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川省汶川县映秀镇一碗水村,刘明(前排左三)给前来研学参观的学生们讲解汶川干旱河谷常见植物(5月10日摄)。
在213国道汶川映秀段,由刘先友、刘明父子守护17载的民间植物园——汶川植物园蓬勃成荫。2008年“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刘先友精心培育的500余种兰花被地震滚落的巨石掩埋,毁于一旦。从那时起,刘先友和儿子刘明凭借对植物的热爱,四处考察,拍照记录下植物的生存环境,收集植物种子,并于2018年启动植物园建设项目。
截至目前,汶川植物园已收集引种野生植物种质资源2000余种。“目前还只完成了30%左右,未来还要增设更多功能区域,植物引种也要扩展到4000种以上。”刘先友说,他和儿子刘明会继续守护好这片“植物王国”。 新华社发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5月13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