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手记
我为何总是陷入同样境遇
钟婷婷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11日 07版)

小度是一名初二女生,比较内向和腼腆,顾全大局又很明事理,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在班里,小度和其他3个女孩总是相互支持,抱团行动,关系比较融洽。一个月前,她跟关系最好的小斐发生了矛盾,起因是4个好朋友很早约好,在小斐生日当天下午,一起出去庆祝。但生日前一周,小度因为临时有事,跟小斐商量聚会能不能调到中午或者晚上。其他两个女孩都表示可以,但作为活动主角的小斐,却以各种借口拒绝,大发脾气,指责小度爽约。
到了生日当天,天气非常恶劣,活动其实也无法进行,但两人的关系没有丝毫转机。小度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但她依然主动修复跟小斐的关系,比如借助其他两个女生去谈和,请班主任协助等,但小斐态度冷漠,两人的关系也陷入冰点。
这件事对小度的情绪影响比较大,有几天她甚至都不愿意上学。她告诉我,她很在乎小斐,很害怕小斐对她的冷暴力,希望两人能和好如初。她也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妈妈说:“这样的朋友我们可以不要。”爸爸劝她拉拢其他两个女孩,而小度内心的孤独和担忧没有被真正看到。
小度又给我讲了困扰她的另一段感情经历,和现在班里4个女生之间的关系相似度极高。于是我很好奇地问小度:“你有没有发现,在两段关系中,你的处境惊人地相似?”
“我也很困惑,为啥我总会遇到这样的事。”小度苦笑着回答。
“我们试着找找,是什么样的创伤经历,让你不断在类似的关系中寻找出路。”我问小度,“给我讲讲你的成长故事吧?”
小度低头沉吟了一会儿,告诉我:“老师,您这么一说,我觉得还真跟我的经历有关。爸妈在我三年级的时候离婚了,什么原因也不清楚。之后的3年我跟着爸爸一起生活,但我跟爸爸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周末回到妈妈身边,跟妈妈可以正常聊天,相处也比较融洽。上初中之后,我才长期在妈妈身边,跟妈妈和继父一起生活。继父对我挺好的,也把我当亲生女儿一样抚养,但我在沟通和表达方面有障碍,所以跟继父的交流并不顺利。”
“小度,你为何觉得在沟通和表达方面有障碍呢?在我们的交流中间,我觉得你表达得很清楚,逻辑也很清晰啊。”我问她。
“我就是很难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有时试着说,但总是说不好,甚至会让对方很生气,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越紧张就越说不出来。”小度说。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有很好的情绪感受能力,可能在你感受到的那一刻,心里会有一些画面或者情境出现,但是没法用语言准确地传达?”我澄清她的感受。
“对对对,老师,就是这样。也许是因为我喜欢美术,我更愿意用画的方式,说就说不好。”
“如果让你用色彩和图形去表达,你觉得可以准确传递所感受的情绪吗?”我继续问。
“我觉得可以。”小度点点头,很认真地回答我。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你不是在沟通和表达方面有障碍,是你更倾向于用图画等艺术方式去表达感受,而不是语言。这个也很可以理解啊,并不是所有人都擅长用语言表达感受,心理咨询师也是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做得越来越好。所以不需要随便给自己贴标签,增加在你跟别人沟通时的焦虑感。”我说。
之后,我们又聊到小度在这样的关系中,总是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情感,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因为内耗而陷入被动。至于破局的方法,可能还需要多方协助,并不是凭借一己之力能完成的。所以跟小度商量之后,我邀请她的妈妈来学校谈一下。
3天以后,小度的妈妈如约前来。她说跟我聊完之后,明显感觉小度情绪很好,轻松愉快,还主动进行适当的锻炼,主动跟家人交流,不再是沉默和紧张的。妈妈告诉我,这么多年一直瞒着孩子,离婚是因为丈夫的出轨,当时丈夫是坚决不要孩子的。妈妈自身能力和经济条件有限,没法抚养女儿,所以才让女儿留在丈夫身边。她从网上看到各种专家说,离婚以后不能说对方的坏话,会带给孩子伤害,所以一直没有告诉孩子真相。每当她尝试跟孩子说前夫的好话,小度就会很不耐烦打断妈妈,让妈妈不要替爸爸辩解,她不想听。妈妈觉得孩子一定是心理方面有问题的,问我该怎么办。
我很肯定地告诉妈妈,孩子没有问题,表达沟通也没有障碍。小度是一个情绪感受能力非常高的孩子,对关系中高质量的情感连接非常渴望。她现在表现出来的状态,只是因为被亲生父母的婚姻带来的创伤影响。关于亲生父母离婚的真实原因,早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跟孩子谈,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孩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知道了真相就减少了内耗,对孩子会很有帮助。妈妈高兴地说,她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回去找机会认真地和孩子聊一下。
后来,小度妈妈多次反馈,孩子现在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比之前开心了很多,也更加懂事体贴,会更自然地对妈妈表达亲近和爱,与继父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我也感受到了小度的改变,带给她们全家人的欢喜。
咨询师感悟:
生命是智慧的,也是有力量的。当生命个体遇到创伤事件,会有一些能量被困在身体里,生命潜能就会下意识让创伤主题在生活中反复重演,以便寻找到合适的机会,把这些受困能量释放出去来解决创伤。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会感觉,我们总会遇到类似的人和事,当我们在专业的咨询师帮助下,找到这些循环往复的故事背后的底层模式后,才会恍然大悟,明白生命潜能的意图。当我们知道了,改变就已经开始发生了。这是小度的故事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宝贵启示。
第二个启示是,没有什么是比事实更有力量的,也没有什么样的亲密关系,比得上可以在一起开诚布公地谈论事实,一起寻找解决办法,相互支持彼此信任。小度的继父对她真心相待,但苦于小度觉得自己沟通有障碍,总是用沉默来回应继父爱的表达。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对于帮助父女俩建立感情也无计可施。跟我沟通之后,妈妈回去如法炮制,一家人坐在一起谈论事实,表达感受和真实的想法和看法,关系升温很快,孩子也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
真心为小度一家感到开心,也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成为美好温暖的港湾。全家人只要相互理解,彼此支持,就没有什么翻不过的山,跨不过的坎。
钟婷婷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11日 07版
小度是一名初二女生,比较内向和腼腆,顾全大局又很明事理,很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在班里,小度和其他3个女孩总是相互支持,抱团行动,关系比较融洽。一个月前,她跟关系最好的小斐发生了矛盾,起因是4个好朋友很早约好,在小斐生日当天下午,一起出去庆祝。但生日前一周,小度因为临时有事,跟小斐商量聚会能不能调到中午或者晚上。其他两个女孩都表示可以,但作为活动主角的小斐,却以各种借口拒绝,大发脾气,指责小度爽约。
到了生日当天,天气非常恶劣,活动其实也无法进行,但两人的关系没有丝毫转机。小度觉得自己并没有做错什么,但她依然主动修复跟小斐的关系,比如借助其他两个女生去谈和,请班主任协助等,但小斐态度冷漠,两人的关系也陷入冰点。
这件事对小度的情绪影响比较大,有几天她甚至都不愿意上学。她告诉我,她很在乎小斐,很害怕小斐对她的冷暴力,希望两人能和好如初。她也把这件事告诉了爸爸妈妈,妈妈说:“这样的朋友我们可以不要。”爸爸劝她拉拢其他两个女孩,而小度内心的孤独和担忧没有被真正看到。
小度又给我讲了困扰她的另一段感情经历,和现在班里4个女生之间的关系相似度极高。于是我很好奇地问小度:“你有没有发现,在两段关系中,你的处境惊人地相似?”
“我也很困惑,为啥我总会遇到这样的事。”小度苦笑着回答。
“我们试着找找,是什么样的创伤经历,让你不断在类似的关系中寻找出路。”我问小度,“给我讲讲你的成长故事吧?”
小度低头沉吟了一会儿,告诉我:“老师,您这么一说,我觉得还真跟我的经历有关。爸妈在我三年级的时候离婚了,什么原因也不清楚。之后的3年我跟着爸爸一起生活,但我跟爸爸几乎没有任何交流。周末回到妈妈身边,跟妈妈可以正常聊天,相处也比较融洽。上初中之后,我才长期在妈妈身边,跟妈妈和继父一起生活。继父对我挺好的,也把我当亲生女儿一样抚养,但我在沟通和表达方面有障碍,所以跟继父的交流并不顺利。”
“小度,你为何觉得在沟通和表达方面有障碍呢?在我们的交流中间,我觉得你表达得很清楚,逻辑也很清晰啊。”我问她。
“我就是很难把自己的感受说出来,有时试着说,但总是说不好,甚至会让对方很生气,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越紧张就越说不出来。”小度说。
“我是不是可以理解为,你有很好的情绪感受能力,可能在你感受到的那一刻,心里会有一些画面或者情境出现,但是没法用语言准确地传达?”我澄清她的感受。
“对对对,老师,就是这样。也许是因为我喜欢美术,我更愿意用画的方式,说就说不好。”
“如果让你用色彩和图形去表达,你觉得可以准确传递所感受的情绪吗?”我继续问。
“我觉得可以。”小度点点头,很认真地回答我。
“如果是这样,我觉得你不是在沟通和表达方面有障碍,是你更倾向于用图画等艺术方式去表达感受,而不是语言。这个也很可以理解啊,并不是所有人都擅长用语言表达感受,心理咨询师也是要经过专业训练才能做得越来越好。所以不需要随便给自己贴标签,增加在你跟别人沟通时的焦虑感。”我说。
之后,我们又聊到小度在这样的关系中,总是会投入太多的精力和情感,不但解决不了问题,还会因为内耗而陷入被动。至于破局的方法,可能还需要多方协助,并不是凭借一己之力能完成的。所以跟小度商量之后,我邀请她的妈妈来学校谈一下。
3天以后,小度的妈妈如约前来。她说跟我聊完之后,明显感觉小度情绪很好,轻松愉快,还主动进行适当的锻炼,主动跟家人交流,不再是沉默和紧张的。妈妈告诉我,这么多年一直瞒着孩子,离婚是因为丈夫的出轨,当时丈夫是坚决不要孩子的。妈妈自身能力和经济条件有限,没法抚养女儿,所以才让女儿留在丈夫身边。她从网上看到各种专家说,离婚以后不能说对方的坏话,会带给孩子伤害,所以一直没有告诉孩子真相。每当她尝试跟孩子说前夫的好话,小度就会很不耐烦打断妈妈,让妈妈不要替爸爸辩解,她不想听。妈妈觉得孩子一定是心理方面有问题的,问我该怎么办。
我很肯定地告诉妈妈,孩子没有问题,表达沟通也没有障碍。小度是一个情绪感受能力非常高的孩子,对关系中高质量的情感连接非常渴望。她现在表现出来的状态,只是因为被亲生父母的婚姻带来的创伤影响。关于亲生父母离婚的真实原因,早就应该实事求是地跟孩子谈,并没有什么大不了,孩子是完全可以理解的,知道了真相就减少了内耗,对孩子会很有帮助。妈妈高兴地说,她心里一块石头终于落地,回去找机会认真地和孩子聊一下。
后来,小度妈妈多次反馈,孩子现在就像变了个人似的,比之前开心了很多,也更加懂事体贴,会更自然地对妈妈表达亲近和爱,与继父的关系也越来越融洽。我也感受到了小度的改变,带给她们全家人的欢喜。
咨询师感悟:
生命是智慧的,也是有力量的。当生命个体遇到创伤事件,会有一些能量被困在身体里,生命潜能就会下意识让创伤主题在生活中反复重演,以便寻找到合适的机会,把这些受困能量释放出去来解决创伤。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有时会感觉,我们总会遇到类似的人和事,当我们在专业的咨询师帮助下,找到这些循环往复的故事背后的底层模式后,才会恍然大悟,明白生命潜能的意图。当我们知道了,改变就已经开始发生了。这是小度的故事带给我们的第一个宝贵启示。
第二个启示是,没有什么是比事实更有力量的,也没有什么样的亲密关系,比得上可以在一起开诚布公地谈论事实,一起寻找解决办法,相互支持彼此信任。小度的继父对她真心相待,但苦于小度觉得自己沟通有障碍,总是用沉默来回应继父爱的表达。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但对于帮助父女俩建立感情也无计可施。跟我沟通之后,妈妈回去如法炮制,一家人坐在一起谈论事实,表达感受和真实的想法和看法,关系升温很快,孩子也感受到了久违的家的温暖。
真心为小度一家感到开心,也希望天下所有的家庭都能成为美好温暖的港湾。全家人只要相互理解,彼此支持,就没有什么翻不过的山,跨不过的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