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图片
 中青在线版权与免责声明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

中国青年报手机版二维码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官方微信平台

2013年12月29日 星期日
中青在线

八年助学“爱心接力” 河南移动情满中原

《 中国青年报 》( 2013年12月29日   04 版)

    爱心图书馆让孩子们畅游知识海洋

    移动志愿者和孩子们在一起

    认真阅读

    移动爱心志愿者和李院军母女在一起

    领到助学金的学子们

    学子们领取助学金

    移动爱心志愿者看望爱“心”行动治愈儿童

    移动志愿者在医疗筛查车上志愿服务

    走在郑州师范学院美丽的校园里,大一新生小康心中充满幸福与感激。父母生病、天生聋哑的他,考上大学后5700元的学费曾让他和父母一筹莫展。是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河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河南移动”)的“爱心接力”活动,让他展开了愁眉,顺利进入了大学校园。

    今年是河南移动“爱心接力”活动的第八年。今年的“爱心接力”活动以“梦想中原”为主题,不仅资助300名贫困大学新生,组织100名孤儿参加红色教育之旅;还组织850名教师远程培训和21名校长“影子培训”。活动开展以来,河南移动广大员工志愿者积极参与,加入到资助贫困大学生和孤儿的行列,员工志愿者已成为企业各项公益慈善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和推动者,“奉献爱心,从我做起”,企业的慈善文化使志愿服务深入人心。

    八年助学“爱心接力”,河南移动情满中原。八年来,河南移动在认真落实国家宏观发展战略、改善民生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同时,坚守支持社会公益的企业承诺,持续围绕关爱弱势群体、助推教育发展以及倡导志愿服务等领域开展工作,积极回报社会,与更广范围的人群共享企业发展的成果,把“正德厚生,臻于至善”的核心价值观实践得掷地有声,演绎得绚丽多彩。

    持续助学 用知识改变命运

    河南移动的助学之路可以追溯到2006年。

    为了让家庭贫困的优秀学子不因交不起学费而失学,实现用知识改变自己命运的梦想,河南移动决定发起爱心接力行动。“爱心接力”,一层意思是长期可持续地帮助受助对象,不仅从资金上支持,而且从生活学习等方面帮助救助对象成长;二是希望受助对象将来有能力后,接过爱心接力棒,继续帮助身边其他需要帮助的人,传递爱心,让今天的受助者成为明天的施助者;三是希望带动更多的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参与到公益事业中,形成一种合力,帮助更多的人。

    在活动形式上,最初由河南移动公司出资捐助,联合河南省慈善总会、共青团河南省委、河南电视台都市频道、大河报、大河网等发起组织。随后,河南省教育厅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河南省妇联、河南省残联等单位相继加入。河南移动公司8300多名爱心志愿者和爱心人士参加,社会爱心企业也加入到爱心接力的队伍当中,通过慈善机构和主流媒体持续开展“爱心接力”行动,逐渐形成了“企业出资、有关部门组织指导、员工志愿服务、主流媒体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五位一体的公益慈善模式。

    浓浓深情 让弱者重获希望

    河南移动的资助对象,每年都是通过12580申请资助,经过河南省慈善总会的审核筛选出来。今年的“爱心接力”行动于7月15日正式启动。河南移动出资以及员工爱心捐款累计近百万元,注入“中国移动(河南)爱心接力基金”,用于资助300名河南籍考入本省32所公办大学的贫困本科大学生和100名孤儿,贫困大学生每人标准5000元、孤儿每人1500元。

    文章开头提到的郑州师范学院大一新生小康,是一名聋哑人。凭着一股不服输的精神,他今年考上了该院美术学院(艺术设计聋哑人方向),但数千元的学费家里很难凑够。 

    小康生活在开封市区的一个低保家庭,父亲患有糖尿病,母亲患有严重心脏病,做了心脏支架手术,两位老人都干不了重活。小康还有一个哥哥也是先天性聋哑,在外打零工贴补家用,每月一家四口靠领取政府低保金维持生活。

    “小康的哥哥当时就是因为家庭贫困失学了,这次怎么说也不能再让小康失学了。小康从小就学习优秀,在郑州读书,多次获得郑州市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郑州市盲聋学校三好学生、绘画比赛一等奖等荣誉。因为孩子是聋哑人,所以他学习比正常人更刻苦、更用功。” 小康的父亲说,“刚拿到录取通知书时,我们一家开心了好几天,可是当得知学生报到要缴纳5700元的学费时就懵了。如果没有河南移动的资助,我们真不知道还该不该让孩子上学。” 

    小伟是华北水利水电大学的新生。一家四口租住在驻马店橡林乡六里庄社区木材市场十几平方米的棚户板房内。因为房顶用了太多的石棉瓦与雨布遮挡风雨,屋内白天也暗暗的。

    小伟的父亲残疾,行动不便,又常年患病,每天只能躺在床上静养。母亲患有冠心病,靠摆地摊卖帽子或者浴巾维持家用。

    这样可怜的孩子、这样无助的家庭,正在经历无助和绝望。而就是因为河南移动及时伸出了援助之手,使一个个这样的孩子、一个个这样的家庭,从无助到坚强,迈进大学的校园,重拾美好的梦想。

    服务常态 让员工积极参与

    河南移动客服中心员工周馨有一个名为“爱心档案”的小红本,记录着她从2006年以来参加的每一次爱心行动。这样的小红本,很多河南移动员工手中都有。

    为了使爱心接力志愿服务常态化,河南移动一开始就成立了“爱心志愿者协会”和“环保志愿者协会”,设立“员工志愿者日”,制定并下发了公益慈善活动管理办法、公益慈善活动管理流程、爱心志愿者协会章程、环保志愿者协会章程、环保志愿者协会日常行为规范等管理制度,并将慈善融入运营和管理,开展常态化的志愿服务,倡导员工们参与其中。

    活动开展后,公司志愿者人数日渐增多,有爱心接力项目的地方,就有志愿者的身影。志愿者们不仅在爱心图书馆担任辅导员,还深入福利院、敬老院、学校、医院、街头做义工,志愿服务目前已达十多万人次。北京奥运会期间,37名公司志愿者连续在奥运现场工作730天;上海世博会期间,19名公司志愿者连续服务1467天;汶川地震后,399名志愿者奔赴一线抗震救灾。

    2011年8月,河南移动企业社会责任指导委员会和爱心志愿者协会号召企业爱心志愿者积极开展五项爱心活动,包括“爱心结对”助学帮扶、 “爱心接力”志愿服务、担任“代理父母”组建爱心家庭、参加微公益等活动,一对一的爱心帮扶活动开展得轰轰烈烈。

    河南省慈善总会秘书长师戌平这样评价:“河南移动已经走出了一个新的公益模式,并非简单捐钱,而是带着员工与客户做慈善,甚至引领社会人士做慈善,值得其他国企学习。”

    设立基金 积小善以成大德

    为了保障爱心接力活动可持续发展,2011年起,河南移动创新性地在河南省慈善总会设立“中国移动(河南)爱心接力基金”,定向开展“爱心接力”活动。同时,河南移动还设立“中国移动(河南)爱心接力冠名基金”积极开展微公益活动,鼓励员工捐赠。

    “爱心接力”基金以企业捐赠、员工捐赠为两种基本途径,吸纳社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捐款,为爱心接力行动提供资金平台。截至目前,“爱心接力”基金已累计接受捐款400余万元,其中中国移动河南公司捐款200万元、爱心志愿者捐款69万元,其他爱心企业捐款130万元、爱心人士捐款2.4万元,已成为较强的可持续的资金支撑平台。

    积小善以成大德,汇爱心以聚暖流。河南省慈善总会会长李志斌高度称赞这种“企业出资、有关部门组织指导、员工志愿服务、主流媒体倡导、社会各界积极参与”五位一体的公益慈善模式,不仅整合资源、可持续发展,而且公开透明。他希望更多的企业和社会力量能够行动起来,自觉承担社会责任。

    2011年,全国道德模范、老英雄李文祥欣然担任河南移动志愿者协会指导员和爱心接力公益慈善活动的爱心大使。爱的种子一旦播下,就会开出感恩的花朵。目前,朱晓琳等7名曾经受资助的贫困大学生已经加入到“爱心接力”志愿服务行动中来,更多的受助对象则开展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活动。

    不断创新 让资助更加全面

    “扶上马,送一程。”为解除贫困大学生入学后的后顾之忧,河南移动大胆创新。多年来,河南移动每年为在校贫困大学生提供上千个勤工助学岗位,帮助这些身处逆境但坚强成长的优秀学子们完成学业。

    新乡医学院大二学生李院军胸前挂着“促销”的牌子,在移动营业厅里为客户介绍起新业务来头头是道。她总是面带笑容、天真活泼,谁能想到,她是一个带着脑瘫妈妈上大学的女孩。李院军上初中时父亲去世,她和脑瘫母亲相依为命。考上大学后,她毅然带着妈妈一起上大学。

    河南移动得知李院军的故事后,立即将其列为2012“爱心接力”公益行动的第一个资助对象。除了费用上的援助外,还将李院军吸收到大学生勤工俭学的队伍中来,让她利用课余时间在营业厅做一些辅助工作。“这种方式锻炼了我自己,而且自己劳动挣钱比直接接受捐款更有意义。”李院军对待这份兼职的工作非常认真。

    为助力大学生全面成长成才,河南移动还积极组织开展“大学生百村行”社会实践活动,开展优秀大学生骨干到企业挂职锻炼活动,实施“职场争锋”公益招聘活动,从公益助学、社会实践、创业就业等方面为在校学生提供了有力支撑。截至目前,河南移动已经累计为数千名贫困大学生提供了勤工俭学的岗位。

    作为长期关注企业社会责任的专家,中国社科院经济学部企业社会责任研究中心主任钟宏武这样评价:“在中央企业中,中国移动发展公益事业,起步最早,起点最高,成效也是最大的。”

    送书传道 助农村孩子启梦

    “河南移动为我们学校建立了图书馆,多次捐赠了很多图书,丰富的书籍真像知识的海洋,孩子们如鱼得水,快乐阅读,我们真的非常感谢河南移动这种慈善之举。”这是“中国移动爱心图书馆”在中牟县黄店镇中心小学落成后,学校老师们的肺腑之言。

    中国移动教育捐助计划由教育部与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共同启动,是教育部首次接受的由企业捐资为贫困农村中小学生配备图书和多媒体设备的公益慈善项目。目前全省已捐建的中国移动爱心图书馆有92个、多媒体教室有36个、电脑阅览室200个、远程培训教师3850名。今年,公司为大别山区的30多所中小学校捐赠图书室17个、多媒体教室16个,捐赠图书3万多册、多媒体设备16套。

    在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一个拥有几百本崭新书籍的图书馆,让断滩村小学显得与众不同。老师郭栓有已经在这里教课38年了,这位淳朴的乡村教师说起中国移动捐建爱心图书馆那天的场景,难掩激动:“可好咧,书都可新呢,孩子们老高兴啦。”

    同样的图书馆,在郑州市中牟县黄店镇中心小学也能看到。校长王建锋说:“我们农村小学没有那么好的条件。课桌不够用,都要托关系、找后门、捡便宜,哪儿有资金建设图书馆?”河南移动2008年为黄店镇中心小学捐建了图书馆。经过多次捐赠,藏书量达到4500余册,平均每名学生拥有图书200本。

    “每当拿起一本书津津有味地阅读的时候,我仿佛置身于书的海洋里。”二年级学生贺国宁的作文贴在图书馆的范文栏里。尽管他不能享受和城市孩子一样的教学条件,但因为有了爱心图书馆,他能够获取同样的精神食粮。

    捐赠的图书为农村中小学学生开阔眼界,汲取更多的知识提供了很好的帮助。为了鼓励孩子们多读书、读好书,使捐赠图书发挥更大的作用,河南移动的爱心志愿者们定期走进校园,开展梦想课堂活动。

    曾经接受河南移动爱心资助的郑州大学大一学生赵想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黄店村中心小学的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梦想之课”。赵想为孩子们讲述了她如何在贫困的条件下,通过自己的努力一点点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赵想对孩子们说:“永远不要觉得你比别人差,贫困的是你的物质而不是你的精神,更不是你的一生。加油孩子们。”

    “梦想课堂”每次课程都会邀请在校大学生,通过他们自己的成长经历为农村学校的孩子们讲课,鼓励他们乐观积极的面对生活。这些学生都是受河南移动捐助的贫困大学生,他们讲述自已发愤图强的亲身经历,以生动鲜活的实例给孩子们传递知识改变命运的正能量,激励学生们从小立志,把勤奋读书刻苦学习作为改变命运的金钥匙,努力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让梦想成为现实。

    爱心延展 给更多群体希望

    爱心接力活动到了第四年,河南移动的资助范围突破了贫困大学新生,进入到了贫困教师、农村贫困儿童的救助领域,后来又扩大到了留守儿童、孤儿、聋哑儿童、艾滋孤儿和先天性心脏病儿的救助。

    从2010年起,河南移动每年资助百名孤儿,并且利用假期组织红色夏令营,由爱心志愿者们带领他们完成了爱心之旅——上海世博会、红色教育延安行等。今年,受助的100名孤儿分别来自登封少林慈幼院和驻马店阳光家园,活动期间组成了两支50人的团队,分别参观了北京和井冈山的“中国百家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其间,孩子们怀着喜悦的心情见识了大自然的美景,怀着崇高的敬意参观了革命圣地、登上了向往已久的万里长城,用文字记录、用眼睛注视、用心灵感悟着沿途的所见、所闻。“这是一次红色旅游,一地的笑脸、温暖、阳光”、“真的很感谢移动公司带给我们这趟难忘的红色之旅”——孩子们在日记中这样写道。

    2012年8月10日,中国移动爱“心”行动——河南省贫困先心病儿童救助计划正式启动,计划投入1350万元,用两年时间,免费救助近440名贫困先心病患儿。

    项目启动后,爱“心”流动筛查车赴河南省18个省辖市开展筛查工作,截至目前,共有3991名疑似先心病患儿参加免费筛查,最终筛选出符合救助条件的贫困先心病患儿657例,已治愈出院373例。

    “儿子刚出生没多久就检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经常感冒、发烧、肺炎。为了给孩子治病,我们花光了家里的积蓄,还欠了亲戚朋友许多债,而高昂的手术费用对于我们这个家庭来说更是一个天文数字。”来自中牟县刁家乡豆付刘村村民刘建之说,当从民政部门得知中国移动爱“心”行动的消息后,他赶快找到当地民政部门,顺利申请到了免费的检查和手术治疗。“对我们这样的贫困家庭来说,移动的先心病救助计划真是雪中送炭,带给孩子一个新的未来!”刘建之在感谢信中这样写道。

    救助一名儿童,就能解救一个家庭。通过项目实施,一大批贫困先心病患儿得到了及时救治。爱心齐聚,让孩子重新拥有了健康的身体,也为患儿及其家庭带来了“心”的希望。

    截至目前,河南移动已累计出资4700余万元(含中国移动集团落地项目),资助贫困大学生1240名、贫困教师200名、农村贫困儿童1600名、留守儿童2500名、孤儿350名、聋哑儿童100名、艾滋孤儿4752名,河南移动以实际行动奉献爱心和关怀,形成了持续的社会影响力。

    (边芳)

八年助学“爱心接力” 河南移动情满中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