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以下简称“克州”)阿图什市松他克镇阿孜汗村的胡尔西旦·牙生,从没想过在家门口就能把钱赚了。

  新疆无花果有“水果皇后”的美名,而阿图什市被誉为“中国无花果之乡”,这里产出了新疆70%以上的无花果。其中,阿孜汗村的无花果种植面积就已达1108亩。跟村里很多人家一样,胡尔西旦·牙生家种了很多无花果树。以往,无花果成熟期,她总是需要把果子摘下来拿到集市上去卖,现在每天都有顾客到她家园子里采摘观光,按颗收费。“我坐在家里果子就能卖出去。”胡尔西旦·牙生说。

  6月28日,记者在参加“沿着高速看新疆”主题采访时来到了阿孜汗村。眼下,第一批次的无花果已经成熟,接下来第二批次的味道、甜度、产量都会更好。见到胡尔西旦·牙生时,她正在打理自家的果园,为收获季作准备。

  从2020年起,江苏昆山对口支援新疆阿图什市前方工作组就加大了对阿孜汗村的投入,引进“驻村设计师”,以当地无花果产业为基础、以旅游休闲为形态,围绕着村里761棵百年以上树龄的无花果树,打造了研学基地、“无花果风情街”、无花果主题民宿等业态,通过“种植+观光+采摘”模式,构建起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产业链。

  如今,这个以无花果闻名的小村多了两个称号:“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中国美丽休闲乡村”。2024年,村里还举办了美食文化旅游节。平均下来,每年有超过80万人次的游客来到这里。

  除了接待游客到果园中采摘,胡尔西旦·牙生还在果园旁开了一个烧烤店,有400平方米左右。“现在我家的烧烤店已经成了网红打卡点,游客们来了都会到我家吃肉、吃刨冰。”胡尔西旦·牙生告诉记者,游客越来越多,她还想把烧烤店的规模再扩大200平方米。

  从一颗果子,到一个产业,阿孜汗村围绕“无花果经济”在三产融合发展上的探索,让游客尝到了甜蜜,也让村民收获了财富。

  阿孜汗村村民帕力旦·铁力瓦尔地原本是一名家庭主妇,2021年,她发挥自己在裁缝手艺上的特长,将自家院落改造成了一个裁缝店,利用维吾尔族的特色绸缎——艾德莱斯绸来制作服装并销售,年收入5万元到6万元。

  “我们的产品主要销售给来村里观光的游客,也有部分定制的产品。”帕力旦·铁力瓦尔地告诉记者,多的时候,一天能有上百人到店里。最开始创业的时候,帕力旦·铁力瓦尔地的小店里只有一台缝纫机。几年过去,她店里已经额外增加了6台缝纫机,她还培养了多名徒弟,其中最小的19岁。

  在克州,推动无花果产业的“三产融合”已经成为当地发展“无花果经济”的关键路径。比如,《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图什无花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条例》就提到,自治州和阿图什市人民政府应当支持阿图什无花果产业与特色旅游、休闲观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健康养生、餐饮服务等融合发展,组织开展“阿图什无花果节”等特色文旅活动,打造节事旅游品牌,提升阿图什无花果产业综合效益。

  2023年,新疆海德坤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落地阿图什市,开始建设阿图什市无花果三产融合科技创新园。该公司负责人王省业介绍,这个三产融合园一期投资达7000万元,已建成47座温室大棚、2500平方米无花果文化展销和研发中心及6300平方米无花果酒厂,并已全部投入运行使用;二期已经开工,将延伸一产的所有种植区域设施建设和整个园区的水电路配套,并在园区核心区建设世界无花果品种博览园。

  “园区建成后将实现集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休闲文旅、科普研学等于一体,促进无花果产业提质增效、农业产业全面高质量发展。”王省业说。

  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了2025年农业产业融合发展项目名单。记者注意到,新疆共获批新建7个农业产业强镇,其中就有以无花果种植加工为主的阿图什市上阿图什镇。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贾骥业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7月01日  0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