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考上县里的中学了。”

  收到结对帮扶的留守儿童覃洁(化名)发来的信息,我内心百感交集。

  2023年10月9日,我参加广西壮族自治区监狱系统组织的“百警进校园 千警结对留守儿童”活动,前往单位帮扶点——广西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小长安镇合北小学,给孩子们上绘画课,由此认识了覃洁。当时,她还是合北小学六年级的学生。

  在单位,我所在的部门负责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教育工作。出于兴趣爱好,我自学了缠绕画。这是一种能缓解情绪、放松身心、激发创造性思维的艺术形式。我希望在课堂上分享缠绕画技巧,帮孩子们化解压力、唤醒创意思维。

  讲解时,我注意到一个女孩听得格外认真。课间练习时,我走到女孩课桌前,瞬间被她的画吸引了,线条简洁流畅,完全不像初学者画出来的。我不禁赞叹:“哇,你画得太好了,很有天赋!”

  她抬起头,羞涩地对我笑笑,眼中满是得到认可的喜悦与兴奋。我也很激动,心想:真是可造之材,一定要好好和她交流。

  课后,我对她的画作进行了细致指导。交谈中,我得知她叫覃洁,是六年级学生,平时就很喜欢画画,想跟我学习更多绘画技巧。于是,我们互留联系方式,我满心期待能助力这个有天赋的孩子在绘画道路上走得更远。

  返程途中,覃洁把完成的画作在微信上发给了我。经过修饰,那幅画更饱满、更具灵性。我激动地跟同事们分享这份喜悦。之后,我时常与覃洁交流绘画。她十分勤奋,先后给我发来了4幅作品。这些作品还需进一步打磨,却饱含着一个孩子对生活的热情和对未来的憧憬。我认真指出每幅画的优点与可改进之处,她欣然接受。

  然而,这样愉快的交流逐渐变少,她不再分享绘画作品。我心想,她大概是全身心投入学习备考了。有一天,我给她分享了一幅很美的画,还留了言,可这次她没有回应。

  我连续3天发信息,依然等不到回复。以往,即便不能及时回复,她也会在当晚回我。这次,5天过去毫无消息,我开始担心起来。

  我缺乏教育大龄孩子的经验,就向姐姐求助。姐姐听后说:“孩子面临小升初,压力肯定不小,何况又处在青春期。你要是真关心她,就去跟她老师打听下情况。”

  第二天,我拨通了合北小学校长欧光荣的电话,询问覃洁的家庭和学习情况。原来,覃洁父母常年在外务工,她两个多月大时就与爷爷奶奶生活,缺失父母的陪伴与关爱。4年前,她父亲病逝,母亲改嫁他乡,组建新家庭有了孩子后,再没回来看过她。她学习成绩一直优异,一心想读县重点中学,心理压力很大。

  和欧校长通话后,我的心情格外沉重。我明白,覃洁需要的不只是学业上的帮助,而是心灵上的关怀。我当即下定决心:一定要陪伴她、引导她,直到她走出心理阴霾,重见阳光。

  一个周末,我拨通覃洁的电话,她接听了,但声音很小。我生怕她挂断,一连串问题脱口而出:“你最近学习怎么样,压力大不大?生活上有没有困难?有什么事都能跟我说,看看我能不能帮上忙。”她沉默许久,小声地说:“阿姨,我不太想考试了,我怕考不上县里的中学。”

  我心中一惊,问:“你为啥会有这种想法呢?你平时成绩不错,放松心态就行。你最近还画画吗?”

  “没有,一直忙着复习,也没心情画。”

  “那你今天先别想别的,就画一幅画吧!我发一幅我的画给你,你照着临摹,能画多少算多少。”

  我把画发到她微信上,她惊叹道:“哇,好漂亮啊,我怎么可能画得出来?”

  “没事,不用完全临摹,结合自己的想法去画就好。”

  第二天,覃洁把画发给我,绘画水平有明显提升。我夸赞她:“你这幅画很美,充满力量,看了让人心里特别舒服。你画画的时候心情肯定很好,才能带给别人这样的感受。”她开心地说:“是的,画着画着就停不下来,画完特别有成就感,我会坚持画的。”

  我很欣慰,让6岁的儿子给她发了条语音消息加油打气:“姐姐,你的画很漂亮,我很喜欢,我也喜欢画画,我们一起加油哦。”她也回了语音:“谢谢你,我们一起画画。”听到她纯真的声音,我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喜悦。我告诉她,画画可以调节情绪,排遣压力,心情不好的时候要拿起画笔。

  忙碌的日子匆匆而过。2024年7月的一天,她突然发来一幅作品,我看后赞不绝口。接着,她兴奋地告诉我:“我考上我们县里的中学了。”语气中满是喜悦与自豪。

  听到这个消息,我无比欣慰,覃洁终于凭借自己的努力与坚持,走出了曾经的迷茫。绘画让我们结缘,也让她找到方向,变得阳光,有勇气面对生活的挑战。

  看着覃洁的成长与变化,我深信,每一个留守儿童都是一颗等待被点亮的星星,在成长的路上或许会有迷茫,但只要有人伸出援手,给予温暖、关爱、陪伴与引导,他们就会发光发亮。我期待更多人用爱铺就一条通往希望的阳光大道,让孩子们在关爱中健康、茁壮成长。

韦秋(广西壮族自治区未成年犯管教所)来源:中国青年报

2025年02月11日  07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