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临沂电力学校在管理育人实践中,秉持“在实践中张扬学生个性,在活动中展现学生能力”的理念,将学生社团建设作为开展德育工作和丰富校园文化的重要载体,依托文明风采活动搭建学生展示舞台,打造“百团扬帆”社团活动品牌,按照“多元+特色”的学生社团发展思路,形成了“百花争艳”的社团建设格局,各类社团总量达115个。构建了“五五五”社团管理新模式、开拓了“文明风采+社团活动”育人新路径、搭建了“三三三”社团工作新体系,并将“文明风采+社团活动”纳入学校整体德育工作中,引导全体学生广泛参与“五个一”活动,即至少加入一个学生社团、发展一项兴趣爱好、参加一次竞赛竞技、参与一项志愿服务、展示一项才艺特长,广泛举办校园技能文化节、劳动文化节、社团文化节等,做到“年年有计划、月月有主题、班班有活动、人人有参与”。

  强化组织 构建“五类五部五育”社团管理新模式

  明确社团发展方向。立足学生个体兴趣与专长,遵循“积极建设文化类社团、大力倡导社会公益类社团、广泛发展体育类社团、正确引导艺术类社团、扶持培育科技发明类社团”的建设原则,系统化构建五类学生社团协同发展体系。通过科学规划与分类指导,有效拓展了学生成长平台,进一步优化了学校育人体系的结构与内涵。

  健全社团组织机制。学校成立了以德育校长为主任,团委、学生处、教学处、各系部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社团管理指导委员会,全面负责社团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规划协调工作,并设立社团办公室,下设五个社团管理部,即文化部、公益部、体育部、艺术部、科技部,具体负责学生社团的管理、考核与评价。

  夯实社团育人目标。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开展一系列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相统一的社团活动,让学生社团在引领广大中职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征程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激励引领 开拓“文明风采+社团活动”育人新路径

  开展文明风采活动。每年秋季学期,学校制定文明风采活动方案,各项活动由单个社团或多个社团联合主导,社团负责人为相应活动负责人,具体负责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学校通过社团办公室进行统筹。

  搭建社团活动平台。将文明风采活动展示与社团活动有机结合。每年秋季学期,学校以社团活动为平台,以技能大赛、文明风采竞赛活动、文化艺术节为依托,让学生在不同级别的竞赛中磨练自我,发挥社团的凝聚力。

  搭建平台 形成“三有三定三优”社团工作新体系

  保障社团“三有”。学校社团办公室配备了专职负责人员,确保每个社团“有指导、有场地、有经费”。为每个社团配备专业指导老师,负责社团专业发展和规划指导;每个社团固定活动场地和设备、器材;为每个社团设置专项活动经费、为每位老师发放社团指导费,确保社团高水平运转。

  落实社团“三定”。社团办每学期初“定方案、定时间、定标准”。根据社团发展规划,制定社团活动方案,做到“一团一案”,确保学期初有计划、学期中有内容、学期末有总结;每周三下午为全校社团活动日;每学期初修改完善《社团星级评定标准》等文件,推进学生社团达标行动,社团建设均达到3星级及以上。

  表彰社团“三优”。学校团委和社团办公室每年对各社团工作进行评议,评选出“优秀指导教师”“优秀学生社团”“优秀社团成员”,在每学年的表彰大会上由学校统一颁发荣誉证书,在校园之声、校园网站开设专栏,树立和宣传先进典型。

  协同发力 促进“全面发展+美美与共”社团发展新局面

  社团品牌彰显特色。健全体系,打造平台,由点到面,发展“电气工程师协会”“3D打印”“茶艺”“百人军乐团”等特色社团,走精品化和高端化之路,社团活动百花齐放,活动覆盖率达100%,形成了“学生人人参加社团、教师人人指导社团”的良好局面。

  学生素质显著提高。近五年来,学生获各级竞赛一等奖78项、二等奖129项,较此前五年的获奖总数增长48%。在2020年山东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学校两名同学被中共山东省委宣传部评为优秀学生。在2019年至2022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中职组“电气安装与维修”赛项上,6名同学分别荣获一等奖、二等奖。2023年山东省教育厅开展的“美德少年”评选活动中,王同学榜上有名。

  物化成果卓有成效。自2009年以来,学校多次荣获全国文明风采竞赛组织奖和全国优秀案例,其中《传承大国工匠精神》和《弘扬传统美德,发展特色社团》两项德育成果入选全国职业教育中华传统美德优秀成果并展示推广,视频作品《追寻红色足迹,弘扬沂蒙精神》获全国职业院校“传承的力量”微视频大赛山东省一等奖;文明风采活动展演作品国画《紫藤图》参加全国优秀成果宣传展示;学校志愿服务案例《电工充“电”站》被评为全国典型案例。学校团委多次评为“临沂市五四红旗团委”。

  未来,学校持续将文明风采活动作为推动学生社团蓬勃发展的动力,不断完善独具特色的“文明风采+社团活动”管理育人模式,努力营造“让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良好氛围。始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勠力同心,培养具有家国情怀、使命担当的时代新人、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信息来源:临沂电力学校)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02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