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合肥的合柴1972文创园区,有一片被歌声和色彩点亮的角落——合肥首家鸟咖“内有玄鸡”。每天上午10点前,95后的主理人费文昭告别自家的鹦鹉,推开小店店门,和自己店里的35只鹦鹉打个招呼,开始一天的营业。连日来,正逢暑期,来店里打卡的学生和家长客流增多,他会提前到店做好准备工作。

  一天的营业时间内,周围工作的白领、放假的大学生、亲子家庭、附近小区养鸟的居民等群体推开店门,店内的“歌唱家们”十分开心,开始了它们的演唱会。一旁的墙上,挂着费文昭珍藏的30多张黑胶唱片,体现着这家店的独特文艺风格。

  店主费文昭皮肤偏黑、身材壮实,看上去像个“糙汉子”,事实上,他满脑子都是创意和思路,细心和耐心并存。2021年,他辞去了一份在建筑工地的工作,带着从小对鸟儿的热爱,开始系统研究鹦鹉习性和养护。

  作为合肥人,他经常去合柴1972园区打卡,发现园内业态较为年轻化,青年主理人开设的小店聚集,便萌生了在这里开小店的想法。2024年7月,他和合伙人黄伟在合柴东部商业街租了一间70平方米的小店,“内有玄鸡”应运而生。

  “我们最初的想法是,打造一个为爱鸟人士提供休闲放松和社交的场所,而不是传统的花鸟虫鱼市场,只承载买卖功能。”费文昭介绍,自己通过阅读书籍和线上观看视频,琢磨如何更好地照顾鹦鹉,也想让更多人来店里发现鹦鹉的可爱。

  “内有玄鸡”小店内有玄凤、牡丹、虎皮、和尚以及小太阳等品种的鹦鹉,每一只鹦鹉都有一个独特名字,还有一些以影视剧《甄嬛传》中的人物命名,比如,有一只3岁多的黄色玄凤鹦鹉叫“皇太后”,一只黄色的和尚鹦鹉叫“嬛嬛”,还有一只灰玄凤鹦鹉被叫做“温实初”。“这些影视剧人物名字被很多年轻人熟知,一方面,这些名字能吸引到更多顾客,另一方面,顾客们在与鹦鹉互动时,能增加更多趣味性。”费文昭说。

  费文昭感慨道,很多年轻人乐于来到店里与鹦鹉互动拍照,他们与鹦鹉亲密接触、喂食,甚至可以和鹦鹉说话交流。许多顾客都表示,他们在这里找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寻到了心灵的慰藉。

  一名十分内向的女中学生经常来“内有玄鸡”,通过和鹦鹉的互动以及和店员的聊天,她抑郁的情绪得到极大缓解,人也变得更加阳光开朗。这让费文昭等人感到十分欣慰,因为小店给他人带去了更多温暖和治愈。

  除了爱鸟人士,许多好奇的市民也会来到店里看看,虽然部分市民对鹦鹉的尖嘴有所恐惧,但在店员的引导下,他们也会尝试与鹦鹉互动,感受鹦鹉的可爱和灵动。

  由于鹦鹉对生存环境要求较高,且代谢较快,因此,鸟笼的卫生和清洁以及蚊虫消杀也是费文昭每日的重要工作。同时,鹦鹉的养护成本高昂,疾病防治难度大,加上店内人员有限,这些都给费文昭带来了不小的压力。他只能付诸细心和耐心,一一克服难题。

  他观察,鹦鹉是群居动物,它们会隐藏自己的病情,这需要主人时刻观察它们的状态,及时发现问题,以便在鹦鹉身体出现问题时第一时间发现并采取医治措施。

  此外,鹦鹉的训练也是一大难题。费文昭和店员通过播放相关视频,教鹦鹉说话和唱歌。“鹦鹉的社会化训练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其中,教鹦鹉说话需要长期的坚持和耐心,鹦鹉的遗传基因也是其能否学会说话的重要因素。”

  但经过众人努力,店内部分鹦鹉已经能够对自己的名字作出反应,还有部分鹦鹉具备了开口说话的技能,一些鹦鹉学会像猫狗一样进行定点排便。玄凤鹦鹉“小白”更是具备优异的歌唱能力,会唱《数鸭子》等歌曲,吸引众多客人驻足。

  经营小店的过程中,费文昭将自己热爱生活且有情调的特质发挥了出来,他将鸟咖布置得格外精致,不仅为顾客提供饮品,还给客人播放喜欢的音乐,甚至给鹦鹉播放唱片。他觉得,这些做法,能够在当下快节奏的工作生活中,为年轻顾客提供充足的情绪价值。

  为了将鸟咖经营得更好,费文昭还推出更多的“周边”产品,比如,鹦鹉图案的衣服、雕有鹦鹉形状的玩偶和逗鸟产品等,附近的养鸟居民也习惯于来此购买鸟食。

  起初,费文昭和合伙人抱着可能会亏损的打算,开了这间鸟咖,如今,他们越来越有成就感。“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鹦鹉,喜欢鹦鹉。”费文昭说,也有一些客人由最初的打卡拍照转变为被“种草”,开始尝试养育鹦鹉,这些都给费文昭带来了工作动力。

  费文昭对“内有玄鸡”的未来充满了期待,他计划通过更多线上视频推广的方式吸引大家关注鹦鹉,了解鹦鹉文化,进而吸引更多人加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来,也治愈更多客人。

骆欣语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14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