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用5年时间普惠托育服务占比达到70%以上”“把城市‘C位’留给青年,每年募集发布优质岗位8万个以上”“今年将新建20个社区老年学校”……7月7日上午,在四川省内江市举行的中共内江市委八届十次全会新闻发布会上,记者了解到,内江聚焦全人群、全生命周期,为实现幼有所育、青年有为、老有颐养,满足妇女、残疾人、新就业群体等重点群体发展需求,推出了一揽子全龄友好“民生礼包”。
近年来,内江市人口结构与全国一样发生深刻变化,老龄化、少子化、劳动年龄人口下降等趋势明显,影响了人口长期均衡发展。为破解这一难题,全面增进民生福祉,7月4日,中共内江市第八届委员会第十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内江市委关于加快建设全龄友好型社会、进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
《决定》共7个部分,针对婴幼儿、儿童、青年、老年这4个群体各设专项板块予以重点部署。
当前,“没人带孩子”成为一大社会问题,群众对托育服务的需求日趋迫切。内江市卫生健康委党组书记、主任阮履强表示,经过几年的努力,内江市建成及储备托育机构334家,可提供托位14145个,每千人口托位数4.62个。下一步,内江计划用5年时间,力争每千人口托位数达到5个,普惠托育服务占比达到70%以上。
当地将从“托得起”“托得好”入手,努力实现幼有所育。一方面,将加快制定普惠托育机构补贴政策,开设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多样化的托育服务,降低家庭入托成本;另一方面,持续为托育服务提供人才保障,推动市、县、乡三级托育机构与医疗机构建立协作机制,提升托育服务质量。
在谈到推动儿童友好城市建设时,内江市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勇均介绍,内江计划在人口新增聚集区,加快新(改、扩)建一批中小学幼儿园。到2027年,公办园占比超60%,学前教育优质普惠发展,毛入园率达97%。
青年是城市的未来,赢得青年才能赢得未来。在共青团内江市委书记刘峻江看来,建设青年发展型城市,其核心就是优化青年发展环境,构建青年全链条服务体系,让城市对青年更友好、让青年在城市更有为,实现青年与城市“双向奔赴”。
为了实现这一美好愿景,聚焦青年就业创业,当地将通过企业扩岗激励、挖潜基层岗位、加大机关企事业单位招录力度等方式,每年募集发布优质岗位8万个以上。内江还将政府孵化平台30%以上场地免费供给青年创业者,利用“青创计划”等创业担保贷款资助青年创业项目。
内江还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8000套(间),统筹推进“人才公寓”“青年驿站”等项目,支持公积金既付首付又办贷款,并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公积金制度覆盖范围,构建“免费住、廉价租、优惠购”安居服务体系,让青年“住得舒心”。
“内江是一座发展之城、甜蜜之城,同样也是一座青春之城、希望之城。”刘峻江说,“我们愿意把城市‘C位’留给青年,让青年在内江既有美好生活的‘小确幸’,更有施展才华的‘大舞台’”。
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养老问题备受关注。内江市民政局党组书记、局长刘洪亮表示,接下来,聚焦让老年人“养得安心、医得无忧、住得舒适、活得精彩”,内江将着力打造“甜蜜养老”特色品牌,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按照“1个中心厨房+N个老年助餐点”的模式,内江将加快建设老年助餐服务网络,目前已建成7个,今年还将有两个建成投用;将健全市县乡三级老年医疗服务网络,大力发展老年医学、康复医学,推进老年疾病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将适老化设施建设纳入城市公园、绿地、城市更新规划方案,根据空间条件科学设置无障碍通道等适老设施;扩大老年教育资源供给,今年将新建20个社区老年学校,新增老年教育学位450个;积极开展适老文体活动,让老年人精神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决定》还在推动妇女事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推动新就业群体健康发展、强化低收入群体兜底帮扶等方面,作出了安排部署。
本报四川内江7月7日电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陈晓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08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