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1月14日电(记者雷宇)记者从今天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国家科技奖励大会上获悉,2011年度国家科技奖励呈现新特点:科技进步中企业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显现,中青年和海归人才成为科技创新重要力量。
自主创新依旧是广受关注的亮点。率先攻克国际雕刻凹印两面对印难题的“钞票对印技术”等一批自主创新项目涌现,展示了我国“十一五”时期提倡加快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所取得的重要成果。
中青年和海归人才成为科技创新重要力量。在2010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技术发明奖、科技进步奖三大奖完成人中,45岁以下的占49%。国家自然科学奖获奖人员中,45岁以下的占51.5%,海外归国人员占37.9%;这一奖项的第一完成人中,海归达56.7%。
2010年度共评选出5位国际科技合作奖获奖人,3位来自德国,另两位分别来自美国和法国。其中,美国籍的能源系统工程与智能控制专家甘中学,他带动了数十位海归回国,创建煤基低碳能源实验室。
科技进步中企业的主体作用进一步显现。在2010年度国家科技奖励科技进步奖(通用项目)中,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占68.2%,而且中小型科技企业参与完成的项目达到了28%,这表明企业对科技创新更加重视,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如获得此次国际科技进步二等奖的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自1995年启动实施“工程机械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十余年来,从无到有,走出了一条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之路。