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期间,戏剧人袁鸿第25次来到地处甘肃南部大山深处的文县中庙乡茶园村的茶园小学。这所小学有可能是汶川地震后由志愿者援建的规模最小的小学,目前只有7名适龄儿童和7名学前儿童。
5月12日,汶川大地震三周年,袁鸿和其他志愿者通过图片向人们讲述茶园小学目前的状况。“孩子们每天都能吃上牛奶和鸡蛋,脸色好看多了。”他兴奋地说。
甘肃省陇南市文县中庙乡位于甘肃省最南端,距汶川直线距离不到200公里,是甘肃省在汶川大地震中受灾最严重的乡镇之一。与四川青川县仅一山之隔的茶园村大部分村民的房屋在地震中被严重破坏,原来的茶园小学校舍全部倒塌。2008年年底,袁鸿和几名来自北京和上海的志愿者来到茶园村后,把这里的情况告诉了更多人,大家决定捐钱为这个村子重建一座小学。2010年秋季开学前,一所面积约600平方米、有12间校舍的木质结构乡村小学建成,耗资约60万元。
“村上没有学校,我的孩子就得去乡里上小学,上山下山来回需要一天的时间,我也必须在乡里租房子,开销很大。有了这所小学,今年家里养的两头猪就不用都卖了,可以留一头自己吃。”一位村民说。茶园村村民年收入仅千余元,是长期需要国家扶贫支持的地区。
新校舍建成后,当地教育部门为学校派了两名教师,一名教师教学前班7名学生,另外一名教师教7名小学生。
今年1月11日,期末考试结束。茶园小学的第一个寒假,在一个喜讯中开始——茶园小学学生的平均成绩,名列所在学区第一;茶园小学学生杨若琳数学成绩名列整个学区第一。
1月16日晚,袁鸿和上海志愿者徐灿来到村里,前往各家各户进行探望:他们给在茶园小学重建过程中出力颇多的苏大姐包了1000元红包;给最近两次去都为他们安排住宿的王明清香烟三条、酒一瓶,给王明清老婆电吹风一个;给学前班教师杨晓琴500元红包;给考出学区数学成绩第一的杨若琳小朋友“超能勇士”一个;给贾文书女儿贾娅芭比娃娃一个;给茶园小学学前班玩具一箱、小桌子四个椅子四个、什锦酥糖一盒。一切都按照当地走亲戚的风俗进行。
由于袁鸿第二天一早就要出村,凌晨时分,他们在苏大姐家与村民们召开了一个工作会议,讨论学校的资金缺口问题。
进村前,他们把募集到的捐款分两笔取了出来:2.7万元(产生100元手续费)和700元(产生7元手续费),和村里对完账后,发现还欠10119.4元工程款无力支付。他不好意思地笑笑说,“只有回去继续筹款了”。
当被问到援建小学的初衷时,袁鸿说:“我相信行动可以改变人们的思想。”从1999年开始,袁鸿和他的剧组就用演出的票房收入捐助贫困生。十几年来,袁鸿用激情支撑着戏剧,用戏剧延续着捐助。几年前,为了剧场运营,他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还把自己在北京买的房子卖了出去。两年前,他制作的明星版话剧《暗恋桃花源》在北京票房火爆,而赚来的钱,他全部投进了茶园小学。
在茶园小学东南角,袁鸿和设计师许义兴准备用俄罗斯樟木建一个茶亭,这是一个为村民提供纳凉和喝茶的地方。“我们希望这个学校能够成为社区中心,成为附近村民活动的地方。”
2010年9月1日,茶园小学开学的那天晚上,袁鸿的戏剧瘾犯了,他打开自己为茶园小学特意安装的质量一流的音响,播放了一曲小泽征尔指挥的歌剧《蝴蝶夫人》,之后又播放了马友友的大提琴曲。音乐和夕阳笼罩的乡村像一个戏剧的乌托邦,人们放下手头劳作的工具驻足聆听、微笑。
“一场戏剧不需要大投资,也不需要华丽的舞台,但一样能够打动人心。”袁鸿说,这种感觉就和援建茶园小学一样。
本报记者 桂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