,并在全市展演。此外,在山西,各级少先队积极整合博物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青少年宫等资源,打造百余个省级少先队校外实践教育营地(基地),涵盖红色教育、劳动教育、法治教育等类型。山西少先队构建以“红领巾心向党”“红领巾小五年规划”等活动和少年军校、少年警校、少年科学院为主体的少先队实践育人体系,通过打造沉浸式、互动式的教育模式,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范雪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15日  0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