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飘逸的流云到飞旋的落花,从袅袅升起的炊烟到涓涓细流,这是典型的流体流动现象,也是江苏大学“诗画流体力学”美学教育活动的重要素材。
强化思想引领,一体化推进美学教育与工程能力培养
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结合能源动力类专业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美学教育,深入推进青年大学生的专业素质提升工程,形成了多个特色案例与品牌活动。紧密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构建思政新格局,细化思政教育方案,将思政教育通过培养矩阵逐级、有序实施,自点向线再向面延伸。基于专业建设成果和研究积累,分层次、多角度开展思政教育,引导与激励并重,力求使思政元素入脑入心、外化于行,不断加深思政教育的内涵,并使思政教育与工程能力培养有机融合。
“诗画流体力学”美学教育活动的来历有趣而生动。最初几名流体力学课程任课教师与学生在座谈过程中无意间引出一个话题,大家互相交换了对水流、云彩、沙尘等自然现象的认识,尝试着用美学元素去描绘特征流动现象;进而“诗画流体力学”活动在蕴蓄中产生,教师启发学生检索与流体流动相关的资料、发挥想象,然后基于流体动力学原理,围绕自然或工程中的现象,创作诗词或视频形式的作品,通过竞赛的形式交流思想,互相学习,提高创新与互动能力。在此过程中,学生通过看、辨、悟、行,加深对复杂流动现象的理解,强化热爱工程和奉献社会的意识,锻炼动手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拓展认知渠道,深度挖掘专业与工程之美
在科学与艺术的交汇点,流体力学以其独特的魅力,成为连接理性与感性的桥梁。流体力学不仅是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更是一片充满美学元素的沃土。通过诗画的视角探索流体力学的奥秘,学生不仅能够摈弃刻板的学习方式,跳出“公式决定原理、原理指挥做题、做题代表能力”的桎梏,更能领略到科学的浪漫与艺术的灵动,培养对自然之美、工程之美、专业之美、生活之美的感知与追求,以及对坚韧不拔、勇于探索精神的深刻理解。
基于流体流动审视装备与工程,是“诗画流体力学”美学教育活动的延伸性教育内容。流体流动是诸多流体机械和核电、水力发电、海上风力发电、深海采矿等重大流体工程项目的重要特征。在认识流体流动之美的同时,也要客观地认识工程,这就需要将美学活动与工程能力培养相结合。在创作作品时,学生使用流动模拟软件和绘图工具,观察复杂流动的过程和细节,检索资料,表达与分析复杂流动现象,模拟流动,制作视频,创新思路。实践表明,依托专业开展思政教育,使学生产生共鸣,效果更为突出。
加强品德塑造,使美学启迪与专业教育同向同行
流体流动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诗意与画意的天地。从深海到深空,从生活到工程,流体流动现象无处不在。当学生基于流动原理将这些现象以诗画的形式呈现时,便能够直观地感受到流体力学的美学价值。无论是水波的涟漪,还是气流的涌动,都描绘着自然界的和谐与秩序;无论是水流推动转轮旋转,还是像刀锋一样的超高压水射流,都反映了人类利用流体流动的智慧。将人主动融入流体流动的环境,将激发学生对美的向往。
在创作流体力学的诗画作品时,需要将抽象的物理现象采用具体可感知的艺术形象进行表达。该过程不仅是对流体力学中关键知识如流线、梯度、旋度等的综合运用,更是对美学素养的培育。通过细致的观察,学生们能够理解不同时空尺度的流体流动特征,感受到其中蕴含的韵律与节奏。这种对美的感知与追求,逐渐渗透到探求知识的过程与日常生活中,学生将更加善于发现身边的美好,自觉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积蓄青春力量,用诗画点亮青年学生的成长之路
“诗画流体力学”美学教育活动为学生提供了提升审美素养与知识储备能力的新途径。沿着这条路,学生将学会以诗意的眼光看待科学与技术,以画意的笔触描绘世界,以锲而不舍的精神面对挑战,以平和的心态拥抱生活。这段文化传承、美学启迪、品德塑造之旅也将为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提供助力,使他们不断追寻科学与美的完美融合,主动思考个人的角色与定位,树立以专业为工具为社会做出贡献的决心与信心。
流体力学的诗画探索,是一次美学的洗礼,也是一次品德的塑造。在创作作品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反复修改、不断更新思路、突破认知的界限。这种坚持不懈、勇于探索的精神,正是工程师应具备的宝贵品质。同时,流体力学中的许多自然现象,如水流绕过障碍继续前行,寓意着面对困难时坚韧不拔的意志;而水滴石穿,则启示着持之以恒的力量。这些自然界的智慧,通过诗画的形式深入人心,激励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无论遇到何种挑战,都能保持坚定的信心和百折不挠的斗志。
目前,“诗画流体力学”美学教育活动已经发展成为面向全国大学生的省级赛事,由流体机械卓越工程师专业核心课程江苏高校“青蓝工程”优秀教学团队负责该项活动的组织。在刚刚结束的2024年竞赛中,共收到来自全国28所高校的409件参赛作品。通过“诗画流体力学”美学教育活动及一系列思政教学案例,该教学团队获江苏普通本科高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专业),形成了具有推广价值的成果。
(信息来源:江苏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
·广告·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27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