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汹涌的时代浪潮中,从梦洋不算最成功的青年,但一定是特别的那一位。他的逐梦历程从母校开始,最近又回到母校。在完成这一极富意义的“闭环”时,他也身体力行地用沾着泥土的青春书写了一份精彩的答卷。记者不禁为他鼓掌:这个“头”带得好!

  首先,从梦洋的答卷诠释了“乡村实干家”这个词。

  从大学象牙塔步入田野,从课堂的知识学习回归现实本身,大学毕业生若仅凭一腔热情,没有做好扎根乡村、屡遭挫折而终不悔的准备,所谓返乡逐梦无异于一番空谈。

  迄今为止的职业生涯中,记者曾见过不少回乡追梦的年轻人,他们中不乏夸夸其谈者、碰壁即退缩者,其结局莫不过无功而返。

  但也有更多像从梦洋一样脚踏实地的青年,他们对乡土抱有强烈的使命感,在奋斗中充满坚韧,在艰难时沉得住气,积累财富,终于蝶变,实现了个人价值追求——乡村“蓝海”,在他们的努力下,正在一点一滴地改变;他们也为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鲜血液。

  同时,从梦洋这份答卷也书写了感恩教育的真谛:真正的英雄主义,是被残酷的现实伤害后,仍对这个世界保持热爱。毕业后的这些年无论经历了多少风雨和挫折,从梦洋都怀揣着对母校的初心,对师长的感恩之心,一旦遇到合适时机,便找机会报答。

  那些“利”字当头的人,面对种种现实诱惑,未来能否抵达更远的地方结局存疑。而从梦洋的实际行动,让我们看到了他对曾帮助过自己的人,对母校、对学弟学妹、对社会扛起了沉甸甸的责任。这份格局、这份赤诚,反过来也会给他的事业带来助力和更多的机会。

  记者更希望,这份答卷产生榜样的力量。站在招聘舞台上的从梦洋是有十足底气的,他坚持返乡的勇气、双手沾满的泥土、一路前行流下的泪水和汗水,向更多年轻人昭示着那个永恒的命题:怎样度过富有意义的人生?也向更多校友展示了支持母校发展,与学弟学妹共赢的企业发展模式。

  广阔的乡村,太需要有为青年的加入了!值得欣慰的是,第一次回母校招聘的从梦洋没有空手而归,近20名师弟师妹愿意跟随他的脚步。

  让我们,向这些追梦的大学生致以青春的敬礼!

邢婷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16日  0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